影音天地主旨 ﹝請按主旨作出回應﹞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寄件者 傳送日期 由舊至新 由新至舊
[#21]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初步裝好了,正在煲機調試中。


simon62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6.xxx.xxx.68
2012-05-14 16:26
[#22]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

simon62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6.xxx.xxx.68
2012-05-14 16:26
[#23]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好勁,希望有機會見識下.
嚦嚦二世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20.xxx.xxx.157
2012-05-14 17:04
[#24]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打氣支持!
SonusMaster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3.xxx.xxx.97
2012-05-14 23:41
[#25]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打氣支持X2
audiowen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58.xxx.xxx.60
2012-05-15 09:46
[#26]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好勁呀, 師傅
254mm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xxx.xxx.181
2012-05-15 09:52
[#27]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厲害,厲害!
edo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60
2012-05-15 09:53
[#28]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D 水塘陣, 勁呀
254mm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xxx.xxx.181
2012-05-15 09:57
[#29]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有2把風扇加一個水箱就連Class A 的大型散熱片都不用,師傅勁呀!
ak905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24.xxx.xxx.21
2012-05-15 10:25
[#30]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偉大制作,佩服!佩服!
pp33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0.xxx.xxx.230
2012-05-15 15:24
[#31]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厲害,厲害!佩服!佩服!

打氣支持 X 3
dlbc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0.xxx.xxx.169
2012-05-15 15:52
[#32]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師兄自訂換熱器,有冇計算過整套散熱系統的熱傳導系數是多少?

半導體Power 管的最佳工作温度一般應保持在攝氏70度左右,大高温power管會短命,大低又會衰聲,用水冷散熱就要調節水泵流量。這樣外加太多主動散熱設備,又有風扇和水泵噪音,不見得比被動散熱效果好。這個散熱已很難被HiFi發燒接受了。

散熱系統上有個重點一般易被人勿略,就是power管背後的絕緣圭膠,這片圭膠負責直接由power管導熱至後面的銅或鋁板,它是整個散熱系統的第一級瓶頸位,它的質量往往主導了散熱的成敗。

以上純是個人意見。


最後修改時間: 2012-05-18 17:22:58
freemanfung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23.xxx.xxx.20
2012-05-18 17:21
[#33]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另外看到師兄在整流子部分只用上銅板,這樣很有問題,銅是傳熱快但散熱慢的物料,鋁的傳熱不及銅但散熱會比銅快,所以一般是銅板後貼鋁板作成最佳散熱效果。否則銅板會越來越熱!
freemanfung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23.xxx.xxx.20
2012-05-18 17:30
[#34]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www.engineeringtoolbox.com/thermal-conductivity-metals-d_858.html

最後修改時間: 2012-05-18 18:13:18
edn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2.xxx.xxx.215
2012-05-18 18:05
[#35]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很高興見到有疑問的意見,這樣大家可以更深入去探討問題。


首先說一下,我是靠個人能力去開發,沒有團隊和很專業的儀器,成果都是由構想到償試再改良這種走一步看一眼的方式做出來。


整套散熱系統的熱傳導系數,這是關係整機結構連機箱都要算下去,我沒有很準確的方法可以事前去計算,實際上也不能完全估計出來,我因為連恆溫實驗室都沒有。那么說我又怎樣去評估它的散熱能力?那就是靠整機裝出來實際使用下去調節,水流量是固定的,會改變的只有風扇,包括開多少把扇的數量和時間,實際幾百小時進作下,它是完全可以滿足全年室內溫度高低在8-35℃的環境工作,穩定性是被動式散熱永遠無法相比的事實。


我為什么構思用水冷+風冷,原因就是為了要恆溫,大管工作溫度對於 Class A 工作是最重要一環,被動散熱式的,那怕你是幾千還是幾十萬廠機,它們只可以聽天尤命,誰相信沒有有效溫度控制的 Class A 是合理?這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已,現在我做到了。如果純看散熱效果,我這種設計對比被動式的,被動式就像非洲土人的級數,至於噪音,這是科技與元件的問題,不是不能解決,我做的不敢說完全沒有噪音,但比起用有風扇的廠機來說,我的已經是超越了大多數了,距離機器1-2M根本不會影響聆聽。至於想大管工作在那溫度內,70℃?71℃?72℃?哈哈,不用我的方法,你想都別想,聽天尤命吧。


power管背後的絕緣硅膠,這是不能避免的問題,用好的導熱墊是可以減低問題,不過這是所有功放都存在的問題,我沒見過那一台那怕它是幾千還是幾十萬的沒這問題,大家都是這樣用的了,成還是敗?實際做了出來,能用,能長時間用,那問題就說明了。


整流管銅板,這是美麗工程來的,用銅板只為好看些,整流管是肖特基 15A/150V ,流過它的電流(不大於2.5A)還不算大,它反向壓降又低,所以發熱量是很少的,長時間只會微暖而已,別擔心。


說一下我用的水冷頭吧,它是 22*8*1cm的紫銅板,上面裝了8只功率管,通電後它會被350W左右的熱量長時間攻擊,能短時間幫它帶走熱量的就是冷卻液,冷卻液除了能帶走熱量,它還可以保溫的,如果不用水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被動式要多大面積增加多少對功率管才能做到?很多廠機要用5-6對甚至是8-12對管,原因是什么?我來告訴大家,主要是要把溫度平均分到大面積的散熱器上,其次是避免每管的工作電流過大,否則開機時很容易會因為散熱來不及就燒管了,其三就是所謂的降低輸出內阻增加控制力,不過我覺得這只不過是美麗的誤會,用一對管做好聲永遠比多對管容易,不過散熱難了,我的方法反而是先要集中熱量,這就不必靠多對管了。如果紫銅板再大呢,那又不能有效實現溫度控制,所以一切都是在於長時間的測試和改良,今日不是最好,不過明日必定更好。
simon62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83.xxx.xxx.151
2012-05-18 18:44
[#36]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其實自從LED燈開始普及,熱傳導圭膠已有了新突破,所以師兄可留意一下,這個直接可使金屬散熱材質更有效。另散熱的最終方式是用輻射和空氣對流把熱帶走,所以設計好的被動散熱器是會令空氣產生流動效果的,不同型狀的散熱板就想造成這種效果。

師兄可留意下機箱空氣的流動途徑有否受阻,這分分鐘可省回一定的散熱材料。
freemanfung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23.xxx.xxx.20
2012-05-18 19:08
[#37]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設計最好的被動散熱器都不能恆溫,別忘了 Class A 最重要的這一點。

現在用的硅膠墊是 6W/℃,誰知道有更好的請提供資料,謝謝。
simon62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83.xxx.xxx.151
2012-05-18 19:24
[#38]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I applaud such trial. In my experience with class A amps, I found that they usually sound not their best, and indeed can be quite far from it, when the temperature got high. I avoided using pure class A amps in the summer. In fact, I now moved to Class A/B amps for their more consistent performance. However, I somtimes miss the sweatness of pure class A. I thought of using DIY cooling fans and didn't went as far to do a proper implementation. I wish success of this temperature controlled water cooled set-up. I learnt something useful here.
A811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179
2012-05-18 21:05
[#39]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Simon62兄,相當有念頭的一套DIY制作。但睇完你一些解說,反有一些技術上的想請教及分享。

以你所說:我來告訴大家。。。。。其次是避免每管的工作電流過大,否則開機時很容易會因為散熱來不及就燒管了,其三就是所謂的降低輸出內阻增加控制力,『不過我覺得這只不過是美麗的誤會,用一對管做好聲永遠比多對管容易,不過散熱難了,我的方法反而是先要集中熱量,這就不必靠多對管了』。。。。

用多對TRANSISTOR的目的,你已說了一些,但其實應該還有一個好重要的,是分擔峰值電流。一對功率TRANSISTOR,如果在音樂的音壓突大起大變時,會好容易達到對TRANSISTOR的峰值電流值(peak current threshold),而一套功率管,在operate efficiency , 70﹪左右時是最高效率,最隱定,失真亦是最小。如果多對功率管,並聯方式的確可以減底失真(在高音壓電流變化時),從而達到所說的高效率情況。相反,一對功率管,如在電流變化大起時,好容易達到peak current threshold,即是話會好容易失真。除非你聽音樂時只開好細音量(20-30%). 所以基於元件的電器特性,我相信多對功率管是會好聲過用一對功率管。由其在CLASS A amplification. 散熱的確是難,但好的合金鋁或銅材料,加上大面積的散熱器(唔是大舊,是大面積),應可以幫助做出相當理想的散熱。

所以你用水冷,是一個好好的設計“想法”,但如果功率管數量只在一對或兩對,如設計在CLASS A,相信輸出功率一定唔可以設定得好大。而且在大電流變化時。相信失真會幾大。如果功率級太容易達到峰值電流值。算散熱設計幾好,都是沒太大幫助 !

皆在技術交流下!

最後修改時間: 2012-05-19 00:09:18
riskysu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20.xxx.xxx.51
2012-05-19 00:08
[#40] 水冷 Class A 搭建中    
多謝 riskysu 兄的回覆及意見,大家可以進一步探討一下。

你所提到的瞬間功率問題,在B類工作上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必須細心考慮與設計,不過在A類上尤其是我自已設計的這台機器,工作電壓已經限定了不會高於DC+/-37V,因為一對350VA變壓器的次級已經定死了最高電壓,沒有高電壓就不會出現大電流,再配合現代設計好的音箱,輸出阻抗保持在8Ω不會有很大偏差的話,我每聲道用了兩對管,每管(單臂計算)靜態電流是1.1A,即是說在最高輸出時,流過單管的最大電流是2.2A,以MJL4302/4281 (参数 350V 15A 230W) 這對功率管來說,37*2.2=81.4W,對比它的承受能力還有很大安全空間。

你別誤會我是反對你的意見,你說的是對的,不過我今次是針對性去設計一台電壓與電流與功率管都有較理想比例的機器,不想無無謂謂浪費能量。一般系統來說,能有真正輸出75W的Class A 功放,都足以玩好推好很多音箱了。不少玩 Hi-Fi 的人都喜歡買200W以上的 AB類功放,實際上用不了幾W功率,喜歡的原來是最初的幾W Class A 輸出,到B類輸出上場時,爆到九彩時都聽不到細緻了。
simon62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83.xxx.xxx.151
2012-05-19 01:02
主旨內容一共有 4 頁,每頁顯示 20 個信息,選擇頁數: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按照傳送日期顯示:由舊至新由舊至新  由新至舊由新至舊
最新資訊 - 市場
天下影音即日起結業清貨 2025-10-21

最新資訊 - 市場
百搭高級音響有限公司The Sound Chamber 2025-10-21

最新資訊 - 影音
採用 PC-Triple C 導體,SAEC 推出三款「SE-400」系列接地線新型號 2025-10-21

最新資訊 - 影音
Esoteric 宣布推出 K-01XD SE、K-03XD SE 兩款黑色(Black Edition)SE 版本 2025-10-18

最新資訊 - 影音
USHER 發表全新 NEREO ND-1 書架式喇叭 2025-10-17

最新資訊 - 影音
MAGNETAR UDP800 MKII 高階 4K 藍光/SACD 宇宙盤精煉再進化 2025-10-15

最新資訊 - 影音
首創「動圈+壓電」雙混合單元 - AVIOT 旗艦之作 TE-J2 入耳式藍牙耳機 2025-10-15

最新資訊 - 影音
Yamaha 宣布將子公司 Steinberg Media Technologies GmbH(史坦伯格) 的硬體產品事業正式移交至 Yamaha 本體名下 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