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聲道
CD機 | MD機 | SACD機 | DAC | CAS | 合拼擴音機 | 前級擴音機 | 後級擴音機 | 接線 | 喇叭線 | 揚聲器 | 耳機 | 耳機擴音機 | LP產品 | 膽機產品 | 開卷式錄音機 | 音響配件 | DIY音響 | 電源 | 家庭影院
電視機 | 投影機 | 錄影機 | DVD影碟機 | Blu-ray影碟機 | 多媒體播放器 | 機頂盒 | 多聲道擴音機 | 多聲道揚聲器 | 多聲道影音組合 | Mini音響組合 | 重低音揚聲器 | 輔助設備 | 同好會
同好會 | Accuphase | B&W | Burmester | Denon | Jadis | KEF | KRELL | Luxman | Marantz | Nuforce | OPPO | Pioneer | TEAC | WEISS | News
News | Blog | 其他
其他 | 所有 |
影音天地主旨 ﹝請按主旨作出回應﹞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 寄件者 | 傳送日期
![]() ![]() |
[#10222] 非 常 人 語: 知 音 難 覓 葉 詠 詩 為 投 得 西 九 發 展 地 皮 , 地 產 商 活 力 星 拉 攏 小 交 合 作 , 能 否 成 事 還 是 未 知 之 數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09:57 | |
|
[#10223] 非 常 人 語: 知 音 難 覓 葉 詠 詩 George, Thanks for the posts.. that let me know more about Conductor Yip Wing Si. ![]() |
rcwy![]() 221.xxx.xxx.233 |
2009-06-11 09:58 |
[#10224] 非 常 人 語: 知 音 難 覓 葉 詠 詩 與 流 行 歌 手 許 志 安 、 蘇 永 康 合 辦 演 唱 會 , 都 是 為 擴 大 聽 眾 層 面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09:58 |
[#10225] 非 常 人 語: 知 音 難 覓 葉 詠 詩 西 九 龍 要 發 展 成 藝 術 文 化 區 , 人 人 以 為 這 是 香 港 藝 術 團 體 的 曙 光 , 葉 詠 詩 卻 不 敢 寄 予 厚 望 。今 年 四 十 三 歲 的 葉 詠 詩 長 得 比 實 際 年 齡 輕 , 很 有 一 種 明 星 風 範 。 沒 多 少 個 被 訪 者 能 夠 像 她 一 樣 將 攝 影 師 當 透 明 , 鏡 頭 前 揮 灑 自 如 。 攝 影 師 想 她 拿 指 揮 棒 拍 一 幅 照 片 , 明 明 指 揮 棒 已 經 拿 在 手 裡 , 她 覺 得 環 境 氣 氛 不 配 合 , 說 句 「 好 似 唔 關 事 」 , 隨 即 將 手 上 的 指 揮 棒 交 給 身 旁 職 員 , 台 上 台 下 她 都 要 當 個 控 制 大 局 的 人 。 葉 詠 詩 自 覺 自 己 的 事 業 一 直 很 暢 順 , 沒 遇 過 大 風 浪 。 現 時 帶 領 一 隊 土 生 土 長 的 小 交 響 樂 團 , 分 外 有 使 命 感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09:59 |
[#10226] 非 常 人 語: 追 求 不 朽 李 雲 迪 母 親 是 良 師 李 雲 迪 在 港 期 間 , 在 文 化 中 心 與 上 海 交 響 樂 團 演 出 一 場 。 九 月 三 十 日 晚 的 演 奏 會 中 , 現 場 觀 眾 一 而 再 , 再 而 三 , 在 樂 曲 未 完 時 拍 掌 。 坐 在 鋼 琴 邊 的 李 雲 迪 無 奈 得 很 , 只 好 把 食 指 放 在 唇 邊 示 意 大 家 不 要 再 拍 , 仍 是 不 得 要 領 。 天 生 表 演 者 中 國 的 鋼 琴 演 奏 家 , 沒 多 少 飛 黃 騰 達 的 先 例 。 他 們 對 兒 子 要 求 那 麼 高 , 是 何 原 因 ? 李 雲 迪 天 才 事 件 簿 兩 歲 八 二 年 生 於 重 慶 , 兩 歲 已 顯 出 對 音 樂 有 異 常 興 趣 。 他 站 在 子 上 , 看 桌 上 的 錄 音 機 , 一 直 跟 唱 。 一 唱 兩 、 三 小 時 , 吃 飯 也 不 肯 下 來 。 撰 文 : 陳 惜 姿 「 永 遠 在 學 習 、 追 尋 的 狀 態 當 中 , 只 有 懷 這 種 精 神 才 是 最 後 勝 利 者 。 」 他 說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09 |
[#10227] 非 常 人 語: 追 求 不 朽 李 雲 迪 不 管 唱 片 公 司 給 他 包 裝 成 偶 像 樂 手 , 他 仍 是 我 行 我 素 , 不 受 任 何 人 干 擾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10 |
[#10228] 非 常 人 語: 追 求 不 朽 李 雲 迪 怕 赴 美 變 質 李 雲 迪 承 認 , 美 國 才 是 世 界 的 大 舞 台 , 但 三 十 歲 以 前 , 他 要 自 己 留 在 歐 洲 。 三 年 來 到 各 國 演 出 , 接 觸 不 同 的 人 , 認 識 各 種 文 化 , 確 立 了 人 生 觀 、 世 界 觀 , 令 他 更 清 楚 自 己 是 怎 樣 的 人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11 |
[#10229] 非 常 人 語: 追 求 不 朽 李 雲 迪 要 永 垂 不 朽 為 了 摒 除 外 界 的 紛 擾 , 他 選 擇 離 開 父 母 , 在 德 國 小 城 漢 諾 威 獨 自 生 活 , 追 隨 猶 太 裔 鋼 琴 大 師 Arie Vardi 。 父 母 沒 跟 隨 兒 子 出 國 , 所 以 兒 子 一 來 香 港 演 出 , 雙 親 一 定 從 深 圳 南 下 , 不 放 過 每 次 見 面 機 會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11 |
[#10230] 非 常 人 語: 追 求 不 朽 李 雲 迪 從 小 , 他 比 賽 便 不 斷 獲 獎 , 不 斷 進 步 , 成 為 他 的 動 力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12 |
[#10231] 非 常 人 語: 追 求 不 朽 李 雲 迪 李 雲 迪 已 成 為 偶 像 級 人 馬 , 港 台 安 排 一 班 樂 迷 與 他 見 面 , 樂 迷 如 癡 如 醉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12 |
[#10232] 非 常 人 語: 追 求 不 朽 李 雲 迪 我 有 我 速 度 李 雲 迪 承 認 , 搞 宣 傳 活 動 不 是 他 擅 長 的 工 作 。 但 活 在 這 時 代 , 就 要 投 入 這 時 代 的 遊 戲 , 不 能 脫 離 現 實 。 所 以 他 會 拍 廣 告 , 做 訪 問 , 當 中 附 帶 他 的 堅 持 。 而 對 演 奏 曲 目 , 他 尤 其 執 。 成 為 華 人 之 光 後 , 每 次 演 出 均 有 達 官 貴 人 捧 場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13 |
[#10233] 非 常 人 語: 追 求 不 朽 李 雲 迪 李 雲 迪 的 手 太 小 曾 是 一 個 問 題 。 他 十 一 歲 入 音 樂 學 院 前 , 手 仍 是 不 夠 大 , 但 老 師 覺 得 他 天 分 夠 , 將 來 轉 做 作 曲 或 指 揮 都 可 以 。 今 天 的 他 , 手 指 可 以 跨 越 十 個 琴 鍵 , 剛 夠 用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14 |
[#10234] 非 常 人 語: 追 求 不 朽 李 雲 迪 李 雲 迪 前 陣 子 拍 了 一 個 發 行 全 球 的 Nike 廣 告 , 口 號 是 「 你 比 想 像 中 更 快 」 。 但 現 實 的 他 , 剛 好 相 反 。 雖 然 李 雲 迪 上 星 期 四 才 剛 滿 廿 二 歲 , 但 他 與 一 般 年 輕 人 不 同 。 有 本 潮 流 雜 誌 訪 問 他 , 帶 來 一 件 闊 身 格 仔 T 恤 、 闊 牛 仔 褲 、 軍 綠 色 波 鞋 , 給 他 穿 拍 照 , 他 一 口 拒 絕 , 堅 持 要 穿 白 恤 衫 。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15 |
[#10235] 范克萊本鋼琴賽 華人首奪冠 19歲中國青年張昊辰7日在美國德州,勇奪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金牌,創下中國人首次在這項國際鋼琴大賽奪冠的紀錄。張昊辰可獲得兩萬美元(約台幣65萬元)獎金、三年國際演奏合約及發行專輯。 2日剛滿19歲的張昊辰,被公認為是繼郎朗、李雲迪後,最具潛力的新星。 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是美國鋼琴大師范克萊本(Van Cliburn)於1962年創辦,每4年舉行一次,與蕭邦國際鋼琴比賽、英國里茲鋼琴比賽及柴可夫斯基鋼琴比賽,並列國際鋼琴4大賽。 張昊辰出生上海,3歲半在母親指導下學琴,2001年進深圳藝術學校,拜在李雲迪的老師但昭義門下。2005年,15歲的張昊辰以最好成績在全球115名考生中勝出,贏得費城柯迪斯音樂學院的入學資格。 張昊辰是國際鋼琴比賽常勝軍,曾獲得第四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鋼琴第一名,第五屆亞洲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無年齡限制協奏曲組金獎,2007年贏得中國國際鋼琴大賽頭獎。 【2009/06/09 Upaper】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4952006.shtml 來自中國的19歲張昊辰,獲第13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冠軍。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22 |
[#10236] 樂聞樂思/如何讓塞車成為幸福 @ 【聯合晚報╱焦元溥】 因為一句「塞車也是一種幸福」,交通部被批為「不食肉糜」,最後也公開道歉。我不知道塞車是不是幸福,但對喜愛音樂的人而言,類似的話大概已聽過很多次,倒是習以為常。 是的,我是指貝多芬。 貝多芬究竟是否全聾,一直是許多音樂家的討論話題。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就相信貝多芬仍能聽到聲音:「你聽《第九號交響曲》和《莊嚴彌撒》,女高音聲部往往一路向天衝去,後期鋼琴奏鳴曲也總有樂段在高音部盤旋。貝多芬或許還能聽到一些微弱的高音吧!」 但對鋼琴家賀夫(Stephen Hough)而言,他認為那只是貝多芬的個性表現:「貝多芬的作品總要衝破極限。就算衝不破,他還是要衝。那些已達聲樂極限和鍵盤邊緣的高音,就是他毫不妥協的終極探索。」 無論如何,對一般人而言,喪失聽覺都是極大的打擊,而對一位演奏家與作曲家而言,更是致命的打擊。 因為耳疾,貝多芬被迫放棄鋼琴演奏,脾性也更加暴躁易怒。但在經歷一切之後,他卻仍然不斷創新。不但絕不自我重覆,晚年的貝多芬更在作品裡流露偉大的人性尊嚴與永恆關懷,那音樂的崇高可以打破一切藩籬,穿越時空感動所有心靈。那樣的境界,讓多少音樂家感慨之餘也只能輕嘆:「原來耳聾其實是一種幸福,讓貝多芬得以遠離俗世一切干擾,在音樂裡見到真善美。」 當然,這是太過美好的想像。貝多芬才不是不管俗事;他太清楚莫札特怎麼死的,晚景如何淒涼。他不但要為音樂家掙地位,也要確保自己的收入,而那樣強烈甚至偏執的性格,也造成許多生活糾紛。 但不管外面世界如何變化,面對音樂,面對自己,貝多芬總能看到一個深邃美麗的世界,在靜謐內心創造聲音的無限可能。每次聽到他的《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面對那樣的深刻溫柔,總覺得自己不但渺小,更充滿缺點;但神奇的是那音樂卻總能喚起心底的一些善念,讓自己還能有勇氣反省改進。 下次遇到塞車,或許聽聽貝多芬。塞車不一定幸福,但有貝多芬的音樂陪伴,卻是真正的祝福。 【2009/06/07 聯合晚報】 http://www.udn.com/2009/6/7/NEWS/READING/REA8/4948429.shtml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24 |
[#10237] 港樂新樂季推出36套音樂會 【大公報訊】記者鍾麗明報道: 艾度.迪華特擔任香港管弦樂團藝術總監踏入第六個樂季,將帶來三十六套音樂會,巨星與新星雲集。在新樂季裡,迪華特將率領樂團帶來貝多芬的《費黛里奧》歌劇音樂會,延續他對歌劇音樂會的鍾愛,並會演奏馬勒的歌曲交響曲《大地之歌》,把其馬勒交響曲巡禮推至高峰。 記者會別開生面 香港管弦樂團昨日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記者會,首先邀請傳媒欣賞迪華特與港樂綵排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第一樂章,然後再由樂團助理指揮蘇柏軒綵排莫扎特父親創作的《玩具交響曲》第一樂章,蘇柏軒並邀請傳媒朋友一起上台以敲擊樂器與樂團一同合奏。 在港樂2009/10樂季中,最令迪華特期待的要數貝多芬唯一的歌劇作品《費黛里奧》歌劇音樂會,請來曾於港樂首兩次歌劇音樂會《莎樂美》及《深宮情仇》中演出的女高音蘇珊.布洛(Susan Bullock),聯同去年九月於《女武神》第一幕中演唱齊格蒙特一角的男高音奧尼爾(Simon O'Neill)同台演出。 其他多位享譽國際的歌唱家亦將雲集港樂新樂季,包括美國女高音科爾芝(Deborah Voigt),她將演出華格納及史特勞斯的作品。而歌唱家安冬娜琪(Antonacci)及去年十一月曾來港演出的韓籍女高音曹秀美,亦將與樂團同台演出。談到揀選歌唱家的條件時,迪華特表示,他重視歌唱家在音樂上的智慧,多於聲線。因為有些歌唱家即使沒有完美的聲線,但有音樂智慧,也能帶來令觀眾難忘的演出。 邀客席指揮助陣 迪華特上任後即展開的馬勒作品巡禮,在新樂季將以馬勒的《大地之歌》推至高峰。《大地之歌》的歌詞,其中四首取材自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音樂會中,請來史密夫(Robert Dean Smith)及菊克(Sasha Cooke)兩位歌唱家聯袂演出。 其他與港樂合作的巨星演奏家,包括法國鋼琴家蒂博代(Thibaudet)、來自俄羅斯的比拉索夫斯基(Berezovsky)、大提琴家伊瑟利斯(Isserlis)、小提琴家張永宙演奏德布西及布魯赫的作品,以及鋼琴家李雲迪將帶來全蕭邦音樂會。 除了著名歌唱家及演奏家外,迪華特也請來幾位客席指揮,包括俄羅斯著名指揮家堅尼迪.羅傑斯特汶斯基(Gennadi Rozhdestivensky),將帶領港樂演出蕭斯達高維契的第十交響曲,羅氏並將與兒子著名小提琴家沙薩(Sasha)父子兵上陣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而上海歌劇院的合唱團及香港兒童合唱團將於指揮家余隆帶領下,演出《布蘭詩歌》。 四新星參與演奏 港樂新樂季將推介四位新星,包括年僅十六歲的鋼琴家周善祥、豎琴家于丹、大提琴家趙靜,以及鋼琴家王羽佳。 在「名曲選」部分,迪華特將重演馬勒第三交響曲,以及率領港樂演奏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合唱」,英國鋼琴家李維斯(Paul Lewis)演繹貝多芬的《帝皇》鋼琴協奏曲,指揮家拉沙里夫將帶領樂團演出蕭斯達高維契的《第十一交響曲》。 此外,港樂亦已第六年與香港演藝學院合作,今年演藝學生將挑戰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及史達拉汶斯基的《火鳥》。其他節目包括「都會莫扎特」帶來四場莫扎特音樂會,以及「音樂嘉年華」帶來百老匯音樂會、歌舒詠的爵士世界,以至譚盾的《地圖》協奏曲及陳鋼、何占豪的《梁祝》協奏曲等。 香港管弦樂團樂季套票現已接受訂購,詳請可瀏覽港樂網頁:www.hkpo.com。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9/05/28/images_0712-1089194.htm 圖:李雲迪將帶來全蕭邦作品音樂會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30 |
[#10238] Josef Suk Josef Suk是捷克國寶級小提琴家,他華麗中帶有質樸的音色,一直是我深深喜愛的。這些曲子非常適合Suk的音色。捷克音樂的演奏 style本來即較為質樸,Suk適切地傳達了這種 Bohemian 的風情,是非常動人的演奏錄音。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43 |
[#10239] Josef Suk Josef Suk 演奏的Antonin Dvořák Violin concerto,對我而言幾乎不做第二人想。這盒Supraphon唱片公司出版,一張CD的Antonin Dvořák小提琴與鋼琴作品集,收錄了Antonin Dvořák 的 Violin Sonata, Sonatina & Romantic pieces,相當完整。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45 |
[#10240] Daniel Shafran Edition @ sussicran at 樂多Roodo! Daniel Shafran Edition/Various Artists/Brilliant Classics 93096 大堆頭CD的發行,或許是預示CD時代終結的最佳註腳。不過無論如何,我也趁這個機會,用最經濟實惠的方式認識好幾位音樂家,Daniel Shafran是其中之一,聽著聽著,發現他並非一輩子關在鐵幕之中,歐美日本也都跑過好幾回。以Shafran的上等琴技,加上日益發達的錄音工業,他怎麼沒能像Mstislav Rostropovich那樣飛黃騰達?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讓他的錄音以好像重新找回記憶似的姿態進入唱片市場的?這似乎會是個盤根錯節的大哉問,不過現在有CD可以聽,也就不須在意了吧! 這套合輯很要命地將巴哈的三首無伴奏組曲放在第一張,讓我對Shafran的第一印象就宿命地與「楊宗緯」連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錄音的關係,這大概是我聽過最具「哭腔」的巴哈無伴奏,彷彿被整個世界所遺忘而嚎啕大哭。聽的時候不禁讚嘆:「哇!原來也有這樣子的無伴奏啊!」連帶也使我對其他六張CD出現過度的幻想。 不過還好,過度的幻想並沒有成真,(否則我看也很吃不消吧!)隨著海頓、普羅高菲夫、蕭士塔高維契接續出現,對於「Shafran風格」這回事有一種逐漸清晰而能夠掌握的感覺。我並不想因為Shafran的唱片由於極端小眾的口耳相傳、加諸其上所謂「珍藏秘盤」的宣傳而跟著吹捧,但我覺得內頁解說的副標「大提琴詩人」(Poet of the Cello)大抵上的確是很中肯的形容。Shafran的琴音基本上絕對是優雅的,但那裡面有一種比優雅還要深入的部分,私密而帶點愁緒的深邃;音符只是外殼,Shafran的喜怒哀樂才是壓倒性的重點。這在CD1與CD3的巴洛克作品裡最為突出;但在CD2的法朗克,Shafran的浪漫劑量實在過重,搞出一個令人喘不過氣的法朗克(但話說回來,一大票俄國音樂家的法朗克錄音,向來也都令人喘不過氣)。 Shafran這種「三分扮七分」,幾近自我沉溺式的大提琴吶喊,套用在拉赫曼尼諾夫與蕭士塔高維契身上,同樣具有份量;但在後頭這幾張CD裡更令我注意的是Shafran技巧之高超。快速音階之細膩精準自是不在話下,Shafran拉起葛拉那多斯、法雅、謝德林、拉威爾的小品時,我耳朵裡接收到的似乎只有「Shafran的大提琴個人秀」這樣的絕對印象。那個時代的人拉起小品才不照規矩來,想加什麼花俏的都自個兒來,這麼說來,老實說現今在一堆大、小提琴家的小品集錄音裡,的確找不出幾張算是真正有趣的。是膽子不夠、技巧不夠、還是創意不夠,以致於不像他們的老前輩們那樣改造曲子呢? 雖然錄音效果真的無法苛求什麼,伴奏樂團也時常出現過強或過弱這種令人有點無奈的時刻,不過大致說來,聆聽Shafran這套合輯是一次很興奮的經驗。以Shafran的生平經歷看來,我想他應該有各方面水準更加整齊、更能夠搬得上檯面的錄音才是,(錄音室不錯,現場的更好。)衷心期盼會有這樣子的東西出現。 sussicran at 樂多Roodo! http://blog.roodo.com/sussicran/archives/4283635.html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51 |
[#10241]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Julius Berger- @ sussicran at 樂多Roodo!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Julius Berger-大提琴/Wergo WER 4041-2 如行雲流水般的,但實際上是拉扯的一股氣,融在Julius Berger的運弓中,音符彷彿在不規則的空間裡彈跳,你預測不了它的下個行進方向,唯一能預測的,就是它有不斷的驚奇!如果我也會拉奏大提琴,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發出這張唱片裡「外表看似理性,其實滿溢著感性」的聲響。 在很多怪異體質的無伴奏版本中,沒有一個錄音能像Berger那樣合我的口味。想要走出一家之言的巴哈無伴奏,想必是每個大提琴家始終懸在心上的課題,等到有了個型,又得細心磨它,不要讓別人覺得是為搞怪而搞怪,要讓別人覺得驚艷,同時又要能耐聽(畢竟錄音會留下證據,不單只是回憶與印象而已)。我假定Berger的這張巴哈是此道思維的光滑結晶,雖然這張專輯封面以一個「思」字為題,我倒覺得Berger的聲音內容已經超脫「思」的範疇,走向一個返老還童的巴哈,很有倔強和天真的氣質。 在這一切安排之中,最突出的是短促音,它們或許觸摸到了這些組曲的舞曲本質,一種合理的、充滿韻律與張力的短促,同時優雅卻又活潑;聽著那些Allemande與Sarabande,彷彿甚至看見村夫農婦縱酒合樂時的舞步。有時,我也覺得那些短促音使得音樂變得「調皮」起來,樂句搖搖晃晃,卻一直保持平衡;換句話說,Berger用一種稍微支碎的方式活化這些樂句,有如一個被耍玩著的傀儡木偶,不同的光影、不同的姿態,帶著不同的脾氣。它們瞬息萬變、目不暇給。 畢竟,Berger的巴哈不是傳統印象中的那樣,若要我推薦給其他人,或許還得三思,不過,它很有趣,這點我可以掛保證。 sussicran at 樂多Roodo! http://blog.roodo.com/sussicran/archives/4203755.html ![]() |
george1977![]() 210.xxx.xxx.97 |
2009-06-11 1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