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天地主旨 ﹝請按主旨作出回應﹞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寄件者 傳送日期 由舊至新 由新至舊
[#15105] Spectrum Sound String Maestros    
and so is him.


chinaimamn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86.xxx.xxx.227
2010-09-03 21:44
[#15106] Spectrum Sound String Maestros    
Devoted music lover is not a scarce in R33. Only one has scarified so much time and energy. Can he not deserves my salute?
========================================================================

I second the motion and I think George has devoted whole-heartedly in promoting good music with good manner.
chinaimamn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86.xxx.xxx.227
2010-09-03 21:52
[#15107] Mythodea - Vangelis     

Hi George & Chi兄

Vangelis ANTARCTICA 的黑膠己放在雪柜十多年,反而現多聽這首 Mythodea。

Mythodea又使我想起.......
Steinberg Holst: The Planets / R. 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trazom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9.xxx.xxx.149
2010-09-03 22:13
[#15108] Mythodea - Vangelis     

Morning Chi & Trazom

Vangelis was once my spiritual food during my university when I once lost the fever on classical music, rock and new age music were my day-in-day-out material to rejuvenate oneself from the day-dreaming

Isao Tomita Gustav Holst The Planets Venus





George



最後修改時間: 2010-09-05 08:46:07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8:31
[#15109] 平價版古典名盤採購日誌 超便宜的蕭斯塔高維奇交響曲全集(MDG)    


http://budgetclassicalcds.blogspot.com/2010/09/mdg.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8:43
[#15110] 平價版古典名盤採購日誌 布蘭德爾第一套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重新上市(Brilliant)    


http://budgetclassicalcds.blogspot.com/2010/09/brilliant.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8:51
[#15111] 平價版古典名盤採購日誌 矚目強片: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Virgin)    


http://budgetclassicalcds.blogspot.com/2010/09/virgin.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8:53
[#15112] Tipo 的莫札特協奏曲錄音    
1983年,義大利女鋼琴家Maria Tipo (1931-)與指揮家 Chailly 領軍的倫敦愛樂,在英國倫敦錄製了莫札特鋼琴協奏曲,收錄第8、9、20、21號等四首,當時由RCA唱片公司出版。Tipo 將重心放在教育,因此錄音並不多,她的莫札特一直有不錯的評價。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8:56
[#15113] Haskil錄音大全    
Haskil 從1940年代開始到1960年代,分別在Philips、DG及Westminster留下珍貴的錄音遺產,現在環球將它集結後,以17張CD發售,比以往販售過的 Haskil錄音大全多了西敏寺 (Westminister) 的錄音。

羅馬尼亞出身的偉大鋼琴家Clara Haskil 辭世屆滿45周年,儘管她的Philips已經被 Merged,但環球仍不忘發一套專輯紀念這位鋼琴家。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9:00
[#15114] 法國EMI再版早年Giulini 的布拉姆斯全集    
最近法國EMI的Coffrets Classiques系列,將再版 Carlo Maria Giulini 這套早年的布拉姆斯錄音,5碟裝收錄四首交響曲、兩首序曲,以及兩首與 Claudia Arrau 共演的鋼琴協奏曲,售價當然是值得期待的 Budget Price。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9:04
[#15115] 巴洛克四小提琴協奏曲 @ Giulini    

http://blog.roodo.com/giulini/archives/13647693.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9:09
[#15116] 迷人的升C小調之夜 — 2010-07-07【20X10蕭邦】歐爾頌@屋頂上的小牛-steinway    


http://blog.roodo.com/steinway/archives/13601175.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9:23
[#15117] 關於歐爾頌的奇妙夜晚@ Busoni    

http://blog.chinatimes.com/busoni/archive/2010/07/08/515537.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9:25
[#15118] 一個蕭邦,各自表述──歐爾頌談蕭邦/焦元溥    
【聯合報╱焦元溥】 2010.06.28 03:30 am

暌違多年,1970年蕭邦大賽冠軍歐爾頌(Garrick Ohlsson,1948-,美國鋼琴家)將於七月上旬再度來台演奏全場蕭邦。在這篇訪談中,歐爾頌不但為愛樂者深入淺出地講解蕭邦奧義,其思考心得更適用於所有藝術與人文學科!(編者)

‧焦元溥:您不僅是蕭邦大賽冠軍,也是首位以一人之力錄完蕭邦所有鋼琴獨奏、協奏、重奏、伴奏的鋼琴家。可否先為我們談談您的蕭邦全集?

‧歐爾頌:我在1970年代為EMI錄了許多蕭邦,但那時並沒有錄全集的想法,到80年代末才有美國唱片公司提了這個計畫。我其實考慮再三:我很愛蕭邦,但我是否愛所有的蕭邦?我能不能把每一曲都表現好?畢竟我不願這套錄音只是讓人放在圖書館的收藏,而希望為每一曲都提出深刻想法。最後我花了十年時間完成這套全集,而絕大部分的曲目我都曾在現場演出過,有實際以這些樂曲和聽眾溝通的經驗。希望大家喜歡我最後的成果。


蕭邦情感收放舉世無雙

聽見蕭邦
定價:580 元

鋼琴出現僅有形體,
直到蕭邦降世才有了靈魂
《遊藝黑白》遍訪五十五位鋼琴演奏家,長年與世界最頂尖音樂家與音樂學家的交流。焦元溥四處搜尋蕭邦所布下的音樂密碼, 亟欲希望讓大家都可以真正聽見蕭邦。




※ 究竟有何必要?又有什麼獨特性可言?為何焦元溥要花費時間再寫一本有關蕭邦的書?
答案是:
《聽見蕭邦》是主要為音樂愛好大眾和鋼琴學子而寫,從音樂作品與演奏角度討論蕭邦詮釋各種面向的蕭邦書。






‧焦:對我而言,您真的說到做到,這也是最傑出的一套蕭邦全集。而您鑽研蕭邦四十餘年,可否為我們分析,為何蕭邦這樣受歡迎?

‧歐:蕭邦大概是唯一不曾退流行,而且得到普世廣泛喜愛的作曲家。學者、音樂家、一般愛樂者,甚至不聽古典音樂的人,都會喜愛蕭邦的某首作品。我想這其中的祕密,在於蕭邦完美地融合古典與浪漫。他熟知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技法,也深愛巴赫和莫札特,但以古典精神與技法創造的,卻是最深刻浪漫的音樂。也因此,無論在作品中說什麼,蕭邦都能保持情感平衡,讓人易於接受。今年同樣過二百歲生日的舒曼就不是如此:他在藝術中看見人性深淵,甚至不怕縱身於內心魔性,最後卻往往被黑暗反噬。我不是說舒曼的音樂不好,而是這說明了為何他許多作品至今難以理解,甚至大家也不願理解,就怕召喚出那些無法收拾的魔性。蕭邦音樂中也有黑暗與魔鬼,但總在他的掌控之下。論及情感收放,蕭邦堪稱舉世無雙,而我認為這也是他最迷人、最受佩服之處。

‧焦:這其實也說明了詮釋蕭邦的難處。

‧歐:彈蕭邦如果失去古典精神,那會變得濫情誇張,或是充滿華麗炫耀,這委實令人作嘔。另一方面,蕭邦還是需要月光和魔法。要是只以古典句法,平鋪直敘地詮釋蕭邦,那也讓人難以忍受。但要同時掌握這兩者談何容易,況且蕭邦還是不折不扣的革命性作曲家。蕭邦在世時所受到的最大批評,就是認為他不擅結構,連舒曼都無法理解他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但現在我們卻可看清,這部作品的結構何其緊密,環環相扣到沒有一個多餘的音符,足以和貝多芬相提並論。而此曲的大膽不止嚇壞了當時樂界,就連今日聽眾也仍深受震撼,可見蕭邦創造力是何其強悍。


獨立江湖的絕世高手

‧焦:很多人認為蕭邦是寫小曲的大師,但其實他大型作品也寫得漂亮,只能說他的結構和以往名家不同,特別是貝多芬。

‧歐:貝多芬是建築大師,在音樂裡營造巍峨偉構。蕭邦的結構卻比較「有機」,他的音樂像是樹木或花朵,枝葉自有規律,但結構畢竟不同於教堂或岩石。事實上,這也是蕭邦最特別之處。在貝多芬之後,這音樂巨人的身影是何其龐大,逼得所有作曲家都必須作出回應──要不拜服跟隨,要不刻意繞道,但你不得不表態。孟德爾頌、舒曼、李斯特、白遼士、華格納,任誰都必須回應貝多芬所立下的成就與挑戰;唯獨蕭邦,貝多芬對他而言似乎完全不存在,他只走自己的路。這一方面是個性,一方面或許也因為蕭邦來自波蘭:他是第一位出身當時文化主流之外,卻能改變整個歐洲音樂的曠世奇才。

‧焦:表現蕭邦的手法代代不同,差異之大可謂南轅北轍。作為詮釋者,您如何看這些不同觀點?

‧歐:以前的鋼琴家往往採取自由心證,全然自我本位;現在的詮釋主流,則是盡可能忠於原譜,探求作曲家真意。我當然認為演奏家應該認真研究作品,忠於樂曲也忠於作曲家,但如果認為樂曲就是樂曲,其中沒有弦外之音,我覺得那也是失之偏頗,特別蕭邦是一位在作品中邀請演奏者提出個人想法和情感的作曲家,你沒辦法演奏蕭邦卻無動於衷。更何況如果能掌握到蕭邦的音樂語言與結構特色,就應當知道他的音樂容許自由。好的鋼琴家會分辨出蕭邦作品中的根幹和枝葉,而個人情感就如風吹樹木:枝葉會自由擺動,且風的強弱方向不同會帶來不同擺動,根幹卻不會因而動搖。


天下不會只有一種蕭邦

‧焦:那麼所謂的傳統與學派可曾影響您的詮釋?或者誰的蕭邦影響了您?

‧歐:我在茱麗亞的老師是傳統俄國學派傳承,許多彈法雖然不忠於樂譜,且現在顯得過時,甚至我也不那樣彈蕭邦,但我仍然相當欣賞如此充滿個性且能自圓其說的詮釋。在我學習過程中,蕭邦在紐約可說是兩大鋼琴巨擘的天下:一是音色高貴溫暖、風格雍容大度的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另一是宛如魔鬼降世、音樂緊張刺激至極的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他們一個屬於白天,一個屬於夜晚,彈出完全不同的蕭邦,但你能說誰是「對」的呢?就像我們能從正反兩面探求真理,他們讓我知道蕭邦作品就是偉大在詮釋的無限可能,天平兩端都是美學極致,天下不會只有一種蕭邦。

‧焦:作為成功而受歡迎的作曲家,蕭邦當年一有新作,就交由法德英三地出版商發行。但他給的抄譜和訂正不一定每次相同,甚至連抄譜錯誤也不見得發現,而這些不同不止是表情記號,有時還包括音符。您鑽研蕭邦樂曲時,是否曾對此感到困擾?

‧歐:當時,甚至到現在,許多人都因此批評蕭邦作曲「不一致」。可是我認為,這些不同其實正告訴我們,蕭邦不認為「音樂創作」是「完成的過程」。如果審視這些不同處,我們會發現蕭邦的「不一致」其實很「一致」,因為它們都出現在樂曲容許不同可能之處。對於樂曲的關鍵核心,蕭邦倒不會拿不定主意。別忘了蕭邦和布拉姆斯都是創作過程千錘百鍊,嚴苛對待自己作品的人。布拉姆斯生前就仔細地把所有草稿盡數焚毀,而蕭邦遺言雖也交代要燒毀所有未出版作品,但他畢竟沒有親自為之,不若布拉姆斯決絕,而我實在感謝他的姊姊最後仍保留這些作品,不然我們會損失多少寶藏!

‧焦:以您的經驗,可否談談現今蕭邦演奏最大的毛病為何?

‧歐:我想一般演奏蕭邦最大的問題,一是太過浪漫:鋼琴家彈得感傷濫情,失去作品中的平衡與古雅;二是太過誇張:蕭邦常在旋律線中放置重音以表現語氣,許多人彈得矯揉造作,破壞音樂應有的自然;三是太過簡單:蕭邦不是「右手作曲家」,他的曲子有很豐富的和聲色彩和紋理層次,晚期更有複雜曖昧的對位寫作,絕對不是強調主旋律就好;四是太過快速:很多鋼琴家,特別是年輕人,認為技巧可以和音樂分開,於是樂曲抒情處很用心彈,到了技巧困難處就一味拚快,彈得像機關槍掃射。我每次聽到這種演奏,都懷疑這些鋼琴家是否真心喜愛蕭邦。因為即使在那些華麗展技的段落,蕭邦一樣寫了精采的音樂,大句法中有小迴折,更有細膩幽微的情感和色彩。快速往往只是意謂快速而已,為什麼不能慢慢彈,好好呈現那些妙不可言的和聲與光影呢?如果真的愛蕭邦,難道不該挖掘他更豐富的美?


領先時代的革命家

‧焦:您認為蕭邦最被人忽視的面向為何?

‧歐:我想大概是世人多半未能認清他前衛的和聲運用。他與華格納的和聲可說是十九世紀最具革命性的手筆。華格納所掀起的音樂風潮大家都很清楚,但當年可是李斯特將蕭邦作品介紹給華格納,而我們也可輕易看出,華格納從蕭邦作品中學到多少東西!

‧焦:這正反映了世人對蕭邦的誤解,以為他只是甜美的沙龍音樂作曲家。

‧歐:不止聽眾,連專業人士也常宥於偏見。比方說以往許多樂譜編輯居然更改蕭邦的和聲,因為他們無法把他的美麗音樂和激進想法連在一起。我就看過校訂者自以為聰明地寫道:「這樣野蠻的聲音絕不可能出於如此文雅高貴的作曲家,蕭邦的筆在此一定睡著了。」不,蕭邦清醒得很!他就是要那樣的聲音!


黑白中的無限色彩

‧焦:以創作角度而言,您覺得蕭邦的音樂是否有其限制?

‧歐:有,但這並不是批評。有些藝術家,像莎士比亞或莫札特,他們的作品驚異地呈現了人生百態,彷彿他們活過各種人生。莫札特能寫王公貴族,也可寫販夫走卒,哲理沉思難不倒他,就連笨蛋呆瓜也可以入樂。貝多芬沒有莫札特那樣寬廣,但也廣到幾乎涵蓋了人性人情的各個層面。蕭邦作品則沒有如此廣度。這大概是他的藝術個性和人生經驗使然,但他一樣是深刻偉大的詩人。我只能說雖然蕭邦寫作題材不夠寬,但作品本身仍是廣闊深邃,無損其經典地位。

‧焦:蕭邦幾乎只為鋼琴寫作,您覺得這算限制嗎?

‧歐:一點也不。除了和聲,蕭邦在音樂史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徹底發揮鋼琴的表現可能,並讓音樂和樂器合而為一。這也就是蕭邦鋼琴曲難以改編的原因:雖然旋律依舊,脫離鋼琴的蕭邦樂曲再美也不會比原作出色,就像黑白照片其實可比彩色照片有更豐富的「色彩」一樣。

‧焦:最後想請教您,在這熱鬧的蕭邦二百歲誕生年,您建議我們該以什麼方式紀念他?

‧歐:今年必然有很多關於蕭邦的音樂會和錄音,以及討論蕭邦的書籍或演講。所以請大家慎選專家、慎讀好書,趁這個機會好好認識蕭邦,不要再人云亦云。如果可以,請打開蕭邦的樂譜,直接從音樂本身認識他。我相信,你也因而會更了解自己。


歐爾頌蕭邦獨奏會7月7日19:30於台北國家音樂廳

【2010/06/28 聯合報】

http://www.linkingbooks.com.tw/pro/2010ohlsso.asp



最後修改時間: 2010-09-05 09:28:34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09:27
[#15119] 港樂新樂季 Opening Gala @ 霧之谷 - 慕慕 - Yahoo! BLOG    


http://hk.myblog.yahoo.com/mist-valley/article?mid=8192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9.xxx.xxx.38
2010-09-05 10:21
[#15120] The Joy of Music Festival 2010    
Hi

It is the time for the great great chamber music time in Hong Kong again.

The Joy of Music Festival 2010, organized by The Chopin Society of Hong Kong Ltd, which will take place between the 11th and 17th of October, at City Hall Concert Hall.

Or you may also click the link below:
http://www.chopinsocietyhk.org/joy_music_festival/index.htm


TICKET FOR SALE NOW!!
ken196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8.xxx.xxx.78
2010-09-05 17:37
[#15121] 不同樂器組合之協奏曲 @ Giulini    


http://blog.roodo.com/giulini/archives/13665777.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0.xxx.xxx.189
2010-09-06 10:09
[#15122] Concerti per viola d'amore @ Giulini    


http://blog.roodo.com/giulini/archives/13676089.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0.xxx.xxx.189
2010-09-07 09:26
[#15123] 院士李歐梵 今晚圓55年指揮夢 @ UDN    

中研院院士、文化評論家李歐梵竟然要拿指揮棒?你沒有聽錯,他今天晚上要和台大交響樂團合作,指揮威爾第的歌劇「命運之力」序曲。「指揮夢」在今年71歲的李歐梵心中已經深藏了55年,今晚,他將圓夢。

雖然專精的是現代中國文學和文化研究,但李歐梵家裡收藏了2、3萬張古典音樂唱片,「每天聽都聽出指揮癮了」,他每天都在家裡對空比畫。他出身音樂世家,父親李永剛和母親周瑗都是大學音樂系畢業的音樂教育家,李歐梵6歲在大陸時就開始跟父親學小提琴,之後師事當時小提琴名家司徒興城,一直練到了高中畢業。

「念台大外文系之前,我差一點要到維也納學音樂」,李歐梵回憶,當時同樣是音樂人的父親覺得音樂家的路不好走,可能會窮困一生,不讓兒子繼續學音樂。李歐梵雖然乖乖填了台大外文系志願,但對音樂始終無法忘情,赴美留學還不忘帶上父親的指揮棒,而且不時發表樂評;年紀愈大,樂評寫得愈多。

他上一次拿指揮棒是在55年前念新竹高中時,帶領全班「30個彪形大漢」唱「搖籃曲」,在班際合唱比賽中奪冠。李歐梵說,他最欣賞義大利知名指揮大師阿巴度(Claudio Abbado),「因為他的指揮溫文內斂,不跋扈」,這樣的形容也符合李歐梵謙謙君子的形象。

這次與台大交響樂團合作是透過台大國際長沈冬牽線,為了演出,李歐梵從香港飛來台灣。他愈講愈興奮:「半個世紀前的小提琴底子都回來了!」他甚至在指揮總譜和文學作品中找到共通之處。

台大交響樂團團長何聲揚說,以一個音樂愛好者而言,李歐梵初試身手已有大師風範,對業餘指揮來說表現很不錯。

李歐梵與台大交響樂團合作的演出今晚7點30分在新舞台,購票可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832942.shtml

中研院院士、文化評論家李歐梵,今晚和台大交響樂團合作,指揮威爾第的歌劇「命運之力」序曲。
台大提供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0.xxx.xxx.189
2010-09-07 10:42
[#15124] 樂聞樂思/芬蘭的秘密 @ 焦元溥    
二十世紀後半至今,古典樂壇特殊現象之一,就是北歐作曲家和指揮家逐漸「佔據」世界音樂舞台。說是「佔據」並不誇張,像芬蘭一國尤以指揮聞名,現今活躍於樂界者,就有貝格隆(Paavo Berglund,1929-)、賽格斯坦(Leif Segerstam,1944-)、范斯卡(Osmo Vanska,1953-)、薩拉斯特(Jukka-Pekka Saraste,1956-)、沙羅年(Esa-Pekka Salonen,1958-)、歐拉莫(Sakari Oramo,1965-)、瑪姬(Susanna Malkki,1969-)、法蘭克(Mikko Franck,1979-)等等名家。沙羅年不僅指揮出眾,作曲也相當優秀。他和同學林德柏格(Magnus Lindberg,1958-)和薩瑞雅荷(Kaija Saariaho,1952-),都是作品大獲好評,在全球各地演出的當代名家。以一個人口僅五百三十六萬,約略台北縣市之眾的國家而言,能出這麼多國際著名指揮和作曲家,芬蘭不得不謂之驚人。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難道芬蘭人天生就會在樂團前面比畫,或極光足以影響人類的音樂才能?上週和剛參加完赫爾辛基書展的聯經發行人林載爵先生會面,得知在芬蘭,一年買十本書以上者,就佔總人口百分之十六,而政府一年光是補助非小說類的創作,經費就是八千萬台幣,小說還另計。

聽到如此數字,那麼芬蘭能出指揮與作曲家,就一點都不足為奇了——芬蘭當然有良好的音樂教育,但要成為傑出的指揮和作曲家,思考可能比技巧還要重要:沒有智慧與思索,如何在指揮台上指導樂手,詮釋還能推陳出新?缺乏思想,又怎能言之有物,以音樂說出深刻想法?記得一次聽沙羅年演講,提到當年自赫爾辛基音樂院畢業後之所以到義大利進修,原因之一就是他想看看文史哲大師艾可(Umberto Eco)的家鄉:「我要看看是什麼樣的國家,能夠造就出讀書讀這樣多的人!」能夠因為這個理由去義大利,顯然年輕時的沙羅年就已喜愛閱讀。若全民熱中閱讀至此,再加上教育用心,自然不難想像芬蘭今日能以指揮和作曲家「輸出」全世界,和芬蘭設計(又是需要思考和創意)一樣舉世稱道。

看看芬蘭,想想台灣,就不免讓人慚愧與嘆息了:在台灣,每年買超過兩本書的人,只佔總人口百分之二,至於買的多是什麼書,內容更不堪聞問。這或許就是為何台灣人口雖是芬蘭四倍,至少在音樂人才上,數量卻遠遠不及的原因。

感嘆無濟於事,不如就從九月這開學的時刻,不為考試、只為自己,好好讀一本好書,讓閱讀進入我們的生命。「因著發現這些書,與這些書邂逅相遇,我覺得寫出自己所發現的這些書的那些人,都是自己真正的老師。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運。」若真不知道該如何開始,沒關係,不妨就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的《讀書人:讀書講義》,看看他如何從一本書讀出一個平台,閱讀如何成為人生最大的幸運。

【2010/09/0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6/5829957.s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0.xxx.xxx.189
2010-09-07 10:46
主旨內容一共有 1936 頁,每頁顯示 20 個信息,選擇頁數: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按照傳送日期顯示:由舊至新由舊至新  由新至舊由新至舊
最新資訊 - 市場
百搭高級音響有限公司The Sound Chamber 2025-05-07

最新資訊 - 市場
駿韻音響有限公司Wise Sound Supplies Ltd. 2025-05-07

最新資訊 - 影音
日本 Pioneer 宣布退出光碟業務 2025-05-07

最新資訊 - 影音
Audiolab 宣布推出全新小型解碼 D7 2025-05-06

最新資訊 - 影音
日本品牌 KuraDa KD-Q1 頭戴式耳機正式登陸香港 2025-05-06

最新資訊 - 影音
XACT 推出首款參考級音響專用網路交換器 N1 2025-05-05

最新資訊 - 影音
SAEC 推出全新接地穩定器「SGS-200/SGS-042Mk2」 2025-05-02

最新資訊 - 影音
動漫元素融入日常配搭 - ANIMA ANW03 頭戴無線耳機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