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聲道
CD機 | MD機 | SACD機 | DAC | CAS | 合拼擴音機 | 前級擴音機 | 後級擴音機 | 接線 | 喇叭線 | 揚聲器 | 耳機 | 耳機擴音機 | LP產品 | 膽機產品 | 開卷式錄音機 | 音響配件 | DIY音響 | 電源 | 家庭影院
電視機 | 投影機 | 錄影機 | DVD影碟機 | Blu-ray影碟機 | 多媒體播放器 | 機頂盒 | 多聲道擴音機 | 多聲道揚聲器 | 多聲道影音組合 | Mini音響組合 | 重低音揚聲器 | 輔助設備 | 同好會
同好會 | Accuphase | B&W | Burmester | Denon | Jadis | KEF | KRELL | Luxman | Marantz | Nuforce | OPPO | Pioneer | TEAC | WEISS | News
News | Blog | 其他
其他 | 所有 |
| 影音天地主旨 ﹝請按主旨作出回應﹞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 寄件者 | 傳送日期
|
| [#161] 祖宗级的仙晶體管 ghost hing, 你好, 當日那粒 OC72, 用差唔多成個禮拜午飯錢買的, 仲讀緊中學, 左銲右銲, 卒之齊根整斷了那鐵腳, 赤過乜。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5-17 13:30:00 |
美好日子 218.xxx.xxx.20 |
2025-05-17 13:22 | |
|
|
|||
| [#162] 祖宗级的仙晶體管 我仲有 D 70s diy 剩餘的一部份零組件. Those were the days ![]() |
.ghost 61.xxx.xxx.12 |
2025-05-17 13:23 |
| [#163] 祖宗级的仙晶體管 老同, 聽番當年的歌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5-17 13:36:46 |
美好日子 218.xxx.xxx.20 |
2025-05-17 13:33 |
| [#164] 祖宗级的仙晶體管 ...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5-17 13:38:37 |
美好日子 218.xxx.xxx.20 |
2025-05-17 13:37 |
| [#165] 人類聽覺範圍 人類聽覺範圍,《Power amp 設計與製作》武末数馬, 1967 ![]()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5-18 00:19:22 |
cft 45.xxx.xxx.120 |
2025-05-18 00:15 |
| [#166] 人類聽覺範圍 年輕多好,DIY亦如是! ![]() |
mcc_2001 219.xxx.xxx.241 |
2025-05-18 06:43 |
| [#167] Mazda 胆 以前見到 網上面 Mazda膽以為係日本做,跟住發覺原來係英國嘅,咁就奇怪點解會用日本汽車公司名嘅呢? ![]() |
cft 45.xxx.xxx.225 |
2025-05-24 17:47 |
| [#168] Mazda 胆 原來Mazda radio valves 源於英國。Professor Fleming 發明左膽後和Edison Swan 工廠(Mazda前身)合作在1904開始整胆的。 咁Mazda又係乜嘢嚟呢? 原來.... 日本汽車公司的名稱「Mazda」(1920) 是取自與西亞文明同時誕生的古伊朗神 Ahura Mazda (Lord of Wisdom, ~500 BC)。(相信英國的Mazda有相同意思) 而該名字看來也像來自Mazda創始人松田(Matsuda) 重次郎的姓氏。 ![]() |
cft 45.xxx.xxx.225 |
2025-05-24 17:49 |
| [#169] 為何要煲機,煲線,煲電容 銀線同銅線有乜分別 為何要煲機,煲線,煲電容 銀線同銅線有乜分別 ![]()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7-12 13:19:00 |
cft 45.xxx.xxx.177 |
2025-07-12 13:16 |
| [#170] 為何要煲機,煲線,煲電容 銀線同銅線有乜分別 為何要煲機,煲線,煲電容 銀線同銅線有乜分別 ![]() ![]() ![]() ![]() ![]() ![]() ![]() ![]() ![]() ![]()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7-12 13:36:10 |
cft 45.xxx.xxx.177 |
2025-07-12 13:21 |
| [#171] 轉貼 一位HiFIDIY音樂人對玩音響八大門派群既研究 轉貼 一位HiFIDIY音樂人對玩音響八大門派群既研究 由於職業的關係,我對玩音響的人群做了一下小小的研究,古人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以下是我總結的「八大門派」: 一、技術派 技術派遵循理性的科學理論,他們沉迷於硬體參數、聲學原理與DIY改造,以數據(如頻響曲線、THD失真)為信仰,追求技術層面的極致優化,把音響製作當作高級樂趣,將理論知識透過自己動手應用到實踐中。 這一派動手能力極強,精通自製功放、調試電路,創作熱情高漲,派中很多人能製作出精品設備,在破除玄學、迷信方面有不少建樹,大成者更能將積累的技術反哺到行業創新之中,精通技術,前途無量。 當然,任何一個教派都有少量學藝不精、濫竽充數者,技術派也不例外。 技術派往往言詞犀利,樹敵不少,尤其與「神仙派「 更是水火不容。 此派的缺點:有些人過於沉迷技術細節而忽略音樂本身,投入過多時間和精力追求極致,陷入「參數至上」陷阱,過度調試卻忽視聽感與音樂情感,俗稱「走火入魔」。 二、藝術派 藝術派忠於感性美學,他們是真正酷愛音樂的人群,器材僅為媒介,音樂藝術才是終極目標,此派比較低調,鮮少拋頭露面。這一派注重聽音的內涵與情感共鳴,設備夠用即止,拒絕過度消費,回歸初心,多數人不是沒有消費的實力,而是更關注器材的性價比。 此派的缺點是可能不太關注音響器材的表現力,可以容忍設備缺陷(如失真,影響還原準確性等等),偶爾與“神仙派”、“哲學派”、發生衝突、矛盾。 三、修仙派 修仙派崇尚玄學體驗,他們追求極致音效,且「第六感」異常發達,信奉「不可證偽」的聽感提升方案,被心理暗示、視覺強化、主觀愉悅感左右,聚集一群人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圈層,圈中也不乏眾多希望更進一步、得道成仙的名門望族。 修仙派過度關注硬體參數,迷信高價設備甚至天價線材,高價購入“神線”、“神釘”、“神貼” “神托”,有些高人甚至買台機器都有儀式化操作,相當多的人缺乏基本的物理常識,忽視科學依據,脫離實際,並且常有人陷入攀比消費,圈中消費陷阱高發,很容易異化為“被器材玩”的典型群體,而且此派中不少人與hiFi界實力頻發,無一定要謹慎加入實力。 四、哲學派 哲學派喜歡思辨邏輯,此派思想深刻,將發燒行為昇華為生命哲學思考。經常撰寫深度評測,辯證討論“真實還原vs主觀感知”,引用道家理論與科學哲學去類比聲學,常思考音樂與人生,探索音響與存在、技術與人性的關係,他們從更深層次理解發燒行為的意義,提供跨學科視角,深化了發燒文化厚度。 但此派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對於大多數音樂愛好者來講,思想這個東西過於主觀、抽象,如果理論脫離實踐,也容易讓人陷入空泛討論,沒有樂趣。 五、體驗派 體驗派享受過程沉浸,他們更注重音樂帶來的整體感受而非單一技術指標,關注設計過程和在使用中的感受,注重聽音時的整體沉浸感與情緒流動,常用通感詞彙描述聽感(如“順滑”“明亮”、“豐滿” 、“柔和”、“圓潤”、“清晰”等等),他們通常會平衡硬體與音樂,享受過程而非結果,設備服務於“此刻體驗”,弱化AB對比,強調環境營造(燈光、座椅)對自己的設備器材比較滿意,只有很低的升級焦慮。 此派的缺點是表述的主觀描述難量化,忽略技術細節上客觀缺陷的優化,雖然此派比較溫和,但也會因交流的用詞上產生歧義,從而造成爭議。 六、收藏派 收藏派實行器物文化,將器材視為藝術品收藏,注重器材的文化和藝術價值,追求稀有性與設計美學,收集各類限量款、絕版、經典器材的實物或資料,設備陳列多於使用,用於考證設計史、保存音響文化遺產,或者用於提升圈內美學共識。 但對於喜歡聽音樂的人來說,認為他們這種物化器材的功能、忽略其使用價值的行為,不僅門檻高,需要大量資金,也背離了器材的使用本質,畢竟器材不是古董,技術更新迭代迅速,絕大多數的收藏幾十年後只能低價售出或者淪為廢品。 七、自成一派 自成一派的人善於創新融合,這類人其實是HiFi界的鯰魚。他們身上有發明家特質,有一定的技術功底、獨特的見解和方法,喜歡開發小眾風格,創立個人“品牌”,拒絕社群標籤,眼神獨特犀利,有可能將與音響器材不相關的技術跨界融合,製作“顛覆性”產品,經常有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或作品出現。例如:如模組化擴大機、叢集式音箱、溫暖又高效的「數位膽聲」、隨身全景聲耳機、BJGT一體機(播放+解碼+處理+擴大機+投影)等等。 。 。 。 值得深挖的是他們的矛盾性:既要打破傳統技術框架,不受傳統約束,獨創一套技術或美學體系,又不得不依賴傳統環境和受眾的認可。自成一派的人往往心急手快,追求極致個性的代價往往是接受度很低,也缺乏相應的標準參照,沒有現成體系的調試經驗,且開發成本高昂,如果開發成功,前途將不可限量,如果不能實現“盈利”,最後的結果就是家裡一堆的“作品”。最好的結局是失敗的專案或專利,被大廠開始關注忽略的需求而收購。 八、無門無派 無門無派的人隨心所欲,這類人就主打2個字:實用,反正好不好自己覺得好就行,拒絕歸屬任何標籤,以實際需求為導向,以自我為中心,堅持理性消費,沒有攀比心理,資金效率最大化,需要什麼,就買什麼。 但是千萬不能能低估了這類人的智慧。許多隨心所欲者不是窮,不是小白,而是經歷 發燒有趣的是,這類人往往擁有最豐富的聽音經驗,就像美食家最後鍾愛白粥配腐乳。 雖然在各個論壇岌岌無名,被音響社群邊緣化,既然無門無派,他也定然不會在乎有沒有人注意他Hi不HiHi。 能做到享受音樂無負擔,隨心所欲,這類人最能灑脫。 能夠走到這裡註冊帳號相互交流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終極的目標:HiFIDIY, 在我看來,HIFI界的八大門派就像音頻頻段:技術派是“低頻”,修仙派是“高頻”,中間的六大門派是“中頻”,再加上版主、管理員的“相位校準”,HiFiDIY江湖的和諧只需一行五線譜,沒有“鄙視鏈”和“亂彈琴”,這便是音響江湖最美的共生圖。 |
.ghost 222.xxx.xxx.67 |
2025-07-15 11:45 |
| [#172] DAC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diy-dac-kit-for-cd-player-project.974541/ LampizatOR KIT |
WilliamsonAudio 182.xxx.xxx.33 |
2025-07-17 07:34 |
| [#173] DAC William 兄: NFB膽DAC好難搵線路, 可以改裝已退役DAC玩下. Thanks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7-17 12:51:05 |
Ck2007 223.xxx.xxx.244 |
2025-07-17 12:45 |
| [#174] Tube vs Silicon vs germanium vs Selenium devices https://youtube.com/shorts/qlreZ0uVmZc?si=EShsJsj3WEtXIiFr 點解佢話用germanium 同 selenium做嘅原子粒devices係好聲過用silicon做嘅呢 (用tube 佢就話啲聲最natural,動聽)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8-02 13:56:43 |
CFT 49.xxx.xxx.176 |
2025-08-02 13:51 |
| [#175] Tube vs Silicon vs germanium vs Selenium devices 可能可以咁解釋到 這圖係exponential curve 同埋square curve 個樣嘅分別。 *Square curve math formula可被拆散出的是 'second harmonic'*, 而 exponential 就雜不甩,乜harmonics都有d.. #175 係不同材料做出嚟嘅rectifier的IV curves, 看來 silicon 係exponential形 ( 個slope好斜, 看上面d圖), *而 selenium,germanium 同tube 都係靠近square curve嘅slope或許這同好聲有關係。 ![]()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8-02 14:12:11 |
CFT 49.xxx.xxx.176 |
2025-08-02 13:55 |
| [#176] Tube vs Silicon vs germanium vs Selenium devices 以下係 silicon, germanium , selenium 同tube 的IV curves, 留意下佢哋個slope, 除咗silicon其他三種都相似.. ![]() ![]() ![]()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8-02 14:04:44 |
CFT 49.xxx.xxx.176 |
2025-08-02 14:00 |
| [#177] Tube vs Silicon vs germanium vs Selenium devices 現代用於音响的半導體會用特別的doping去降低Schottky barrier,從而加大ohmic region (下圖的Linear region).但這一得也變成另外一失! ![]() |
mcc_2001 1.xxx.xxx.188 |
2025-08-03 07:21 |
| [#178] Tube vs Silicon vs germanium vs Selenium devices 剛剛看到,分享一下 Hi , Parkerdiy ! I see that this topic was started a year ago. And if you haven 't decided to build a germanium preamp , I want to say this . Don 't listen to the skeptics . Germanium preamps sound good and their construction even now still makes sense . I say this as a person who built 6 phonopreamps on germanium transistors . I have preamps on JFET and silicon bipolar transistors . But I really like to listen to records through germanium preamps . The result by sound - justified all efforts . ![]() |
WilliamsonAudio 182.xxx.xxx.70 |
2025-08-03 08:44 |
| [#179] Tube vs Silicon vs germanium vs Selenium devices #178 淘寶仲有好多germanium preamp kits賣 有埋JLH 1969全germanium version 呀!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8-03 13:50:23 |
CFT 49.xxx.xxx.176 |
2025-08-03 13:49 |
| [#180] Tube vs Silicon vs germanium vs Selenium devices #177 Good info! 請問失係 邊方面呀? 如果揀埋啲用low voltage更linear嘅就正,有d名廠機前级全用high voltage mosfet 做放大有佢原因!!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8-03 13:55:14 |
CFT 49.xxx.xxx.176 |
2025-08-03 1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