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天地主旨 ﹝請按主旨作出回應﹞ 寄件者 傳送日期 由舊至新 由新至舊
[#1] 【訃報】オーディオ評論家・菅野沖彦先生、ご逝去    






ステレオサウンドでは、季刊『ステレオサウンド』誌の創刊2号(1967年)から四十数年の長きにわたり、健筆を揮っていただいたオーディオ評論家の菅野沖彦先生が、去る10月13日に逝去された。享年86歳。ここに謹んでご冥福をお祈りしたい。

 告別式は、10月18日(木)午後1時より、日本キリスト教会 信濃町教会で執り行なわれる。

 菅野先生といえば、オーディオや音楽についての執筆活動のほか、朝日ソノラマを皮切りに、オーディオラボを設立されて、録音の世界でも活躍、今日でも話題にのぼる数多くの名演奏・名録音のレコードやテープを残された。

 また、自身の選曲・構成による『ステレオサウンドReferenceRecord第1集』『同・第4集<オール・アバウト・ジャズ・サウンド>』(CD)などの音楽ソフト制作における監修や、『新・レコード演奏家論』などの書籍の執筆でも活躍された。

 さらに、菅野先生が長年担当されてきた「ベストオーディオファイル」、それに続く「レコード演奏家訪問」というオーディオファイル訪問記は、菅野先生ならではの、興味深く、かつ読みごたえ充分の連載記事で、まさに“偉業”といっても過言ではないだろう。

 それにしても、お世話になった先輩たちが、一人、また一人と、彼岸に旅立たれてしまい、さみしい限りだが、あらためて菅野先生に感謝の言葉を捧げつつ、ご冥福をお祈りしたいと思います。


https://online.stereosound.co.jp/_ct/17214121


最後修改時間: 2018-10-20 02:31:42
george1977v5
個人訊息 會員
119.xxx.xxx.251
2018-10-20 02:31
[#2] 【訃報】オーディオ評論家・菅野沖彦先生、ご逝去    
Rest in Peace.....Salute
george1977v5
個人訊息 會員
119.xxx.xxx.251
2018-10-20 02:34
[#3] 【訃報】オーディオ評論家・菅野沖彦先生、ご逝去    




耕者有其田.黑膠唱片- 菅野沖彥:音量的重要性
https://www.facebook.com/VinylFarmer/posts/%E8%8F%85%E9%87%8E%E6%B2%96%E5%BD%A5%E9%9F%B3%E9%87%8F%E7%9A%84%E9%87%8D%E8%A6%81%E6%80%A7/497010405253/

菅野沖彥錄音珍藏品 - Joy Audio
http://www.joyaudio.com.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8218



最後修改時間: 2018-10-20 02:37:06
george1977v5
個人訊息 會員
119.xxx.xxx.251
2018-10-20 02:36
[#4] 【訃報】オーディオ評論家・菅野沖彦先生、ご逝去    

唱片演奏家專訪--菅野沖彥先生 《身歷聲》 此博文包含圖片 (2014-05-19 11:58:02)轉載▼
標籤: 掃描整理 音響 文化 分類: 音響資料




唱片演奏家專訪--菅野沖彥先生 《身歷聲》

很想徹底查明人與音響組合的關係

演奏裝置

揚聲器
JBL 2205A(低音)
375+537-500(中音)
075改‘高音’
GEM TS208(超高音)
MUON TS001(超高音)
YAMAHA YST-Sw1000L(重低音)
McINTOSH XRT20

SACD/CD播放機
dCS Verdi+Elgar Plus
ACCUPHASE DP85

CD播放機
STUDER A730
D/A播放機
Wadia 27ix

AD播放機
THORENS Reference

前置放大器
ACCUPHASE C2800
MCINTOSH C46

功率放大器
ACCUPHASE M60(低音用)
MCINTOSH MC402(中音用)
KENWOOD L.Al(高音/超高音用)
McINTOSH MC2600(XRT20m)

電子分頻器
SONY TA-D900

電子分頻器
ACCUPHASE G18、DG28
SONATA 0P.1

一直以來接受過訪問過的唱片演奏家當中,在訪問後,都有不少人會寫信給編輯部。此外,我們也收到很多看了篇幅後的讀者寄來的信。這些信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希望知道菅野先生自己的音響接觸,他作為唱片演奏家的角色,今次以回應讀者們這樣的要求為目的,由編輯部代替寫信來的各人,訪問這位唱片演奏家的菅野沖彥先生。

透過與五十八名唱片演奏家的接觸,菅野先生有沒有對一些東西有新的感覺呢?

菅野 於第119期刊登的「唱片演奏家」中亦提及過,我在開始這唱片演奏家之前,于「最好的音響發燒友」這專欄中,15年問訪問了全日本241名音響愛好者。每 次的訪問,我都會和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聊天,聽他們的音樂,使我學到很多,給我很多衝擊,讓我不斷吸收新的事物,引領我思考。然後,這些寶貴的體驗, 使一種感覺溫暖的音響觀在我之中慢慢形成。那就是我寫「唱片演奏家」的一大原動力。而于最好音響發燒友中培植出來的思想,加入了于「唱片演奏家」中遇到的 58位,使我一步一步走向確信。

他們讓找尋到比一直以來更深的音響,使它在我裡面成熟、昇華、提高。現在,這訪問就給我這感覺。



作為自由的錄音技師而獨立的年頭

導入了現在也繼續使用的JBL單元

那麼,現在開始把焦點放在唱片演奏家菅野沖彥身上作訪問。說起菅野先生,出名是只使用JBL和McinTosh兩種揚聲器,首先,說說與這些器材遇上的經過吧。

菅野應該是JBL不久的事,我於新宿的陳列室聽到JBL的375 COMPRESSION DRIVER、537-500號角和075高音放在OLYMPUS的箱上播放出來的聲音。是NATHAN MILSTEIN的小提琴獨奏。直到那時為止,我從未聽過小提琴的聲音能那樣地從揚聲器中播放出來。無論如何也被它迷著了。那妙不可言的聲音之質感,小提琴音之真實感,是多么漂亮的質感呀。是多麼漂亮的聲音呀。我很想用自己的系統去播放這DRIVER。於是,便用本身擁有的WHARFEDALE的 W12RS/PST低音去使375 DRIVER、537-500號角和075高音鳴奏。那是第一步,是1968年的事。這年,我辭去每天不停重複錄音、朝日SONORAMA的白領生活,決 心過一些自己一直想過的生活,用令人滿意的聲音去錄一些令人滿意的音樂,決意成為自由的錄音技師。亦意味著,工作上和私人上,都進入認真去做錄音的狀態。 低音方面,之後曆遍了日本國產的UNIT、JBL的D130、LESA、2220A等,結果,在JBL的低音當中,於f0極低的2205A的出現後穩定下來。這系統,包括我的錄音製作在內,一直陪著我走我的音響之路。



與McinTosh的遇上呢?

菅野自由了10年後,因工作關係到了紐約,因使用會場的教會的安排,我有二至三天的空檔時間。於是我便和每次到美國都會約見面的McinToSH的 GORDON聯絡。他說:[你來了嗎?那么不如來BINGHAMTON走一轉吧?新的揚聲器剛完成。]於是,我便去走一轉了。最初聽到設置於 McinTosh公司試聽室中的XRT20時,我說不出話來。我雖然喜歡McinTosh的放大器,但它的揚聲器卻不行。當然,GORDON是知道的, 「因為我家的揚聲器不行吧」他說。可是,它播放出從未從其它揚聲器中聽過的豐富空間感,中性的聲音質感,伸展到最低,但卻完全沒有混濁的感覺之罕有聲 音...。我用JBL組合成的系統,為了要帶出這樣的聲音而苦戰了數年呀。XRT卻能如此簡單地做到。我已深深愛上它了,下定決心把這揚聲器帶回家。



要避開低音共振之影響

電流上的控制是必須的

菅野XRT20進佔這房間之後,我用附屬的ENVIROZMENTAL EQUALIZER,全情投入量度房間的音響特性與揚聲器的整合性。

把這一帶的頻域稍稍提高,減少這一部份。會怎樣呢?錯,還是不行?透過選擇不同的補正頻率,結 果便會有天壤之別。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不停重複,在有時為了調整而消耗令身體支持不住般的大量時間,不知不覺間,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東西。那一個頻域, 怎樣的控制的話,會產生出怎樣的結果呢,好象變得對這些都瞭若指掌。



那過程中,也用到一直以來的多聲道系統,以及從錄音的工作中培訓出來的經驗嗎?

菅野那是理所當然的吧。我把畢生的聲音體驗都用到這裡呀.譬如說,鋼琴的錄音中,在舞臺的什麼位置放置鋼琴最好,擴音器又應放在那兒等,透過不停累積經驗,變得很快便得出答案。播放的房間中的聲學上的控制也是一樣呀。



累積經驗後,便能立即判斷到房間的問題點嗎?

菅野至少我可以完全把握自己房間的特性。如是者,任何一個房間,我也能傾向地瞬間找出問題點。

房間這東西,由於都擁有一定的容積和比率的,要完全避開低音共振之影響是不可能的。雖然也有著把揚聲器及家俱,以至地板和牆壁改裝的方法去改建房間,但亦做不到完全控制。那不能控制的部份,是不是就這樣不理它便好呢? 當然是不好啦。

利用EOUALINER去使相位改變等,使SN比下降,有不少的音響發燒友會表示反對。可是, 把低音共振的問題處之不理卻是更大的問題。會把基本的平衡破壞,這狀態底下,鮮度是毫無意思的。音響由於是電子回路,所以應該由透過電流上的控制,積極地量度與房間的整合性開始。那重要性,我是透過XRT20的調整而學曉的。

製造XRT20的ROGER RUSSELL這個人曾說過不需要EQUALIZER這東西的。可是,GORON之卻說藉著ENVIROZMENTAL EQUALIZER去量度與房問的整合性,這揚聲器的威力發揮得更好。我也絕對贊成。



於是也為JBL導入EQUALIZER嗎?

菅野由於JBL是多聲道放大器,所以那之前,只會於低音頻帶用到EQALIZER。所以,透過不斷重複用XRT20去調整,房間的特性深入了我的腦裡,JBL也能簡單地作出調整。如是者,兩個揚聲器的聲音變得一模一樣。



這房間中的MCINTOSH和JBL兩個系統的揚聲器之聲音完全一樣這點,我也感覺到。

菅野兩個也用著幾乎沒有變的平衡去鳴響吧。完全不一樣的兩種揚聲器,透過與這房間取得整合性而表現得如此接近。於是,不得不這樣做了。由於上面的頻域想活用 JBL的本質,所以沒有必要。可是,低音方面,如剛才所說,絕對會受到共振的影響的。所以,自零件沒有現在般好,SN比惡劣的時代開始,我便不斷用 EQUALIZER去與房間取得整合性。我現在很有信心,於電流上的控制去取得與房間之間的整合性方面。與PHONO EQUALIZER一樣。請想想把之平平坦坦地播放。很多人都幫ENVIROZMENTAL EQUALIZER抱有偏見。不理會與房間的整合性的話,用多少金錢於電線上也是沒有意義的。



不能取代的東西

正是平常覺得微不足道的東西

菅野就是這樣,兩種揚聲器都有著自己的平衡,於這裡聽了我的聲音的人當中,有很多也說兩種聲音很相似。某有名的外國音響製造廠的人曾說:這兩種,聲音上是不同的,但音樂的表現卻沒有分別。



那就是訴說一切的說法。換句話說,現在於這裡鳴奏的JBL和McinTosh之聲音,是反映出老師的全部的老師之表現。

菅野可以這樣想。不過,即使說是「我的聲音」,聲音本身也有著各種各樣的複雜要素,所以對於我來說,充滿了不明白的地方。雖然剛才我說過,任何一個房間也好, 我也很有信心瞬間便能找出揚聲器與房間之間於聲學上的關係,但一方面,我卻不懂應用怎樣的音量去播放。這個音源,用這音量好嗎?

菅野音量,與音源的種類和房間的容積有著密切的關係的,所以要絕妙地設定,看似簡單但卻困難。音量雖然大大影響著音樂的表現,但大家卻未必會特別認真地看待它吧,能自由地控制音量是唱片音樂獨有特質。正因為這樣,音量所擁有的意義便尤其重大。

而且,聲音這東西是十分纖細的。聽音樂,能使氣氛高漲起來、熱烈起來、快樂起來,有時又會使我們敬畏,又會給予我們勇氣,它會給我們帶來各式各樣的感動。那是聲音當中,存在著「什麼」使我們感動的東西。那些「什麼」不足的聲音,是不能打動我們的心 的。那些「什麼」,對感覺的一方來說,影響力是很大的,讓人感覺到的聲音之要素,其實只是很少的。只是一些無傷大雅的微小因素。就如一張紙那麼輕的平衡便 能改變音樂的最重要之表現。



在這裡聽到的聲音,傳遞著音樂的顏色和氣味,這些東西也是一張紙那麼輕般的平衡。

菅野對。顏色、氣味,什麼也是這樣呀。不只是音樂,任何一種藝術亦一樣,不能取代的東西,正是平常覺得微不足道的東西。所以,不要看漏那微不足道的東西,我們不得不十分重視地看待它。不只是音量,所有東西都是。很可惜,沒有出現把之測定的數值。可是,如果那一張紙般輕的重要東西被損害了,聲音就會頓時失去了光輝。



那微不足道的東西,如果感覺不到的話,重視不了。

菅野正是這樣呀。如果在自己裡面沒有那對音樂的感覺的話,感覺不到,亦都重視不了。所以要好好磨煉自己的感覺,提升自己內在的聲音世界之水準。只有這樣做才行。



要把心放在什麼位置才行?

菅野如果你現在聽的聲音對於你來說,是感覺很好,沒有不滿,你十分享受的聲音的話,那你一直把這狀態維持下去,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不過,如果你聽到別人的音響裝置中播放出來的聲音,然後對自己的聲音產生不滿,那也許就是你走前一步,有所改善的契機了。揚聲器的聲音也好,現場的聲音也好,借著不停累積什么音樂的體驗,感覺就會得到洗練。在那過程當中,會覺得這樣好,那樣也不錯,受著別人的影響而感到迷茫。不過,重要的是你自己本身的尺度主觀。透過不同人的聲音,從各式各樣的音樂體驗中,重新發現自己的聲音,鍛練自己,構築達致某水準的主觀。那換句話說,是學習具普通性的主觀。那對於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菅野先生于工作中說到的聲音尺度,是以具普通性的主觀作根本的吧。

菅野我因很喜歡音樂而一生都在聽,感覺喜歡這音樂的主觀、喜歡的尺度,有些地方是不會動搖的。說得清楚一點,我有著強烈的嗜好。我不想扭曲的主觀的任何一部份,亦對自己對音樂的審美眼光很具自信。可是,工作上對音樂的評價卻要廣闊一點,客觀一點。只有主觀的喜好,並沒有分好與壞,只分喜歡與否。所以那不說不 上是客觀的評價。到底在那情況下,最重要的是普通性。可是,只說普通性的話,就會變成這樣也好,那樣也好,什麼也好的了。那就煩了。

對呀(笑)。

菅野所以呢,主觀怎樣也是需要的。不過,那主觀必定要是透過不停重複,從中學習和修行,從而使之擁有普通性的主觀。我自己,一直以來的音響經歷就不用說,憑錄音的工作培育出來的,從現場的音樂體驗獲得的,現在都十分有用。


對於我來說音響是十分艱苦的創造行為
對於菅野先生來說,音響是什麼呢?

菅野音響對於我來說是一種生物。在我的生活當中,沒有一樣東西是與音響無關的。不止音樂,一直以來,我都有過不少的興趣,但能一直維持到現在的就只有音響。其它的興趣都是從音響得到靈感的,都是與音響有關的。

車就是其中一樣了。我自1968年開始便駕駛PORSCHE,接近40年都一直是駕駛它。於組 裝JBL的音響系統的同一年開始駕駛PORSCHE的。不過,JBL是很簡單便能鳴奏的,但PORSCHE卻絕不是容易操控的車。而從前汽化器年代的 PORSCHE就更難控制。由於PORSCHE有型而隨隨便便地購買後,因其難於控制而放棄的人也不知有多少。現在PORSCHE就不同了。說到為什么那麼辛苦也要駕駛它,正因它有著一定的難度,熱情才會湧現,挑戰才有意思。辛苦的東西,不是只有壞處的。PORSCHE就擁有著讓人覺得辛苦但令入迷倒的 「什麼」。所以它有著漂亮的價值。這點,音響與之一樣。渾身解數去製造的東西,不得不以渾身解數去回應。那是人類最自然的感覺。

興趣是完全與生物有關的東西。一個人的興趣一定能反映那個人是怎樣的。音響可理解為用好的聲音去聽音樂,從而用來消除一天的疲勞的東西。這無可否認是音響的享受方法,亦不會有任何的反對意見。不過,對於我來說,音響不只是這樣的。與音樂對峙,對於我來說,是在自己的聲音中產生出證明音樂這浪漫的能量,所以才戰鬥。是十分艱苦的創造行為。所以會令人很疲憊。喜歡某一樣事物,是我的生存意義,是生存的 證據,是生活的食糧,所以不可能放棄。



使你那麼著迷,無法離開的音響之魅力,到底是什麼呢?

菅野那就是聲音這純抽象之魅力。聲音之美有無限的可能性。聲音是十分奢華的東西。人類感覺中的所有,聲音都能表達出來。出色的顏色、出色的質感、出色的觸感、 味道、香氣、以及力量。這所有都如自己的感覺般表現出來,這不是最幸福的事嗎?而且那不是常有的,那出現時的喜悅是其它東西難以取代的。我已不想活太久 了,以前的音響同伴幾乎全都去世了,身邊的都是世代不同的人。一個人在這當中生存很久也沒有意思。不過,聽好的聲音時,唯獨這個時刻,我是想長命一點的。 還有多少年可以聽呢?活久一點,再聽多一點,我是確實地這樣想的。



這樣的話,以後也要繼續聽好的聲音呀。

菅野是(笑)。





在留聲機前面的話可以渡過不知多少個小時的幼小時代

那麼.我們追溯以前,請告訴我們令菅野先生這般著迷音響的源頭是什麼?

菅野那個時候,音響這詞語還沒有被這麼廣泛地使用,對唱片產生興趣是幼稚園時的事。是手動留聲機LP唱片的時代。從爸爸的唱片珍藏中拿出SCHUBERTH的 「未完成交響曲」來聽開始。那時,有著前所未有的異樣感覺。第一樂章開頭的極弱樂句之低弦出現的地方,那種戰慄是成年人的表現,感覺十分可怖。很想快點逃出去。



很早熟呀。

菅野雖是早熟,但畢竟還是個小朋友,是害怕鬼那樣的害怕。那記憶就是唱片給予我的第一個衝擊。



對於留聲機這機器的興趣方面呢?

菅野由於我對機械的好奇心十分旺盛,入讀幼稚園之前已因把時鐘分解而被大罵一場(笑)。不過,我沒有弄壞過留聲機。留聲機自那時開始,對於我來說是重要的寶 物。之後一年,爸爸買了VICTOR的桌上型電動留聲機。那電動留聲機簡直就像神秘的方塊。這機器當中究竟是怎樣的呢?為什麼它能演奏出這么多采多姿且漂亮的聲音呢?很想知道裡面是什麼的感覺與日俱增。於留聲機和電動留聲機的前面,我可以渡過不知多少小時也不會感到厭倦。

之後,太平洋戰爭開始,暫時遠離了聽唱片的生活。戰爭中,即使是同盟國的貝多芬之音樂,西洋音樂全被視為敵性音樂,在外面聽的話會被指罵的。由於電動留聲機放於客廳,聽自己房中的留聲機時,會把之放在櫃內,用布蓋著,以免聲音會漏出外面。不久,東京的空襲變得厲害,要疏散居民,我本想帶著電動留聲機離去的,但卻不行。那時開始,便過了一陣子與唱片和電動留聲機無關的生活。戰爭完結,返回有幸沒有遭戰火破壞的東京的家時,便貪得無厭地聽古典樂。



那年你多少歲?

菅野中學一年級。那時,我開始注意到唱片的聲音有點怪。留聲機方面是沒有問題的,但電動留聲機由於一直放在家裡沒有使用,生銹也不足為奇.應該是那原因了。電 動留聲機是連收音機的,但收音機的聲音完全正常。如果是這樣的話,應該是唱片播放機的PICKUP有問題,於是把之分解,壓著電磁石的避震器的橡膠變得十 分黏,電磁石離開了磁性GAP的中心,黏在一旁。那時候知識不多的我也明白到情況的嚴重.有什麼東西可支援著電磁石於磁性GAP的中心呢,到處找尋材料, 可是當時是很難把零件弄到手的。現在回想起來是沒大不了的避震器,我把橡皮擦切碎,放於中心,把電磁石放進去。這樣做的話會怎樣呢?比起黏在一旁時,音量提升了,音質亦有所改善。太令人高興了。當時那只是緊急應變啦,但卻是到現在也不能忘記的一件事。



是不是因為修理這契機而開始意識到機械裝置呢?

菅野 正是。



希望得到這樣的聲音,這對聲音的執著也是這個時候開始的嗎?

菅野對聲音的執著是有的,但那時只要播出聲音而沒有雜音便覺得很好了。

強烈地意識到聲音是唱片的錄音。播放裝置就不用說,唱片本身也有分聲音好的和聲音沒有那麼好的。這是為什麼呢?

我對那差別很感興趣。播放裝置的聲音之差別,早一點便意識到了。我也提及過幾次的了,鄰居家中傳來的NHK男新聞報導員的聲音,有著自己家中的桌上型電動留聲機做不到的漂亮低音,有被擊倒的感覺。那說不上是人類非常中性的聲音,我那時無論如何也想 播出那低音,於是看書研究,發現原來大口徑的揚聲器是必須的。



原來這樣。那裡對低音的幢憬呢?

菅野小時候,家中有一座鋼琴,我會打開琴蓋亂按琴鍵來玩。咚咚地敲打,打到低音之複雜中倍音發響的地方,總覺得它很具魅力,說出來也有點羞恥,我也有著做了壞事的感覺。是觀能上的響聲,使人感覺十分舒服,因而陶醉,即使受著別人的冷眼,我也忍不住浸淫在按下那些我喜歡的音域之琴鍵的快感。按高音些的琴鍵是沒 有那感覺的。為什麼呢?於是打開鋼琴的裡面看看,發覺我所喜歡的音域都是有銅線卷著的部份。不屬於那音域的,就只有三條鋼琴線。銅線卷著的部份,是頻率 60Hz至100Hz以下的頻域。



那頻域真的那么令你著迷嗎?

菅野是呀。所以我的電動留聲機的改造品畢業後,首先最想裝組裝置時,就是希望揚聲器的大口徑,最少也要10吋以上。



最初組裝的裝置是怎樣的系統呢?

菅野那是我那時用盡心機造出來的系統。將改造後的電動留聲機賣掉,籌集資金,進行裝置的製造。是高中年級的事。揚聲器和重低音是口DYNAX的12吋,中音 是CORAL的6吋半3個,然後是東亞的高音,就是這3路。CROSSOVER NETWORK,空芯線圈、電容器也是全是。OIL CONDENSER,那都是於電路板上組裝,就這樣放在揚聲器前的。不過,那時開始我很討厭一邊看著這光景,一邊聽音樂,所以聽音樂時會把窗簾放下,把聯接網路遮著。

另一方面的功率放大器,是684G這球的推挽電路,使用了巨大的電流變壓器。DYNAX的重低 音由於是FIELD型,所以也用5Z3和80的整流管製造了激發器。前置放大器是12AX7和12AU7並排的直流點火式。那時不同的唱片公司曲 EQUALINER CURVE是不同的,為了使所有的唱片公司的EQUALINER CURVE可以合而為一 ,每張唱片也作TURNEOVER和ROLL OFF調整,是十分複雜的回路。



由SP轉為LP時

好象正在做夢

那時的媒體是LP嗎?

菅野開始這系統後不久是SP的,中途就變了LP了。身歷聲的時代。



由SP轉為LP時,你有什么感受?

菅野簡直就像做夢般。不但沒有雜音,還有著一直以來都沒有的纖細高音。嘩,我覺得那真是再美不過了。我覺得自己不會再聽SP,所以把之賣掉,數年後就後悔了《笑》。轉LP時買的唱片,現在也全部記得。



那感動很大吧。

菅野可是,奇怪的是,SP時代時,要聽完一首交響樂曲,每隔四至五分鐘便不得不換唱片吧。變成LP後,可以什麼也不做,舒舒服服地坐著聽雖然是很好,但總覺得有點不足。唱針也是一樣,SP時代的唱針,每向內轉了一圈便要削掉針尖。這樣的話,針尖的切割方法及長度,針本身的個性差別亦會使聲音產生變化。那差別也 是樂趣一種,變LP之後,就失去了那樂趣。一直都使用同一支針去聽,真的好嗎?我甚至感到不安《笑》。



LP,很快便迎接身歷聲的時代。

菅野變成身歷聲時代,我也試過實驗性質的簡單系統播放,但我的系統基本上是單聲道的。無論如何它也是我花了很大努力的系統,要身歷聲的話,便不得不多造一台一模一樣的。那種事只是想也感到絕望。於是堅持,還堅決說單聲道的聲音較好。我活的世代不單是音響,還是技術進步的過渡期吧。每有新的東西推出,都會因和舊的有感情而堅持,但同時又對新的充滿憧憬。我嘗過那滋味幾次了。我是於1969年導入身歷聲的,是屬於遲的。



那麼終止曾執著過的單聲道,導入身歷聲系統的契機是?

菅野工作後,我作為錄音技師,自己負責身歷聲錄音,從而明白到身歷聲的趣味。這時候放大器也進入了SOLID-STATE的時代,製造商制的優質SOLID- STATE放大器亦陸續推出市場。這樣的話,我辛苦組裝出來的球放大器,有著一種古舊的感覺。與其多造一個球放大器去迎合身歷聲,倒不如乾脆轉用製造商制的SOLID-STATE放大器。那個時候,自己的能力是很難造一部SOLID-STATE放大器的,而且我亦不覺得自己製造會較好,所以便把心一橫,將 一直使用的系統全部掉去,作了大規模的機器更換。



那組裝了一個怎樣的系統呢?

菅野揚聲器方面,低音用的是WHARFEDALE的W12 RS/PST,中音是SUPER 8,高音的是SUPER3,是3路系統。前置放大器用的是當時SONY推出的劃時代SOLID-STATE放大器第1號機T A 1120。前置部份廠功率放大器是TA1120的功率部份,再加上使用獨立運作的TA3120四部,構成由身歷聲的3路多聲道放大器組成的系統。

系統變成身歷聲之後,我最想試的是多聲道放大器。單聲道的系統時,我製造過十分講究的 CROSSOVER NETWORK,我從那經驗中學到回路上技術上也是多聲道放大器較理想的。把抗阻和感度都不同的揚聲器組合,可自由構成多方面的系統的多聲道放大器這想法,我很久以前便深感興趣了。當時是幾沒有音響發燒友會構築多聲道放大器的系統的,市面上亦沒有CHANNEL DIVIDER售賣。翻看技術雜誌,完全處於摸索的狀態。當然,那時STEREO SOUND還未創刊。



那系統能播放出你想要的聲音嗎?

菅野首先,所有的頻域都好好地鳴奏出來吧?各個單元的水準配合,取得平衡嗎?由於我有著這些擔心,所以當它們有著取得某程度的平衡的聲音時,我十分高興。總之,自己的系統能播放出身歷聲的立體空間這新鮮印象極之強烈。

由那時開始到現在,我都以這系統作根本,進行各部份的單元更換一直到現在。

在那過程中,遇上了長期使用的JBL單元吧。


我的音響人生中最後一個挑戰
今天來到這房間,有一件事讓我感到吃驚的。375的旁邊放了新的單元。

菅野 是GERMAN PHYSIKS的DDD單元吧。這可能會繼JBL和McinTosh之後,成為我的第三代系統。但現在還是實驗階段。

數年前,於STEREO SOUND的試聽中,聽到GERMAN PHYSIKS的GAUDI這大得驚人的系統。那聲音,有著從巨大的系統規模中想像不到的優良平衡,而且質感很好,裝配有以前從未見過般的不可思議單元。 那就是DDD的彎曲波單元。我被這單元所擁有的聲音佔據了大部份的GAUDI之聲音深深吸引。是直到現在為止也從未於其他揚聲器中聽過的質感:清澈、具真實感,兼具無指向性的獨特空間感和定位。是快的響聲吧,那時,我從入口商哪裡聽到DD單元會單件出售的情報,於是立即浮出如果能在自己家中使用便好了的念 頭。可是,之後完全沒有那揚聲器單件出售的跡象,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那之後不久,於德國的GERMAN PHYSIKS的試聽室中,聽到DDD單元一個便覆蓋了整個頻域的號角系統UNICORN,有著比GAUDI的聲音更鮮豔的感覺。自那之後,這種具魅力的 聲音,只用單元也能播放來嗎?最近,又有單件出售的消息傳出了,雖然它絕不是容易處理的單元,但讓更多人知道DDD單元的魅力不是最好不過嗎?而且使用這單元的話,系統就可用2音路構成。有著這樣的想法,補添現在的JBL低音,集中找尋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樂器的音色多種多樣,有聲音慢慢擴展開去的輕柔及獨特的空間感覺,而且重音和強音也表現得很好呀。JBL的DRIVER明顯地是不同的聲音,已經是菅野先生獨有的了。

菅野是吧。這是很好的單元。我現在受到它很大的衝擊。雖然現在還未知道會否把它加到次世代的我之聲音,但卻確實逐漸得到優良的感觸。如果成功的話,便是繼 1968年以後發展的第一代,以JBL 375及537一500號角中心之波束狀放射線形成的最古舊多聲道系統,1982年導入的第二代,擁有半圓柱形的放射線的系統後,以彎曲波的無指向性放射線形成的點音源式系統這第三代的系統便會完成。我希望做到用這些完全下同的系統,以同一的平衡鳴奏,換句話說,以我的聲音之平衡去鳴奏便最理想。這可說是我的音響人生中最後一個挑戰。剩下來的聲音不同就是音響機器的個性。

我希望將人與音響器材的關係,作為一個唱片演奏家而堅持到底。





唱片演奏家專訪--菅野沖彥先生 《身歷聲》

圖:(JBL的375 DRIVER和537-500號角為中心的揚聲器系統說已經成為菅野先生身體的一部份並沒有誇大。擁有JBL OLYMPUS般的外觀的低音用外殼是PIONEER音響制的。格子網狀是山水制加工的。藏在外殼之內的,試過不會輸給強力的375的,ARTEK、 PIONEER、JBL的D130、LE15A、130A、2220A等多個不同的單元之後,結果選用了JBL的15吋(38cm)口徑2205A。通常 增加上高音的075,超高音是2種帶狀單元的5路構成,因應樂曲,會再加YAMAHA的重低音YST-SW1000L,形成最大的6路。雖然是這般複雜的多聲道構成,但演奏出的聲音全域都連接得很好,真的不可思議。[菅野]GOLDMUND主持人也這麼說。此外,只有低音訊域是透過ACCUPHASE的G18作補正。)



唱片演奏家專訪--菅野沖彥先生 《身歷聲》

PUNCHONG PLATE是由迭著臼狀的音響透鏡之強力裝置。獨特的外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JBL 537-500號角,以及裝有4吋鋁振膜的J B L之傑作375 COMPRESSION DRIVER的組合,菅野先生指它是[一生的至寶],涵蓋的頻域由500Hz~8kHz,與正面向出的低音用外殼作比較,是稍稍向內的狀態,亦即是號角的開口部份是向著聽點的。



唱片演奏家專訪--菅野沖彥先生 《身歷聲》
處理8kHz以上,分成三層的音訊單元群,最上屆的是JBL的RING RADIATOR型高音075。不過,這075號角部份由鋁轉為另一種金屬,振膜雖是2405的,但端子部份由壓著式轉為螺絲式等等,施行了大的改造。其 下面是MUON的TS001,以及GEMI的TS208超高音。兩個機種也是裝有帶狀振膜的單元,設計者也相同。TS208用於10kHZ以上的頻 域,19kHz就會再加上TS007。TS208和075都進行HIGH CUT。)



唱片演奏家專訪--菅野沖彥先生 《身歷聲》

(完全溶入了房間的McinTosh的搗聲器XRT20。裝有24個25cm口徑的半圓形高音的高頻用COLUMN,與20cm口徑的錐形中音和30cm口徑錐形低音兩個組成的中低頻用的外殼,兩個盒形成的系統,放射線是 CYLONDERICAL FORM(圓筒形)展開是其特徵。為了與房間取得整合性,預備了專用的ENVIROZMENTAL EQUALIZER。現在,菅野先生用SONATA制的ENVIROZMENTAL EQUALIZER OP .1進行調整,導入這揚聲器的是1982年,以後的20年便一直與JBL的系統共存。)





唱片演奏家專訪--菅野沖彥先生 《身歷聲》
( [對於我來說,世上沒有比這更易使用的CD播放機了],說的是STUDER A730。長時間都一直使用它,不單是為了聽音樂,CS,PCM廣播節目用的選曲等,是工作上也不可或缺的東西,現在與WADIA的D/A轉換器 WADIA 27ix,以數碼輸出接續來使用。上段見到的,是測試中的McinTosh TRANSPORTER MCD 1000。)



唱片演奏家專訪--菅野沖彥先生 《身歷聲》

(SACD播放系統,是英國的dCS的SACD/CD組合,之所以決定導入,是因為於SS雜誌 第147期的試聽測試中受到很大的衝擊。那時候,SACD就不用說,CD播放的聲音亦有著特別的東西在內。加了入菅野先生的系統的這一對所播放的CD,GERGIEV指揮的[春之祭典]到底給丁多少人可怖的體驗呢……)

(兼用兩機種的控制放大器,兩者都是最新型的McinTosh C46和ACCUPHASE C2800。[前置放大器是KRELL及飛機的駕駛艙般的東西],全都是沒有犧牲音質,而又裝備有豐富機能的型號。)





(找了很久也找不到心儀的D/A轉換器的菅野先生,終於遇上THORENS的 REFERENCE 。於接近CD登場的1979年發售,BELT DRIVE的方式之總重量高達90kg的超級型號,是於1980年導入的。他說被青苔色和金色這表現出獨特意圖的用色所吸引。採訪時,放了SME的 SEROES V、3009R GOLD和EMT 929三種TONEARM。)



(不易公開給人看的,放櫃內的放大器室。由於是用廣角鏡拍攝,所以看上去很闊,但事實上由於放 了太多的機器,兩人走進去後是不能轉身的。[不想給人看到我的後臺],菅野先生說它是自己的私人空間,除了SONATA OP.1、ACCUPHASE DG28、GP8等的EQUALIZER、SONY TA—D 9 0 0、ELECTRONIC CROSSOVER、McinTosh MC42、MC2600等的功率放大器也放在這裡。)




(於採訪前(2004年3月下旬)才放在這裡的,但現在而完完全全被之迷倒的GERMAN PHYSIKS DDD。是裝於這公司的[GAUDI]和[UNOCORN]等之內的無指向性DRIVER,就如其名,使振膜好象波般搖動而獲得音壓。會否正式導入還在測 試中,但感覺極好。使用於與2205A低音以CROSSOVER 250—280Hz程度連接的2路構成。現時為止,這單元還未作單件出售,預計會在不久的將來發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9b71d60101l51f.html



最後修改時間: 2018-10-20 02:44:03
george1977v5
個人訊息 會員
119.xxx.xxx.251
2018-10-20 02:40
按照傳送日期顯示:由舊至新由舊至新  由新至舊由新至舊
最新資訊 - 市場
新漢建業有限公司市場資訊 2024-04-19

最新資訊 - 市場
新和偉音響有限公司市場資訊 2024-04-19

最新資訊 - 影音
強化低頻效果(二),Sony 推出全新 ULT FIELD 7 大型無線藍牙喇叭 2024-04-18

最新資訊 - 影音
Cambridge Audio CXA81 MK II 合併式解碼擴音機 2024-04-18

最新資訊 - 影音
Marshall 推出 Emberton II 冷鋼黑色 2024-04-18

最新資訊 - 影音
強化低頻效果,Sony 推出全新 ULT FIELD 1 便攜式藍牙喇叭 2024-04-17

最新資訊 - 影音
典雅瑰寶 – Noble Audio ONYX 2024-04-17

最新資訊 - 汽車
施耐德電氣推出全新家用 Schneider Charge 電動車充電器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