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天地主旨 ﹝請按主旨作出回應﹞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寄件者 傳送日期 由舊至新 由新至舊
[#16105] 馬勒迷必備藍光收藏-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 U-Audio 音樂    

DVD紀錄了許多精彩的音樂會,而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媒材,那就是藍光(BD),對於愛樂者而言,音樂似乎更重於影像,但BD不僅影像棒,音樂格式更是精彩,以大容量的優勢,用最奢侈的數位儲存量來紀錄音樂會。這張阿巴多指揮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我第一次是看DVD,已經覺得很棒了,但稍晚推出的BD版拿到手時,第二天我就把DVD送給朋友了,因為BD實在好得太多了,實在沒有理由浪費生命欣賞DVD。

動手撰寫這張BD的評論短文之前,其實有些猶豫。因為代理商的用心,引進一系列Euroarts音樂會錄音時,製作了精美而詳盡的樂曲解說,在BD外包裝上,對音樂會的背景有詳盡的介紹,這些文字本身肩負行銷宣傳的任務,但同時也讓消費者可以先大約瞭解音樂會的背景,決定是不是要選購。此外,在BD內另有詳盡的解說,中、英文本齊備,英文者是原本Euroarts發行時的介紹文字,另有BD發行系列宣傳小冊,而中文本則請來徐鵬博操刀,以英文本為基礎,撰寫深入的唱片解說。徐鵬博是我早年的老同事,對音樂研究頗深,他又是學歷史的,寫起音樂會背景介紹自是行雲流水。也因為徐鵬博這麼精彩的介紹短文,我才猶豫要不要再寫一篇介紹文字,但後來想想,其實買了這張BD的朋友,看看BD內頁的文字,自當有諸多收穫,而我寫這篇文字則是給想買但還沒下決心買的人看的。

在音樂史上,我們找不出第二位作曲家像馬勒一樣,對於生與死的問題這麼熱中,在他的九首交響曲當中,全部都包含生與死的討論,而且無一例外,全部都包含送葬進行曲在其中,試圖從音樂當中找尋解脫。從標題「復活」來看,我們就已經感受到很沈重、很嚴肅的氣氛,而「復活」第一樂章一開始,就是張力強勁的送葬。1888年馬勒完成第一號交響曲「巨人」之後,寫了名為「葬禮」的樂章,到了1891年馬勒試著在鋼琴上演奏這首「葬禮」給指揮家畢羅試聽,畢羅的評語並不是很好,他說這好像是把華格納的音樂帶入海頓的交響曲當中,言下之意是不倫不類,但後來馬勒還是把這個樂章繼續發展,成為「復活」的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的送葬結束,在第二與第三樂章彷彿是為了「巨人」的送葬提出解答,第二樂章是輕快的蘭得勒(Landler)舞曲,馬勒自己說:「這是他(巨人)對過去人生的短暫幸福、青春與失落的純真引發的悲傷回憶。」輕快的蘭得勒舞曲當中,隱藏著淡淡的憂鬱。而第三樂章則是引用「少年的魔法號角」當中「帕多瓦的聖安東尼對魚說教」的旋律,是三段體的詼諧曲。第四樂章很短,一樣引用「少年的魔法號角」其中的歌曲「原光」(Urlicht),這短短樂章,彷彿是第五樂章的導奏,引入「復活」的主題。而第五樂章份量非常重,演奏下來超過三十分鐘以上,這段引用德國詩人Klopstock所寫的聖詠,是馬勒參加畢羅葬禮時得到的靈感,很快的完成第五樂章,讓第一樂章的死亡,最終在聖詠裡得到重生,由死到生,在一個半小時音樂中試著為「復活」提出解答。


阿巴多來指揮「復活」,本身就很有話題性,當年阿巴多執掌柏林愛樂,聲望如日中天,但卻因為罹患胃癌,為了養病不得不暫時離開,這位走過死亡幽谷的指揮,成功地戰勝病魔,重執指揮棒。大病癒後的阿巴多清瘦許多,但指揮魅力絲毫不減。「復活」一開始的送葬,只見阿巴多輕舞指揮棒,小提琴與大提琴交織出音樂的張力,音樂富有戲劇性,而且把馬勒交響曲當中豐富的歌唱性巧妙地引導出來。在第五樂章反覆多次的極弱與突強對比,阿巴多用雙手與豐富的表情帶領樂團,復活主題與聖詠交織,一步步引導我們跟著上行的音階,彷彿踏上天堂,而下行音階則如天堂的光芒一般,溫暖地灑落宣洩。馬勒這麼解釋「復活」的第五樂章:「看啊!那裡沒有任何審判,沒有是非之人,沒有強權與卑賤,沒有懲罰與報應……愛的萬能淨化我們走向最大的福地。」在阿巴多的指揮棒下,我們彷彿窺見馬勒所想像的人生終樂章。

廠商資訊

總代理:極光音樂
電話:(02)2999-2811
網址: www.aurora.ws

http://music.u-audio.com.tw/musicdetail.asp?musicid=238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6 18:36
[#16106] 迸發奔放耀眼的音符-阿格麗希的舒曼之夜 - U-Audio 音樂    

文‧郭漢丞

1856年,舒曼以46歲盛年棄世,但他留下的音樂作品卻傳唱了百年。2006年正值舒曼150年紀念,在舒曼居住的萊比錫舉辦了紀念音樂會,當年舒曼發表C大調第二號交響曲(Op.61)時,就是由萊比錫布商大廈樂團首演。同樣的樂團,不同的時空,在指揮夏伊(Riccardo Chailly)與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 的熱情演出中,舒曼的音符迸發出燦爛的光芒,照亮了每個聆聽者的心靈。

古典音樂就其發源而言,是純粹歐洲的產物,德奧尤其在十九世紀孕育出輝煌燦爛的成果,舒曼不僅恭逢其盛,更是創造時代的大師。舒曼左手寫音樂,右手寫音樂評論,文采與音樂一樣精彩,把浪漫時期推上了新高峰,也因為他作曲與寫文章同樣高竿,許多人說舒曼是「音樂詩人」。這些文字上的形容詞,其實不足以描寫舒曼音樂精彩的千萬分之一,但我們可以從這些文字的蛛絲馬跡,對照著音樂聆聽,尋找藏在音符中的諸多樂思。 舒曼這「音樂詩人」的稱號,大概也和他喜歡寫音符的字謎遊戲(puzzle)有關,譬如在寫作「狂歡節」的時候,舒曼正和亨麗葉塔談戀愛,所以他把亞序(Asch,位於捷克與德國邊界附近的小鎮)這個城市的字母藏在音符當中。

在這場紀念舒曼150週年的紀念音樂會中,自然沒錯過有趣的「狂歡節」,但顯則的是拉威爾改編的管弦樂版本,而另一首「交響練習曲」也捨棄了舒曼原本的鋼琴版,換上柴可夫斯基改編的交響樂版本。可是在這場音樂會當中,最精彩的曲目要屬「A小調鋼琴協奏曲」與「第四號交響曲」,其中「A小調鋼琴協奏曲」更是阿格麗希唯一演奏的舒曼鋼琴協奏曲,喜愛阿格麗希的樂迷自然不能錯過。



談起阿格麗希,從精湛的琴藝到與音樂家的緋聞,話題不斷,她那狂放自由的演奏詮釋,獨樹一格,但阿格麗希卻較少詮釋德奧作曲家的作品。喜愛阿格麗希的朋友大概都會收藏他所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雄渾剛猛的鋼琴力道與樂團不斷拉扯,用快速而猛爆的熱情展現「鋼琴女皇」的音樂魅力。在這場紀念音樂會中,你可以看到阿格麗希如何與樂團分庭抗禮,詮釋專屬阿格麗希的音樂語言。當然,音樂會總要有舒服輕鬆的曲目,阿格麗希演奏「兒時情境」的第一首曲子「異國風情」,就是要讓聽眾舒緩一下。


要和「鋼琴女皇」合作演出協奏曲,樂團和指揮都要有些份量,從舒曼那時代就存在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光是百年歷史就有重量感,而指揮夏伊更是讓我佩服,很多指揮遇上猛爆的鋼琴演奏家,經常要跟著鋼琴的速度,遇上快而猛的阿格麗希,指揮要是沈不住氣,速度很快就被鋼琴拉走了。夏伊在這場音樂會當中展現了寬闊的包容力,穩穩地壓住樂團的陣腳,即使偶爾會被阿格麗希搞亂一下,但夏伊豐富的指揮語言,讓樂團很快地拿回主導權,這協奏曲當中的「和諧」與「對抗」,在這場音樂會當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人聽得過癮,看得也非常過癮,不管是阿格麗希的演奏神情,或是夏伊揮灑自如、協調優雅的指揮動作,每一處都精彩萬分。

雖然錄音與錄影時間在2006年,這張BD的畫面品質很好,與一般歐洲音樂會比較起來,「阿格麗希的舒曼之夜」注意到使用較亮的燈光,整體畫面更顯對比清晰,足以發揮HD高畫質錄影的優點。雖然音樂格式僅有PCM 2.0與PCM 5.1,但音質與細節都很好,在優秀的多聲道系統上,可以用心體會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那百年歷史的重量,遙想舒曼當年在此為新作品指揮首演,在逼真的藍光影音當中,夏伊彷彿化身為舒曼,而阿格麗希是克拉拉……。

廠商資訊

總代理:太古國際多媒體
電話:(02)2999-2811
網址: www.aurora.ws

http://music.u-audio.com.tw/musicdetail.asp?musicid=268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6 18:40
[#16107] 巴倫波因指揮柏林愛樂-「2010歐洲音樂會在英國牛津」DVD - U-Audio 音樂    

在牛津,2010年5月1日這一天,柏林愛樂的團員們設法要成為文化圈與音樂圈的主人公,舉行每年一度的歐洲音樂會。時間要拉回二十年,柏林圍牆拆除之前不久,柏林愛樂首次發想,以「歐洲音樂會」之名在具有歷史意義的歐洲城市演出,除了宣揚一個自由的、一統的、民主的歐洲概念之外,也紀念1882年5月1日柏林愛樂的「生日」。十幾年以來,歐洲音樂會已經與溫布尼音樂會並列為柏林愛樂的兩大招牌。

謝爾登劇院
這一回,柏林愛樂來到充滿文藝氣息的牛津,在如同寶石璀璨的牛津大學謝爾登劇院演出。這座在著名黑井書店(Blackwell's Bookshop)對面的謝爾登劇院,外觀莊嚴宏偉,13座帝王頭像圍牆環繞的橢圓塔形建築,由建築師列恩爵士所設計,在1664-1668年間建立。謝爾登劇院主要用途為藝術演出,但同時也提供學院公開儀式及會議使用。

2010年,他們邀請指揮家兼鋼琴家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擔任指揮,巴倫波因以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的第三幕前奏曲做為音樂會的序奏,之後上場的是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這首曲子讓我們聯想起巴倫波因與大提琴家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的情誼,而杜普蕾正出生於牛津;而這場演奏會的大提琴手是年輕的美國大提琴家懷勒斯坦(Alisa Weilestein)。下半場則以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掀起莊嚴而令人激動不已的高潮。

大提琴:懷勒斯坦Alisa Weilestein

1982年出生於紐約的愛莉莎.懷勒斯坦,是當紅的美國女大提琴家,她四歲開始拉大提琴;13歲開始以獨奏家的身份聞名樂壇。雖然年紀尚輕,但是懷勒斯坦已經獲得許多榮譽:2000-2001年她贏得艾維.費雪獎(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也被德國「回聲」(ECHO)入雜誌選為「年度新銳音樂家」。

鏗本大進的新朝氣
我們也可以在這張DVD裡看到柏林愛樂的新朝氣,那就是目前才30歲左右的小提琴首席鏗本大進(Daishin Kashimoto)。鏗本大進曾經奪得克萊斯勒國際小提琴大賽與隆.提博國際小提琴大賽的第一名。嚴格說來鏗本還不算「正式」就任,他必須等到一年的試用期任滿之後,經由柏林愛樂的團員投票,超過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柏林愛樂方面才會正式與他簽約,取代先前從這個位置退下來的安永徹(Toru Yasunaga),成為柏林愛樂的新任首席小提琴。

曲目

■ 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第三幕前奏曲
  Wagner: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Prelude to Act 3)

■ 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op.85
  Elgar: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 85

■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op.68
  Brahms: 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Op. 68

2010年4月30日、5月1日於牛津 謝爾登劇院演出
Recorded live at the Sheldonian Theatre, Oxford, 30 April/1 May 2010

DVD長度 89分鐘
電視規格 NTSC 16:9
聲道 PCM Stereo.Dolby Digital 5.1.DTS 5.1

廠商資訊

總代理:太古國際多媒體
電話:(02)2999-2811
網址: www.aurora.ws

http://music.u-audio.com.tw/musicdetail.asp?musicid=271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6 18:42
[#16108] 拉圖展現指揮新權威-2008柏林愛樂重返莫斯科 - U-Audio 音樂    

歐洲音樂會指的是每年五月一日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演出,作為紀念1882年柏林愛樂的成立,但2008年的歐洲音樂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柏林愛樂選擇在莫斯科著名的柴可夫斯基音樂院大廳舉辦,而這是繼1969年卡拉揚帶領柏林愛樂在此地演出之後,相隔四十年才再度踏入莫斯科,因此BD側標特別寫著「柏林愛樂重返莫斯科」。

1969年柏林愛樂來到莫斯科,在聲勢如日中天的卡拉揚帶領下,本來應該是一場精彩絕倫的音樂會,但時值東西方冷戰,時機敏感,音樂會原本沒有任何政治色彩,但當時德國外交部長宣布柏林愛樂出訪蘇聯是一次「官方行程」之後,整個音樂會就變了調,莫斯科當局下令封鎖本次音樂會,連公車都不准開往柴可夫斯基音樂院大廳,但柏林愛樂依然敬業地演出。在卡拉揚指揮下,首演了蕭士塔高維奇「第十號交響曲」,作曲家也親臨現場,演出依然是極為成功,但此後柏林愛樂未曾再度造訪,直到四十年後由拉圖帶領重返莫斯科。2008年的政治氣氛顯然和四十年前完全不同,蘇聯已經解體,俄羅斯走向市場經濟,東西方冷戰早已消失無蹤,柏林愛樂再度踏上此處純粹是一場音樂文化之旅,不再受到政治無情的打壓。



就曲目的安排上,由於是在俄羅斯演出,拉圖開場選擇史特拉汶斯基的「Symphony in Three Movements」,濃濃的俄羅斯風情在柴可夫斯基音樂廳閃耀光芒,另外兩首曲目則是「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與「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擔任小提琴獨奏的是少壯派的雷賓(Vadim Repin),因為年輕力盛,加上拉圖活力旺盛的指揮,表現出力度強悍精湛的布魯赫,是這張BD音樂會的一大賣點。雷賓還有一位出名的師兄凡格洛夫,比帥氣,凡格洛夫要比雷賓有條件,但流起鬍子的雷賓則顯粗獷剽悍,更有北方人的氣魄,演奏時張力十足,演奏起布魯赫很能表現出北風蕭瑟的氣息,拉圖與柏林愛樂與雷賓的搭配相當契合,表現均衡,演出相當精采。



但如果說要收藏這張藍光片,最重要的還是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這代表了拉圖詮釋古典大師的新時代意義。從2002年正式接掌柏林愛樂以來,拉圖刻意引進當代作品,擴大現代曲目,但許多人還是期待著拉圖詮釋古典時期作品。就如同其指揮風格經常出人意表之外,拉圖突然在2008年2~4月一口氣演出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並且刻意選擇在2008年歐洲音樂會演出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拉圖對樂曲的分析與詮釋,自成一格,在「第七號交響曲」當中,拉圖增加了兩支倍低音管(contrabasson),而貝多芬的總譜上則是完全沒有這項樂器,拉圖解釋說:「貝多芬之所以不使用倍低音管,是因為在那個時代這項樂器的音高不容易控制,就像在白遼士時代的低音號(ophicleide)一樣。」在2008一系列貝多芬交響曲演出的文案上拉圖這麼寫著:「雖然沒有文獻紀錄證實,但我們相信貝多芬在某些演出當中會使用不只一支,而是兩支倍低音管,尤其是需要強大音樂對比的時候。」確實,拉圖的觀點讓這張音樂會BD有著不得不收藏的重大價值。



此外,在最受喜愛的第二樂章當中,拉圖也有與眾不同的詮釋,與過往大師完全不同,格外有新鮮感。這是一段宛如送葬進行曲的音樂,在木管群揭開序幕之後,進入緩慢而固定的節奏,每一段8小節,連走3段,但在第三段的時候拉圖要求樂團以「幾乎聽不到的音量」演奏,這是前所未聞的安排,但卻具有非常強大的戲劇性張力。為何在8小節的第3次讓樂團變得「極弱」?因為接下來要進入對位的旋律,拉圖刻意拉大了對位旋律與骨架旋律的音量差距,讓聽眾更容易跟著對位的新旋律,也因此強化了送葬的戲劇化效果。守舊者可能覺得有些奇怪,我第一次聽的時候也以為樂團怎麼忽然沒聲音了,但隨之而來弦樂的對位出現,那種「我將再起」的氣氛油然而生。衝著拉圖大膽使用兩支倍低音管,加上重新分析演繹的新鮮手法,這張BD就值得收藏,而暌違四十年重新踏上莫斯科演出的紀錄,更增添了本片的歷史意義。

廠商資訊

總代理:太古國際多媒體
電話:(02)2999-2811
網址: www.aurora.ws

http://music.u-audio.com.tw/musicdetail.asp?musicid=275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6 18:44
[#16109] 想見克拉拉與布拉姆斯-「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鋼琴版 - U-Audio 音樂    

唱片封面寫著「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似乎再平常也不過了,但後面刮號寫著「世界首錄」,可就要仔細看清楚了。講「協奏曲」,自然是樂團和獨奏樂器的協奏,但德國hanssler唱片這張「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卻是由齊柏絲坦(Lilya Ziberstein)與葛本(Cord Garben)合作的雙鋼琴版,所謂「世界首錄」,講的就是沒有樂團協奏的純粹鋼琴演奏。

故事要回到1854年,當時布拉姆斯才21歲,在舒曼的引介下,開始受到音樂界的注意,而布拉姆斯準備創作交響曲,於是把之前寫作的「雙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改寫為管弦樂版,打算當作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不過後來布拉姆斯放棄了這個念頭,其後在1855~56年之間,把原本的「雙鋼琴奏鳴曲」發展為協奏曲,也就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1856年4月,布拉姆斯把這份手稿寄給姚阿幸,徵求他的意見,其後再把第二樂章與第三樂章補齊。可是這闕「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命運多舛,1859年首度公演,全場僅有三人鼓掌,而且這三個拍手的人馬上被旁人制止,樂評寫著「大眾為之憂慮,音樂家為之迷惘」。原因不難理解,這首鋼琴協奏曲的內容繁雜龐大,也跳脫了傳統古典的寫作方法,加上演奏技巧非常困難,欣賞這首樂曲自然也很難輕鬆以對。

說音樂難?究竟難在哪裡?一開始就是排山倒海一般的第一主題群,音樂還帶著大跳的角度上揚,又厚又重的音符如驚濤駭浪一般洶湧翻騰,隨後樂團Tutti才進入比較平和的第二主題群,短暫如田園般的寧靜之後,厚重難纏、帶著角度的第一主題又出來,緊跟著是第三主題,銜接鋼琴的獨奏。可是鋼琴彈奏的旋律卻又不是傳統的Tutti再現,而是自己發展出新的主題,也難怪第一次這首鋼琴協奏曲的人會搞不清楚,怎麼鋼琴沒「照慣例」跟樂團協奏,而是自己講自己的話?光是第一樂章的發展部,一口氣就走了將近十分鐘,這麼厚重的音樂要專注聽下來,確實很累,對一般想「輕鬆聽音樂」的人來說,布拉姆斯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並不是那麼容易接受的。

不光對一般大眾聆聽造成挑戰,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對演奏者而言也是非常困難,或許因為如此,協奏曲版本很多鋼琴家嘗試,但「雙鋼琴版」卻一直沒有人挑戰,直到齊柏絲坦與葛本才打破此一紀錄。我對這「世界首錄」一直非常好奇,唱片一到手馬上在辦公室聽個三遍,下班前還不忘存入iPod,搭捷運時反覆品味。雙鋼琴版與樂團協奏版本其實不能直接比較,畢竟鋼琴再怎麼龐大強悍,也很難和樂團的能量相提並論,但在雙鋼琴版本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年布拉姆斯創作的心情。布拉姆斯最早寫下「雙鋼琴奏鳴曲」是希望能和克拉拉‧舒曼一起演奏,而齊伯絲坦與葛本的錄音,彷彿把1854年的想望,真實地在現代重演。高聳崎嶇的第一主題,底下有另一部鋼琴如打擊樂一般地敲擊著,兩部鋼琴相互呼應,互相扶持,長達22分23秒的第一樂章,最精彩之處要屬尾奏了,當我們聽了二十分鐘之後,主題的素材大致熟悉,而尾奏卻是要悄悄地加速,撐開協奏曲龐大而壯盛的結束,齊柏絲坦與葛本默契十足,或者說葛本很稱職地跟上齊柏絲坦的速度,展現「協奏」的精神。


如果說齊柏絲坦成了克拉拉的化身,那一起雙鋼琴演奏的葛本就成了現代布拉姆斯了,只是年紀好像有點不相稱,要有戲劇性效果,找不滿二十的Kit Armstrong配齊柏絲坦,可能更寫實。
關於第二樂章的音樂,布拉姆斯在樂譜上寫了一段「降福經」的文字,說「奉主知名而來者,當受到讚美。」對照著寧靜嚴肅的旋律,彷彿是一段具有宗教熱忱的讚美詩。不過在布拉姆斯給克拉拉的一封信中曾經寫道:「我為你準備一幅柔美的畫像,就在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慢版樂章裡面。」如果用這段文字來對照音樂,不禁要想那「降福經」的文字只是障眼法,布拉姆斯真正要在慢版樂章中描繪的,竟是克拉拉的畫像,當中藏著布拉姆斯對克拉拉崇高的愛,而這份感情完全不能表達出來。布拉姆斯一邊用溫柔寧靜的音樂,描繪著克拉拉柔美的畫像,卻又藏著如熊熊烈火一般的情感。

寫這段文字要負責的。說!究竟熊熊烈火藏在哪裡?第二樂章從「降福經」開始,柔和的音樂接著會進入有如宣敘調的B段,鋼琴像講話一般零零落落地走著,然後在4分25秒時像詠歎調一般唱起歌來了,唱著唱著在4分36秒時音樂變重了,彷彿布拉姆斯終於熱烈地講出心裡面的話,接著音樂又回到宣敘調,等到5分23秒時,相同的詠歎調出來了,但5分35秒時那段熱烈的告白卻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越走越低的鋼琴,幾乎要講不出話來了,音樂又回到「降福經」。是的,布拉姆斯有千言萬語想對克拉拉說,但這般脫離世俗禮教的情感,只能藏在音樂裡面偷偷地講,而且只說一次,接下來布拉姆斯又讓嘴巴緊閉著,再也不肯透露一點點,畢竟那是不能說的秘密,心裡面想想可以,最終還是要絕望收場。

第三樂章的迴旋曲,用雙鋼琴來演奏,聆聽旨趣和交響樂團版也很不一樣,但第三樂章最能表現出齊柏絲坦演奏音色之美。迴旋曲的主題由主奏鋼琴引導,齊柏絲坦的指法清晰通透,乾淨俐落,在厚重的模進與反覆當中,保有勇往直前的情緒,迴旋曲主題幾番反覆,漂亮的琶音與速度的控制,展現出齊柏絲坦藝高人膽大的氣勢。也難怪金革唱片特別要為這張唱片穿上亮麗的黃色外衣,拿齊柏絲坦當作主打,比起原本布拉姆斯年輕的畫像當封面,賣點要好得多。布拉姆斯這首「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雙鋼琴世界首錄,可說全無冷場,齊柏絲坦與葛本則這首曲子寫下了嶄新的歷史,不禁讓我們從音樂中想見布拉姆斯與克拉拉合奏的情景,也還原了鋼琴協奏曲最貼近創作之初的本來面貌。

廠商資訊

金革唱片
客服專線:0800-031-360
網址:www.jingo.com.tw

http://music.u-audio.com.tw/musicdetail.asp?musicid=281

大部分人都記得大鬍子的布拉姆斯相貌,但「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年輕時的作品,hanssler刻意選用年輕時的肖像當封面。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6 18:48
[#16110] 小提琴奇才-帕格尼尼作品大全集 - U-Audio 音樂    


http://music.u-audio.com.tw/musicdetail.asp?musicid=280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6 18:50
[#16111] 古典音樂欣賞的科學基礎隨筆 之三:CD唱片的特殊規格雜談 @ PSYCHO    


現在是2011年,近十幾年來古典音樂的唱片市場由CD主導,又從而演申出HDCD、XRCD、SHM-CD、藍光CD....等等一大堆特殊規格;在這些眾說紛云的唱片市場中,究竟有沒有滿足音樂或音響的意義?簡單來說,己經有某一演奏版本的CD,還要不要為了音樂或音響的因素再買下特殊規格的CD?

  從科學的角度仔細思考,問題可能是在經濟學的理性層次,而不是音響科學或音樂美學。

  一般而言,越大型的唱片公司出版唱片的目的越傾向賺取大量的利潤;低價唱片意謂著薄利多銷賣,目標當然是大多數使用低價音響的愛樂族;高價唱片意謂著品味取向,當然偏向賣給使用高價音響的愛樂族。

  再者以一般而論,高價音響HI-FI性能在機率上往往會遠大過低價音響;因此,想讓低價唱片賣得好,就得配合低價音響才能發出好聽的聲音,誘發想買的動機。同樣的,要讓高價唱片賣得好,就得配合高價音響發出好聽,才能誘發想買的動機。結果如我個人所發現的:越是低價唱片,越是刪除高低頻來造成好聽的假象;越是高價唱片,越是敢挑戰足夠的頻寬。越是低價唱片,越是強烈的暫態反應與動態對比免得殺音響;越是高價唱片,越是敢挑戰足夠的暫態反應與動態對比。

  格式與材質都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只是唱片公司想讓他的消費者聽到滿意的聲音而己。因此先前在MY-HIEND網站頂級發燒友twc家訪中見識到貴死人的玻璃CD,沒錯,正因為一片六萬元如此高價唱片一定是為了搭配百萬或千萬音響,所以母帶的轉錄水準不知道比相同錄音的DG大花版唱片高級多少倍!簡直可以說,使用三萬元音響播放這張『高級轉錄』的CD,一定遠比千萬音響播放最糟的大花版CD好之太多。格式與材質從來都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在於錄音本身的品質與轉錄製作的真正水準。

  在這種現實處境下,若要購買這些大型唱片公司的產品:低價音響族買低價唱片就好,高價音響族再去挑戰高價唱片,一般而言是符合現實的最佳考量.....。頂多只是高價唱片會再分成:滿足高價的『鑑聽音響』還是高價的『美聲音響』;前者在我的聽感中似乎以 SHM-CD為代表,後者似乎以 XRCD為代表。兩者乍看是材質技術與轉錄技術根本彼此無關,但是實質上可以輕易聽出來:SHM-CD的母帶轉錄結果傾向『鑑聽音響』而 XRCD的母帶轉錄結果傾向『美聲音響』。兩者使用什麼科技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想迎合那一種消費者的能力水準。

  至於我自己,只要不買這些大型唱片公司的產品,就可以跳出這個經濟決定論的迴圈了.....:P


※   ※   ※
  聽起來似乎我主張可以去買 SHM-CD?的確是,如果你就是只喜歡特定演奏又不想買二手LP、二手首版CD,那SHM-CD的確有其優勢;藍光CD我沒有好好測試過,也懶得再測試,有些重要觀念才更需要好好討論。

  如果你是為了音響效果,而不是為了『大師情結效果』,那麼SHM-CD至今我沒有聽過其原始錄音或演奏是『夠正確的』.... 我知道我的標準太嚴苛,問題是隨便都可以找到兩仟多張以上的常見CD可以痛電這些 SHM-CD的音響效果,何苦去跟大家追逐『有問題的大師』── 這樣寫,是不想偏離主題去批判這些所謂的『大師』根本只會敗壞我們真正的古典音樂素養。

  真的要欣賞音響效果,只要挑錄音正確、轉錄像樣的CD唱片就有數萬張可以慢慢挑了;也許向新天新地唱片行買唱片太過特異,沒關係,一般唱片行如博克萊網站,請參考我在《演錄雙絕之頂級唱片的法國觀點》一文中提到的『左邊的唱片』。那麼大概就有兩仟多張CD唱片可以慢慢選,而且保證每一張的錄音水準與音響效果通通大勝任何SHM-CD、就算搬出原始錄音的首版LP也可能輸得一蹋糊塗,因為『錄音』與『轉錄』才是真正決定了音響性能的一切。

  真正的問題,在於追求利潤至上的唱片大廠,為了迎合消費者,他們絕不可能以音響科學為考量、更不可能以音樂美感為考量。


※   ※   ※
  或許有網友會以為上述觀點只是針對優良的現代錄音,那麼歷史錄音呢?首先我們當然先不討論歷史錄音是否成為另一種自我標榜的工具,歷史大師是被真正欣賞出大師水準?還是被商業文宣吹捧出來的?我們假設欣賞歷史大師的目的是:透過有限的錄音水準,儘可能聽到最多歷史大師的聲音訊息,才能幫助我們享受他們的音樂水準。

  這下子問題更嚴重了!因為我的體驗中,MONO錄音的版本(轉錄)問題比現代STEREO錄音『更嚴重』.....我自己手上一大堆非常值錢的 EMI REFERENCE系列的第一版 CD,但是我很清楚,EMI REFERENCE系列是最錯誤的糟糕示範之一。

  歷史錄音無可避免地有嚴重雜音,但是,性能強大的音響,『雜音』(錄音器材本身造作的或背景躁音)與『音樂』的分離度會非常清楚,非常容易讓欣賞者學會『忽略雜音』而專注在『音樂本身』;其實這正是高級的LP音響系統可以讓音響族『忽略』LP的雜音之心理學現象。相對的,性能不夠的音響,雜音會跟音樂混在一起,『完全無法欣賞』老大師的音色藝術,只能從速度與強弱去猜測他們的詮釋水準。

  例如 EMI REFERENCE這種藉由『消除躁音』而得到『好聽』的轉錄,它們完全不考慮高等級音響有分離『雜音』與『音樂』的能耐,只考慮到低等級音響出現躁音會很難聽的問題。結果主動消除躁音之後,就算再使用高級音響,扭曲的轉錄造成雜音與音樂永遠混在一起無法分離,跟使用低級音響的播放結果相差無幾。所有採取這種轉錄方式的歷史錄音,幾乎沒有不是如此的。

  這可不是促進社會平等喔!如果只是不適合高級音響播放也就算了,問題在於這種消除躁音的後果就是把演奏家的音色藝術與細膩的表情通通消除掉;也就是說,客觀上這種錄音根本聽不出老大師有什麼了不起,頂多只能聽到詮釋的特殊性而己。福特萬格勒的高知名度只是運氣太好,他的詮釋太特殊、就算使用MP3都可以輕易聽出來。除此之外,使用這種錯誤轉錄的歷史錄音,是絕對不可能對老大師有什麼真正深刻的理解的。連真正的聲音都聽不到,是絕無可能聽到真正的音樂,歷史大師變得非常容易被炒作。福特萬格勒那張最著名的1951之拜魯特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之超高知名度可能是最佳錯誤示範:明明是福特萬格勒次一級的演奏水準,最糟的錄音再加上雜亂剪接,透過它能正確了解福特萬格勒是絕不可能的 ── 但是可以賣出非常多張他的唱片!

  EMI REFERNCE的老CD是錯誤示範,所以 EMI REFERNCE系列的 LP相對就好了一點,這是錄音或轉錄違反科學性能之最佳明證,同時就保證通通比不上選擇不消除躁音的正確歷史錄音之轉錄唱片。這些 192X、193X 的正確轉錄之歷史錄音CD唱片,一向是我拿來當成音響測試的重要鑑別工具,常看我文章的網友都可以發現我最喜歡拿 1934的瑪格麗特‧隆之山歌交響曲來測試音響的『雜音』與『音樂』之分離度,並且常常誘使發燒友真心的熱愛歷史錄音與歷史大師。

  追求嚴格的音響科學標準,與欣賞老錄音中的老大師不但完全並行不悖,甚至才是正確理解老大師之藝術水準的手段之一;所以我才會常常說:音響的科學要求越嚴苛,音樂的素養越能走向真正的水準。

蘇友瑞

http://blog.chinatimes.com/psycho/archive/2011/01/06/593397.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09:30
[#16112] PENTATONE為Juila Fischer 錄製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並發行SACD    
年青女小提琴家Juila Fischer捨東家DECCA 而取PENTATONE Classics, 與Netherlands Chamber Orchestra 及 Yakov Kreizberg 錄製新的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包括協奏交響曲), 是否埋下轉簽PENTATONE的伏線? 令人好奇!

PENTATONE Classics 今次發行3張多聲道SACD及送多一片現場演奏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的演奏會錄像, 以最新DXD 系统混音!

見下圖



最後修改時間: 2011-01-07 11:17:05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1:09
[#16113] Documents 賣Richard Wagner 的大飽    
專翻製歷史錄音的德國唱片公司的Documents今次慧眼挑中Richard Wagner, 匯集多位華格納指揮家如 Knappertbusch, Karajan, Clemen Krauss, Wilhelm Furtwangler, James Levine 及Gabor Otvos 於DECCA 、PHILIPS 、EMI及DGG 所灌錄的華格納多首熱門的樂劇作品如 Parsifal 、Die Meistersinger, 亦包括較冷門的樂劇「妖精」(Die Fenn)及「禁戀 」(Das Liebesverbot), 43片CD全集湛稱包山包海的Wagner Opera Compilation。



最後修改時間: 2011-01-07 11:37:53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1:37
[#16114] PENTATONE為Juila Fischer 錄製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並發行SACD    
George:

This Mozart Box is a reissue. Fischer was a Pentatone artist beofre she signed Decca.

最後修改時間: 2011-01-07 11:38:23
ameba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0.xxx.xxx.211
2011-01-07 11:37
[#16115] PENTATONE為Juila Fischer 錄製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並發行SACD    
thanks ameba!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1:39
[#16116] DGG為Thomas Hampson發行Mahler 少年魔術號角    
見下圖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1:41
[#16117] 4大唱片公司共推20位偉大指揮的CD精選集    
見下圖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1:44
[#16118] 法國廠牌Zig-Zag Territoires發行《冬之旅》    
這張《冬之旅》由法國廠牌Zig-Zag Territoires製作,唱片預計在2月發行。OEHMS也發過Thomas Bauer唱片,現在又有新的《冬之旅》錄音,這次和他搭檔的,是古鋼琴家兼指揮家Jos van Immerseel。




最後修改時間: 2011-01-07 11:58:17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1:51
[#16119] 法國廠牌Zig-Zag Territoires發行《冬之旅》    
Thomas Bauer的舊作

男中音Thomas Bauer和鋼琴家Siegfried Mauser曾經由橫垮西伯利亞平原的鐵路,將舒伯特藝術歌曲《冬之旅》沿途唱下去,整個演唱的終點站在中國北京。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1:53
[#16120] EMI Virgin 發行Richard Strauss 的藝術歌曲    
非常Sexy 的cover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2:06
[#16121] 你一定要聽馬勒 @ 李歐梵_新浪博客    

聽《大地之歌》

他站在臺上,身高不到四尺,然而當他開始唱馬勒的《大地之歌》第二首第一句的時候,我幾乎熱淚盈眶,不能自持……太美了,美得仿佛“此曲只應天上有”。

他是德國人,名叫誇斯托夫(Thomas Quasthoff)。

《大地之歌》一向是我最鍾愛的馬勒作品,原因有二:一是內頁的歌詞源自唐詩,二是曲子作得迴腸盪氣,令人不能自持,真可謂酒不醉人人自醉。

樂迷都知道,《大地之歌》中的六首歌曲,一向是由一位男高音和一位女中音唱的,二人輪流各唱三首,男人高歌飲酒歡樂,女人卻娓娓道出人生之哀愁,而最後的一場《告別曲》,足足有三十分鐘之久,既向送行的朋友,也向人生告別。就唐詩的成規而言,送行的必是男性朋友,不可能由一個女子吟唱,否則只能是閨怨,而非送君千里。馬勒的原作中也特別注明:女中音唱的三首歌曲也可以由男中音唱,其實這樣才更合歌詞中的意境,然而,男中音演唱此曲的人極少,除了大名鼎鼎的費雪•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 Dieskau)之外,幾乎無(男)人可繼其後。

直到我聽到這位侏儒的歌聲。

誇斯托夫的聲音與費雪•迪斯考大相徑庭,後者技術精湛,但音域並不廣,靠對樂曲的詮釋取勝,而前者的聲音千變萬化,像是生有異稟,身體雖然殘廢,但聲音似乎來自上帝,或者可以說上帝為了彌補這個造物的缺陷,特別賦予他天使般的聲音。

《大地之歌》我最鍾愛的是第二和第六首——分別根據德文譯出的孟浩然和王維的詩,多年來我一直想找到原詩對照德文和英譯唐詩,但一直沒有這個心情,另一個原因是我怕馬勒的音樂和唐詩的意境不合,因此影響我對音樂的直接感受。所以我多年來養成了一個不良習慣,每次聽《大地之歌》都自造歌詞,意境朦朧,然後自我陶醉一番,倒真是印證了李白《悲歌行》中的四句詩(也是《大地之歌》的第一首的部分歌詞):“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須一盡杯中酒。”我只需把第三句改得稍為“現代化”一點,改成“孤碟坐吟馬勒曲”(注:碟者,唱碟也,即LD)就可以道出自己的心境了。

那晚,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演奏特別出色,指揮小澤征爾(Seiji Ozawa)也若有神助,把聽眾帶入另一個神秘的世界,且不論它是否是唐朝,至少使我感受到一點“弦外之音”和一種莫名的激動。當那位侏儒唱到最後一首歌的時候,我閉上眼睛,不讓眼淚流出來,一方面也讓自己的心靈可以神游四海,於是,不自覺地又在自造歌詞了,甚至把第二首和第六首混在一起,以下是當時湧現在腦海中的幾行不成詩的句子:

朝華已逝,冷風習習。
我以疲憊之心走向你
祈求平靜和安息
我孤獨地哭泣
秋日在心中消失
明月高照
松林陰影下
小溪在歌唱,小鳥已倦息
人生早已進入夢境
(音樂在此湧起)
朋友
你下馬送行
還帶來一瓶葡萄美酒
問我今宵落足何處
我早已了無牽掛
只願雲遊四方
尋我的故鄉,我的安息之地
明日又春暖花開,大地回生
永別了,我的朋友
永別了!

聽馬勒的《第九交響曲》
馬勒的《第九交響曲》是他告別人世的絕響之作。不知為什麼,近年歐美各樂團頻頻演奏此曲,我就聽過柏林交響樂團的兩次演奏;克利夫蘭樂團最近在紐約和倫敦也演奏過此曲。

我買過一張此曲的新唱片,指揮本雅明•詹德(Benjamin Zander)是波士頓的名人,但在世界樂壇尚不太知名。這張唱片中的演奏樂團是英國的愛樂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技術較倫敦的兩大樂團(倫敦樂團和倫敦愛樂團)稍嫌遜色,而詹德對這個樂曲的解釋,也頗引人爭議。

他認為第一樂章開始時馬勒的配器法頗為特別,各種樂器應該各奏各的,不必整齊,因為這一個樂章顯示的是馬勒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和困惑,甚至在節奏上也有點像他自己的心跳,頗為不規則。在此後的兩個樂章中,馬勒更是一面緬懷過去,一面作死亡的掙扎。最後的樂章則可作兩種解釋:他逐漸接受死亡的事實後心情較為平靜,或謂他愈來愈衰弱而終於在掙扎後寧靜地死去。總而言之,馬勒的《第九交響曲》和死亡是分不開的。他在《大地之歌》中已經引了唐詩告別人生,最後一曲《惜別》足足有半個鐘頭,此次再以七十多分鐘的長度,再告別一次,終於把自己置於死地,這種對死亡的幻想,堪稱一絕(馬勒作完《第九交響曲》後,並沒有死,但《第十交響曲》只完成一個樂章就逝世了,終於難逃劫運)。
我重聽此曲的時候,是在深夜,萬籟俱寂,但我卻覺得無比的興奮。這張唱片還附帶了一張第一樂章第一頁的樂譜,詹德並加以詳細解說,諄諄善誘,我不知不覺間拿起父親的指揮棒,隨著樂譜比畫起來……父親是學作曲的,四年前去世,我回家奔喪,帶回來他的指揮棒,有時興起就隨唱片樂曲而指揮,並以這種方式來紀念他。這晚,當我拿起指揮棒的時候,腦海中突然湧現出父親的笑容,也聽到他的聲音:

孩子,怎麼你也學爸爸指揮起來了!你真幸運,可以聽到這麼好的交響樂,而我在冥間只能聽到無音之樂。孩子,你該好好珍惜你的生命,不要時而想到死亡,其實死亡是件很普通的事情,時候到了你反抗也沒有用,馬勒早就心有所悟。所以他的《第九交響曲》並不悲傷,不能把它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相提並論,馬勒深刻多了……

不知不覺間第一樂章早已奏完,我抬起頭來,父親的照片依然在臺上,還是那股淡泊而樂天的表情,我感到有股溫暖緩緩上升,心情也逐漸平靜下來。其實,我還沒有資格告別人生,只是對世紀末的恐懼感愈來愈強,總覺得時間已盡,歲月已老,20世紀的喧嚷終將隨風而逝,而21世紀呢?我實在沒有勇氣去面對它。
遂又想到為《世紀末的反思》所寫的文章,我所反思的其實不是這個世紀,而是自己。在馬勒這種偉人陰影之下,自己又何其渺小!好在父親在天之靈沒有笑我,還鼓勵我好好地活下去,我的確很幸運,已經默默地活過馬勒的年紀。

今天我也聽馬勒

我是馬勒迷,早過不惑之年還是迷他,甚至比迷莫札特更厲害。也許,我認同賽義德在其生前發表的最後一篇文章《晚期風格》中的觀點:有的藝術家在晚年可以超越凡俗,達到靜心寡欲的“出塵”境界,有的卻一生掙扎到死,甚至在晚年更厲害,而且風格更奇特,貝多芬即是如此,馬勒亦然。

馬勒只活了51歲,除了敬仰莫札特之外,就是拜貝多芬為師祖了。所以他迷信,寫完《大地之歌》不敢稱為“第九交響曲”,但寫完《第九交響曲》又怕冒犯了貝多芬這位“天神”,最後終於逃不了這個“九”字咒。這段故事,馬勒迷個個皆知,但也未必可信。

不錯,馬勒的音樂每一首都有血有淚,訴盡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大地之歌》最後那一場30分鐘的《死別》(Der Abschied),我每次聽完都淚眼汪汪,太美了!早前我應約到一位友人家裏和一般專業人士講馬勒,就是談他的《大地之歌》。以前常聽他的《第九交響曲》,那股斷了氣又掙扎回生的感覺,可能更適合我這一代“日薄崦嵫”的人吧。後來不太敢多聽了,聆聽莫札特,以求養生,多活幾年。


記得有一次又逢馬勒逝世的周年忌辰,我在斯坦福大學圖書館作研究,竟然在一個週末聽盡全套馬勒九首交響曲,外加他的《大地之歌》和其他歌曲,以此儀式向這位偉大的作曲家致敬。如今年事已長,竟然把他的忌辰也忘了,而且近日卻有逐漸愛聽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的趨勢,原因是我最敬仰的兩位指揮——切利比達克(Seigiu Celibidache)和君特•旺德(Gunter Wand)——皆尊布而貶馬,從來不演奏馬勒的作品。我想聽出一個所以然來,但聽來聽去卻令我想起馬勒,或者可以說,我是用聽慣馬勒的耳朵去接受布魯克納的——處處是感情澎湃,樂句如排山倒海而來,我也管不了樂曲的內在結構了。也許聽布魯克納更是一個“完全”的旅程(他也只作了九首交響曲)。


也許我人老心仍不老,這何嘗不是多年來聽莫札特和馬勒之功?人生必須先要“自找煩惱”,自我磨煉,不能得來太容易,所以年輕人也該奉馬勒為神聖。現在的年輕人多生於安樂,憂慮意識不足,聽馬勒“自尋煩惱”的人恐怕是鳳毛麟角。但願大家可以組織一個“馬勒迷協會”,互相磨煉,本地任何樂團奏馬勒,也必去捧場。


費城交響樂團來香港獻藝,第二場演奏的就是馬勒第一,此曲恰是迪華特接掌香港管弦樂團時的第一個見面禮,港樂樂季最後一場將奏馬勒第五。而新加坡交響樂團卻捷足先登,也演奏並灌錄《大地之歌》的“廣東話”版,新填詞者也是一個馬勒迷——香港的伍日照先生,演唱的男高音是香港的莫華倫。誰說香港沒有人才和文化?但願香港的古典樂迷再多一點,也再年輕一點,有朝一日香港也可以刮起一陣全城馬勒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f8342010006qn.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2:39
[#16122] 同性戀音樂家@ 李歐梵_新浪博客    
同性戀音樂家
(2006-11-06 21:34:12)

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是同性戀者,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在19世紀俄國的上流社會,同性戀仍然是一件羞恥的事,柴氏為了見容於社會,甚至決定結婚,在1877年娶了一個莫斯科音樂學院崇拜他的女學生,原以為這位思想簡單唯他是從的女子,可以和他維持夫妻的名分,卻不料婚後發現她竟是一個性欲狂者,兩個人的婚姻勉強支持了九個禮拜就宣告破裂,後來柴氏的兄弟——也是一個同性戀者——把他救回聖彼德堡,他終於精神崩潰。

柴可夫斯基是一個十分內向的人,精神復原後仍然免不了受頭痛之苦,於是他酗酒、打牌,並且時常暗自哭泣,對於自己的作品毫無自信,幸虧他在1877年結婚同時認識了一個有錢的梅克夫人,兩個人都很害羞,所以約定避不見面,以書信維持十幾年的友誼。也由於梅克夫人的資助,柴可夫斯基才可以辭去教職,專心著作,為後世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柴氏的《第六交響曲》本來他自己命名為“節目交響曲”——至於這個“節目”指的是什麼,卻是一個謎,後來他的兄弟將之改名為“悲愴”,似乎有點緬懷同性戀的悲愴命運的意思,性學家藹理斯(Havelock Ellis)就徑稱這首交響曲的秘密“節目”就是同性戀的悲劇,也有的樂評家認為他的《第五交響曲》中的“命運主題”所指的也是同性戀。


同性戀音樂家
紙上漂過的音符

十多年前有一部非常出名的影片《樂聖柴可夫斯基》(Music lover),導演是在英國專門以拍音樂家傳記出名的肯•羅素(Ken Russell),就是描寫柴氏的這段“冤孽”,記得我當時頗受震撼,片中有不少十分大膽的場面,最後的瘋人院鏡頭(與柴氏仳離的妻子和無數男子有染後終於發狂,進了瘋人院)尤其驚心動魄。
我受白先勇之托舉出柴可夫斯基的例子來談西方音樂界的同性戀,初步目的只是為了證明一個事實:音樂界——甚至藝術界和文學界——中的同性戀者極多,至於原因如何界定,這有待專家們的研究。從一個外行人的立場,我也許可以分兩面來談談。


柴可夫斯基的例子,使我感覺到他的同性戀和他的內向性格是互為因果的,特別是在一個閉鎖的社會中,同性戀被視為羞恥之事,於是更促成柴氏內心和外在生活之間的距離。他的內心煎熬,無法經由正常的管道公諸他人——甚至在他和梅克夫人的通信中也不能提起——遂訴諸音樂。這是一個極粗淺的解釋。然而音樂語言的本身並不足以代表作曲家的感情,雖然柴氏在創作《第六交響曲》的時候飲泣再三,但這並不表示樂譜中的音符充滿了同性戀的影子。我認為“標題音樂”或“節目音樂”這個名稱,事實上是有點騙人的,其實音樂不可能有標題,我們聽一首交響曲,自己腦海中會產生一些幻象,但因人而異,有的曲子可以使我感動,但並不一定引起別人的共鳴。同性戀和音樂的關係不在於樂曲的形式和內容,而在於創作行為本身。關於這一層次的分析,其實佛洛德已經做過(參見其對達•芬奇的研究),淺顯地說,藝術作品只能象徵地表現創作者的內心世界。從心理學的立場來說,我們只能把柴氏內心的壓抑看成他藝術創作的原動力之一。如果柴氏是一個正常的人,也許他不一定能夠創作出這麼多動人的作品。這個論點,勉強可稱為藝術家的“煎熬說”。


然而我覺得我們也可以從另一方面來談藝術上的同性戀:藝術本身是對於各種形態的美的追求,在這種追求過程中,人體——甚至人“性”——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古希臘的雕刻中不少是頌贊男性的人體美,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各流派中,也更多以男性——特別是青年男子——為美的化身。湯瑪斯•曼(Thomas Mann)的《威尼斯之死》是一個很著名的例子,故事中老藝術家在威尼斯的一家旅館中驚鴻一瞥,見到了一個波蘭貴族青年美男子,於是展開了意識上和心理上的追求,但並沒有訴諸真正的行動。我認為這基本上是“形而上”的一種對美的嚮往,而且和老年人對於死的恐懼恰成對比,美和死是西方現代文學中兩個極重要的主題。


據說湯瑪斯•曼本人就曾有過類似的經驗,然後才寫成《威尼斯之死》,而當義大利導演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把這篇小說改成電影時,就直接地把故事中的老年人影射作曲家馬勒(片中的主要音樂是選自馬勒的《第五交響曲》)。維斯康蒂的本意,我不得而知,也許他以音樂來代表所有的藝術,也許他認為(而且他也確曾作過研究)馬勒的內心有同性戀的傾向,雖然馬勒結過婚,而且婚姻也似甚快樂,他可能是一個“雙性人”。


也許我們可以說,在藝術美的領域中是不分性別的,往往產生“雙性”的形式。一個美的化身,可能是男性或女性,甚至也可能是雙性(androgeny);而一個追求美的藝術家,其本身的性取向也可能是雙性的(bisexual)。西方現代音樂家中,除了純同性戀外,雙性戀的例子也不少,最有名的是美國指揮家和作曲家伯恩斯坦,當妻子過世、子女成人後,他公然從異性戀“回歸”同性戀,帶著他的年輕男伴侶到處旅行演出,伯氏是一個很熱情的人,常常在指揮完畢後,下臺親吻樂隊的首席小提琴手,我就親眼看到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在被伯氏擁吻後啼笑皆非的窘狀。然而,我想,在伯氏的眼裏,他已經不再是一個男人或女人,而是一個促成演奏成功的“美者”。


西方音樂界的同性戀者,已經公開承認不諱,由於他們的成就使得同性戀不再是羞恥的行為,而是音樂界和藝術界的正常現象,甚至把同性戀變成一種有藝術感的生活方式,這是一個世紀前的柴可夫斯基很難預料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f8342010006cq.html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2:43
[#16123] 肖斯塔科維奇的“反諷”與“反抗”@ 李歐梵_新浪博客    
肖斯塔科維奇的“反諷”與“反抗”
(2006-11-06 21:24:35)

同樣的音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境況中,當然有不同的感受,恐怕標題政治性極強的音樂也不例外。我久想寫一篇論肖斯塔科維奇的文章,但遲遲未動筆,多少年來卻發現自己對他的音樂的看法改變了不少,甚至自相矛盾。以前,我一直認為肖氏是20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他的作品無論從內在或外在的觀點,都是政治上反極權的作品。他在《第十交響曲》中甚至用音樂“畫出”一幅史達林的形象,並用自己的姓名字母化為音符與之對抗,誠屬音樂史上最偉大的見證。


在通俗中反諷的肖斯塔科維奇

我的以上觀點,當然受到那本回憶錄(《見證》,Testimony)的影響;據聞這本書的中譯本在內地出版後,知識份子幾乎人手一冊。然而,這本書最近已經被證明並非肖氏自己所述。一部分意見是真的,另外的想法大多是該書作者假肖氏之口而發的主觀議論。後來我又從其他資料上發現肖氏生前並不那麼勇敢,在史達林面前更是畏首畏尾,否則怎麼會一受批判,馬上乖乖地寫了一首《第五交響曲》,還特別題了詞:“一個蘇聯藝術家獻給他祖國人民的作品”云云。肖氏的題詞是否出自真心,或是口是心非、根本在騙人?我們後人當然不得而知。但最具反諷意味的是,這首交響曲卻成了肖氏所有交響曲中最膾炙人口(耳)的作品,其流行的程度遠遠超過他的《第七交響曲》和《第八交響曲》,而這兩首作品卻真的是為德軍圍攻下堅守城池的列寧格勒人民而寫。

我曾將《第五交響曲》和《第七交響曲》做過比較,後者較前者冗長,第一樂章更長,那一段進行曲反復了幾次,聽來頗覺庸俗,不知當年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rnini)指揮此曲在美首演時作何感想?至少巴爾托克就受不了,甚至還在他的《交響協奏曲》中足足戲謔了一番。只有像伯恩斯坦這樣的指揮家才能夠化庸俗為神奇(他那張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唱片是實況錄音,我有幸坐在聽眾席中)。第八就較第七成熟多了,因為它的標題並不那麼明顯,卻更烘托出一種凜冽的氣氛。我認為肖氏交響樂中有標題的作品——第二、三、七、十一,都是與革命或抗戰有關——似乎比不上沒有標題的作品;第二和第三更令我不忍卒聽。唯一的例外是《第五交響曲》,這首作品雖無標題,獻詞卻十分明顯,聽來(至少我聽來)仍然甚有風格,第一樂章較《第七交響曲》更嚴謹也更有力,而中間樂章以慢速度逐漸引至最後樂章的高潮(我聽過的所有唱片中還是普列文[André Previn]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那張RCA出品的最能令人滿意),甚為過癮,好像一股悶氣終於在最後爆發了出來。然而最後的一個樂章也最引人爭議:到底表現的是蘇聯人民的精神勝利,還是悶氣出盡後的一種空洞感——鑼鼓齊鳴,振奮之餘,又能作何感想?甚至奏得越響,聽起來越空洞,我認為這才是肖氏偉大之處——他的作曲技巧所帶來的嘲諷和反諷的效果。


我認為肖斯塔科維奇不但是一個“反諷”作曲家,而且也是一個“通俗”作曲家,他更能在通俗中達到反諷的目的。他生前曾為不少電影作過配樂,其中不乏佳作,這一方面,他的成就仍較他的同輩和勁敵——普羅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稍嫌遜色。普氏為愛森斯坦的影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所作的配樂,至今已成音樂史上的經典;然而肖氏的芭蕾舞曲卻較普氏的更通俗也更有諷刺性。普氏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和《辛德里拉》等芭蕾音樂都是古典的,而肖氏的芭蕾舞曲《黃金時代》卻無奇不有,表面上在諷刺資本主義的腐敗,但卻大膽地把美國百老匯和好萊塢歌舞劇的曲子也改編了進去,那一首《二人飲茶》(Tea for Two),用的是爵士節奏,聽來風趣之至,和其他部分形成強烈的對比,使我想到布萊希特的戲劇,因為布氏也喜歡用通俗的小曲穿插劇中,以達成間離效果。


沉重載道的中國新音樂

走筆至此,不禁從音樂的政治性想到音樂的寫實性和社會性的問題。中國現代的作曲家,大批受到文學的影響,最關心的也是這些問題,而更重要的大前提則是音樂的“民族性”,好像認為音樂可以和文學一樣振聾發聵,為一個民族和國家發出正義之聲。這是值得仔細探討的問題,恐非這篇雜感所能駕馭,這裏只能做點隨感式的“啟發”工作。


20世紀初中國新音樂的興起,受日本影響甚大,簡譜即可能出自日本。後來受西洋音樂的薰陶,逐漸以五線譜作曲,但在技巧上似乎仍然脫離不了19世紀的淵源;19世紀的西方音樂可謂集數世紀之大成,也奠定了根深蒂固的傳統。然而這個傳統在20世紀初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維也納的勳伯格(Arnold Schoenberg)首創十二音律,其他同時代的作曲家的反應各有不同,但都不免受其影響而自走創新之路。斯特拉文斯基在這一方面頗具代表性,從他早期類似國民樂派的作品如《火鳥》,到前衛性的《春之祭》,以及後來的感官主義(sensualism)和新古典主義的嘗試,現在聽來,都變成了20世紀現代音樂的里程碑和經典之作。然而這兩位大師——勳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對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樂壇似乎毫無影響,甚至我認為最值得中國音樂家效法的巴爾托克——他一直在音樂的民族性和現代性中掙扎求索——也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西方現代音樂只能從法國德彪西這一支流傳進來,但卻被視為有朦朧美的“印象派”,與文學上的象徵詩相似,而德彪西的音樂語言本身的革命性(布列茲\[Pierre Boulez\]一直作此看法,認為德彪西發展出一套新的音樂語言,與19世紀的傳統大相徑庭)卻給忽略了。最值得深思的是,數十年來中國受俄羅斯影響至深,但音樂上卻連肖斯塔科維奇的影子都沒有,甚至在20世紀80年代我初訪內地的時候,音樂界的朋友還只談“老柴”(柴可夫斯基[Pyotr llyich Tchaikovsky])和“老貝”(貝多芬);難怪後來肖氏的假自傳引起那麼大的轟動。


從上文中我的論點看來,肖氏的作品正代表了一個蘇聯作曲家在20世紀政治及藝術壓力下所處的困境。在史達林主義抬頭之前,肖氏和普氏一樣,作品中都包含了當時歐洲正流行的各種現代主義的潮流,在這一方面可能普氏尤甚于肖氏,而肖氏作品中最能代表他的“現代性”的《第四交響曲》和歌劇《明斯克的馬克白夫人》,事實上也就是因為他這兩部作品太過“前衛”,所以才受到品味極保守而意識形態卻極“前進”的日丹諾夫及其追隨者的攻擊和壓迫。這一段蘇聯音樂史上的巨變,當年的中國樂壇似乎一無所知,即使有少數人知道(有待進一步研究),也竟無反應。因此我一直認為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作曲家,不論是左派或右派,幾乎都在探討音樂的現代性上交了白卷。20世紀30年代人寫的作品,我聽來聽去,只在齊爾品(A.Tcherepnin)的某些作品中聽到些許現代派音樂的痕跡,而齊爾品卻是俄羅斯人,長住中國,娶了一位中國歌唱家,也為中國人作了不少曲子,但是似乎並沒有把俄羅斯的新派音樂介紹進來,遑論肖斯塔科維奇(臺灣地區江文也的例子也甚特別,也許正因為他是臺灣人,在日本受音樂教育,所以未受到內地音樂界的足夠重視)。


由此看來,20世紀中國幾乎沒有一位可以與肖斯塔科維奇相比擬的作曲家。也許由於器材缺乏或訓練不足,也沒有任何足以傳世的交響樂作品(而交響樂恰是19世紀西方音樂的“主流”,從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到馬勒和理查•施特勞斯,已經發揚光大),甚至絃樂四重奏也極少。整個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音樂幾乎都是聲樂——從獨唱、合唱到電影歌曲,從黃自的《旗正飄飄》到黎錦輝的靡靡之音,都是如此,但集人聲和器樂之大成的歌劇則付闕如。人聲也可以是音樂的最高境界。但是我認為現代中國音樂中的人聲卻和社會結合得太緊密了一點,幾乎所有的聲樂都借助於歌詞,甚至屈從於歌詞威風之下(趙元任所作的《海韻》,就早期合唱曲而言,頗為可圈可點,但是卻因徐志摩的原詩才享盛名)。到了抗戰時期,由於政治的影響,幾乎所有的抗戰歌曲都是為了政治性的歌詞而譜曲的,也就是說,思想和文字的內容似乎淩駕於音樂之上,音樂做到了普及,卻沒有完全達到藝術性的提高。所以,我認為中國現代音樂反而是受到歷史和政治的影響太大,而未能奠定其本身的基礎,換言之,上一代中國的音樂家,並沒有完全找到他們自己的音樂語言,所以也不可能在音樂語言上發出反諷或反抗的聲音——像肖斯塔科維奇那樣。


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到了20世紀末,海峽兩岸的作曲家人才輩出,作品種類和形式變化多端,訓練也極優秀,然而卻受到另一種無形的壓力:如何在國際化的世界音樂領域中找尋“民族性”?如何用國際化了的音樂語言表現自己的文化認同?這個問題尚需作曲家們夫子自道,然而從我這個“旁聽者”看來,恐怕還是困難重重,雖然內中不乏獨創性甚強的佳作,但大部分作品似乎都不約而同地借重民間音樂,再用現代音樂語言轉化成新的作品,這一條路是否可以走向康莊大道,有待將來的發展。但是,“民族性”並不能以此為依歸。從歷史和政治的重負下自我解放出來以後,卻不知何去何從——這一個終極吊詭,可能是目前所有華人作曲家所面臨的最大危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f8342010006co.html



最後修改時間: 2011-01-07 12:48:13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2:47
[#16124] 音樂電影•電影音樂 @ 李歐梵_新浪博客    
(2006-11-16 22:13:32)

音樂和電影——我的兩大愛好——如果配在一起,又會產生何種作品?為我帶來何種樂趣?答案有二:我酷好以音樂家為主題的電影;特喜歡聽電影音樂。前者目前幾成絕響,後者卻欣欣向榮。

據聞某國領導人最喜歡三部美國電影——《亂世佳人》、《翠堤春曉》和《一曲難忘》。這三部影片中有兩部是音樂片。《翠堤春曉》原名“偉大的華爾滋”,是華爾滋大王施特勞斯的一部傳記片,片中有不少難忘的鏡頭,皆與音樂有關,特別是作曲家和女高音坐在馬車上穿過維也納森林的一幕,浪漫得出奇,也因之受觀眾寵愛(影評家則嗤之以鼻)。《一曲難忘》是一部描寫鋼琴家蕭邦(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的傳記片,我近日重溫舊夢(看的是 DVD版),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如醉如癡了。倒是另一部李斯特(Franz Liszt)的傳記片(狄克•保加主演)拍得較好,幕後演奏的是大名鼎鼎的鋼琴家喬治•博列特(Jorge Bolet),他生前錄製李斯特作品的唱片,至今還是首選,演奏和錄音都是一流。


如以音樂演奏作標準,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是《狂想曲》(Rhapsody,至今未見翻版),伊莉莎白•泰勒主演。她在片中愛上兩個男人——一個是小提琴家,一個是鋼琴家;前者先以一曲《流浪者之歌》贏得她的芳心 (幕後演奏的是當年的鬼才蜜雪兒•拉賓[Michael Rabin]),但最後使她回心轉意的還是鋼琴家。片中的高潮是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迴腸盪氣,令我至今一曲難忘。


談完音樂電影,當然也要談談電影音樂。


影片的幕後配樂是一門大學問,此中人才輩出,尤以二次大戰時期流亡到美國的猶太作曲家最為著名。我自幼喜歡音樂,雖然得自家學淵源(父母親都是音樂家),但也和喜歡電影有關。小學和初中時代最喜歡看埃洛•弗林(Errol Flynn)主演的劍俠片和海盜片,甚至連看數遍也樂而不疲。事後回想,除了主角的劍術以外,可能下意識間也受到幕後音樂的鼓舞,多年後收集唱片時才知道這位幕後英雄就是當年維也納的神童沃爾夫岡•康果爾德(Wolfgang Kornlgold)。他逃難到好萊塢之前,曾作過大量的交響樂和室內樂,還有一出歌劇,多年埋沒後,最近皆被發掘,重新受到樂壇重視。我最喜歡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當然以海菲茲(Jascha Heifets)演奏的版本最佳;較新的一張由夏漢(Gil Shaham)主奏,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協奏(普列文本人也是電影作曲家出身)。


近年來電影配樂最知名也最賣座的作曲家當然是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他的電影作品無數,但最動人的是《辛德勒名單》,片中那首猶太風味的小提琴曲的確動人。前幾日我購得他的一套新作集錦,除了兩首出自《辛德勒的名單》的小提琴曲外,還有他的兩首小提琴協奏曲(皆由夏漢主奏),其中一首叫做“樹曲”,原來靈感是得自傑出華人植物學家胡秀英。胡博士在20世紀40年代從中國帶來一棵新樹的種子,在波士頓植物園栽植,威廉姆斯一見此樹而鍾情,醞釀多年之後遂作成此曲。此樹的學名叫做Metaseguoia,不知中文名稱為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f8342010006ii.html




最後修改時間: 2011-01-07 12:57:37
george1977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03.xxx.xxx.1
2011-01-07 12:56
主旨內容一共有 1936 頁,每頁顯示 20 個信息,選擇頁數: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按照傳送日期顯示:由舊至新由舊至新  由新至舊由新至舊
最新資訊 - 市場
駿韻音響有限公司Wise Sound Supplies Ltd. 2024-04-25

最新資訊 - 市場
新漢建業有限公司市場資訊 2024-04-25

最新資訊 - 影音
AURALiC 推出全新 S1 系列網絡串流播放器 2024-04-24

最新資訊 - 影音
TEAC 宣布將於 4 月 27 日發表全新一代 Reference 507 系列及其首個新產品 2024-04-23

最新資訊 - 影音
Sony 推出全新一代無線家庭劇院喇叭系統 HT-A9M2 2024-04-22

最新資訊 - 影音
震撼市場的四單元 CP 值之王 1MORE P40 混合單元耳機 2024-04-20

最新資訊 - 數碼
Shure 推出升級版 MV7+ 動圈咪高峰 2024-04-19

最新資訊 - 影音
強化低頻效果(二),Sony 推出全新 ULT FIELD 7 大型無線藍牙喇叭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