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天說地主旨 ﹝請按主旨作出回應﹞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 寄件者 | 傳送日期
|
| [#2261] 馮睎乾十三維度 「治癌神器」有望回歸公立醫院? 今年3月我引述可靠消息,透露「李嘉誠基金會」決定將去年捐給港大的「超聲波組織碎化(Histotripsy)」治癌器械,由瑪麗醫院轉移至港怡,理由是儀器一直未納入市民可用的服務範圍內,令捐贈者覺得它被閑置。由於另外兩部Histotripsy儀器均放在私院(養和及中大醫院),李嘉誠為香港引入的三部新科技治癌儀器,結果就只能惠及私院病人。 如今事隔半年,衞生署終於在9月11日批准該儀器表列「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近日《星島》(〈氣泡治癌機本月中獲衞生署批准表列 學者:港已累積相當應用經驗〉,9月21日)及《南華早報》(〈Cancer machine donated by Li Ka-shing on Hong Kong government list of approved devices〉,9月22日)均有報道。衞生署回覆《星島》說,儀器經審評後,當局認為系統安全、品質性能符合生產商所聲稱的原擬用途,但提醒市民應徵詢醫生意見,「切勿受其他網上廣告或代言人式宣傳所影響。」 記得半年前醫衛局曾不點名回應我的文章,指有關內容「不盡不實」(但沒具體說明哪裏不盡不實),又三番四次強調儀器仍在臨床研究階段,提醒公眾「切勿受網上廣告或代言人式宣傳所影響」。想不到現在衛生署已批准表列了,依舊絮絮叨叨,每次提起histotripsy都不忘叫你「勿受廣告或代言人式宣傳影響」。這樣苦口婆心,到底是擔憂公眾「受騙」,一不小心買了一部儀器,抑或有別的深層原因呢? 衛生署的忠告固然沒錯,但就本文所講的儀器來說,意義不大。須知這部超聲波組織碎化器,大拿拿二千多萬,亦非像「冬蟲夏草種子」般淘寶有售,所以莫說受「代言人式宣傳」影響,就算有人遭「邪教式洗腦」,對此儀器深信不疑,也不可能自己買一部試試。所謂「徵詢醫生意見」亦屬廢話,因為那三部儀器引入香港後,沒一個病人不是先經醫生評估、批准才接受histotripsy治療的,不是你說「我要用」就讓你用。若衛生署真心想忠告公眾,應該提醒大家「認明正貨」,「切勿在淘寶購買超聲波組織碎化儀器的種子」才對。 根據今年3月媒體報道,李嘉誠基金會向港大醫學院捐贈儀器半年,用於肝癌治療的臨床試驗,在教學醫院瑪麗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約有40個。那麼轉移到港怡醫院後又如何呢?《星島》最近訪問港大醫學院臨床外科教授陳智仁,陳教授透露目前有近100名肝癌患者在與港大合作的港怡接受治療,現已總結30人的治療成效,希望在年底之前發表。同一副儀器,同是半年,收費更昂貴的私院反而治療到更多病人?真有趣。從受惠人數、成本效益的角度看,轉移儀器的決定的確合情合理。 但現在衞生署既已批准這儀器表列「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是否意味着公立醫院會自行採購,或安排那部「曾經擁有」的儀器完璧歸趙呢?醫管局回覆《星島》,表示「不一定必需採購所有表列的醫療器械」,又說:「專家會定期研究及檢討病人治療方案,與相關科技臨床和科研實證的最新發展,並考慮醫護人員意見和海外發展情況,以便規劃引入醫療科技。醫管局亦謂,Histotripsy的耗材價格高達其他療法的四倍或以上。」簡言之,似乎就是一個「no」字。可惜。 讓我也不厭其煩強調一次:從來沒有人說過這部儀器是萬能的,它只是給病人和醫生多一個選擇而已。曾經有一部珍貴的儀器送到你面前,但你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慢條斯理批准它表列,塵世間最戇居的事,莫過於此。 相關文章: 治癌神器,終於開放給香港大眾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24039804 圖/ SCMP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228 |
2025-09-24 23:13 | |
|
|
|||
| [#2262] 馮睎乾十三維度 「球狀閃電」教曉我的事 近日,新加坡多地均拍到一個神秘的紫色光球,它或在空中飄浮,或在路面轉動,有時更發出詭異的爆裂聲,令在場人士驚恐萬分。不少網民懷疑這類影片是AI生成,也有人猜測,這可能是一種古已有之的罕見現象——球狀閃電(ball lightning)。 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據目擊者所述,這光球直徑約15至40厘米,色彩或黃或紫,或藍或白,偶有綠色幽光,令人毛骨悚然。這光球非常飄忽,有時來去如風,閃現幾秒便歸於虛空,有時卻旁若無人,可以懶洋洋在某地流連一兩分鐘。更奇的是,球狀閃電還能像小偷一樣,透過門窗縫隙悄悄竄入屋裏。 見過球狀閃電的人雖少,但古往今來皆有零星記載。法國作家凡爾納(Jules Verne)在《地心歷險記》就寫過一顆半白半藍的光球,有十吋炸彈那麼大,它慢吞吞地走,同時飛快旋轉(La boule mi-partie blanche, mi-partie azurée, de la grosseur d’une bombe de dix pouces, se promène lentement, en tournant avec une surprenante vitesse)。儘管是小說,但書內那一大段生動的描述,跟現實的球狀閃電如出一轍,凡爾納想必取材自他聽過的奇聞。 中國史上的球狀閃電,以明人張居正的記述最為清晰詳細。他在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偶爾見到一枚緩緩飄來的「火毬」(毬,即古人遊戲的圓球),認為是吉兆(見《張太岳先生文集》卷十八〈雜著〉): 「嘉靖丙寅四月□日,天微雨,忽有流火如毬,其色綠,後有小火點隨之,從雨中冉冉騰過予宅,墜于廚房水缸下,其光如月,廚中人驚視之,遂不見。次年入相,人以為瑞應。」 現代當然也有人見過,如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1981年夏,身處河北邯鄲市的劉慈欣曾在一次大雷雨中親眼見到球狀閃電,地點是中華路南頭。受到那次奇遇啟發,劉後來更寫出小說《球狀閃電》,在後記中,他憶述當年的奇景: 「這是個雷雨之夜,當那藍色的電光閃起時,窗外的雨珠在一瞬間看得清清楚楚。暴雨是從傍晚開始的,自那以後閃電和雷聲越來越密。在一道炫目的閃電後,它在一棵大樹下出現了,在空中幽幽地漂着,桔紅色的光芒照出了周圍的雨絲,在漂浮中,它好像還在發出塤一樣的聲音,約十幾秒後,它消失了……」 這種「球狀閃電」到底是什麼呢?也許你以為今天科學昌明,上可推演百億年前宇宙洪荒,遠可窺探千萬光年外太空星宿,小至一張晶片,都已經能夠刻上數十億個電晶體了,就連AGI(通用人工智能)也觸手可及,那個據說亞里士多德時代就已發現的閃光球,難道聰明絕頂的科學家還沒有找到答案? 原來真是沒有。 有說是閃電劈到地面,激起泥土的蒸發物,這和氧氣一攪,就生出了球狀閃電。有說是大氣內的離子在玻璃窗上聚攏,另一面就形成電場,電得直冒火花。又有人說,打雷劈下來產生的微波,會被包在一個電漿泡泡裏,這就是球狀閃電的由來。有科學家甚至祭出量子物理……我們不缺理論和猜想,但被學界公認為標準解釋的,依然沒有。 想起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也記述過一種奇特的雷電,說內侍李舜舉的家曾被「暴雷」擊中,「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間出,赫然出簷」——雷火從他家廳堂西邊的房間窗戶竄出,耀眼地飛出屋簷,雖未明說雷火形狀,但這描述確有點像球狀閃電——奇怪的是,房間沒有燒毀,只是牆壁窗紙變黑了。沈括又說,房內有個銀邊漆器,銀邊都熔化流到地上,漆器卻沒有燒焦痕跡;還有一把堅鋼的寶刀,在刀鞘裏熔成液汁,刀鞘卻完好無損。 沈括覺得很困惑,因為人人都說「火當先焚草木,然後流金石」,可現在卻恰恰相反:「今乃金石皆鑠,而草木無一毀者。」正如哈姆雷特對友人說「天地之奇,非汝之哲學所能夢想(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Horatio, tha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沈括最後也同樣慨嘆:「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區區世智情識,窮測至理,不其難哉!」 當然,沈括並非唯一驚訝雷電「流金石而不焚草木」的人。亞里士多德在《天象論》已說,有些東西被雷劈後會受損,有些則沒事,「如盾牌的銅被熔化了,木造的部分卻毫髮無損(οἶον ἀσπίδος ἤδη τὸ μὲν χάλκωμα ἐτάκη, τὸ δὲ ξύλον οὐδὲν ἔπαθεν)」。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在《博物志》也提及一種叫「明亮(Clarum)」的奇妙閃電,能把袋子內的金銀銅熔成液體,卻不燒焦袋子(aurum et aes et argentum liquatur intus, sacculis ipsis nullo modo ambustis)」。亞里士多德和老普林尼所說的奇特現象,不就是沈括筆下的「金石皆鑠,而草木無一毀者」嗎? 他們所寫的怪電是否即球狀閃電,我也說不準。然而他們面對此等怪事,跟今天我們看見球狀閃電,內心的困惑應該沒有分別。千百年飛快的過去了,仰望蒼穹,人固然仍是微塵不如,即使在怪模怪樣的「滾地雷」面前,也是出奇的無知。球狀閃電就算解釋不來,它也至少教曉我一個道理:「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如果這團怪光能讓人明白自己的無知,那就是智慧之光了。 相關文章: 香港、台北都聽到「天使的號角」? https://www.patreon.com/posts/xiang-gang-tai-123017681 從天津機場UFO到「揚州之珠」 https://www.patreon.com/posts/cong-tian-jin-ji-112102887 【古詩今說】 北宋的UFO經濟 https://www.patreon.com/posts/gu-shi-jin-shuo-114644600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228 |
2025-09-26 10:09 |
| [#2263] 馮睎乾十三維度 在英港人社群的疑似間諜 據網媒報道,近日在英港人社群爆出疑似間諜事件,主角叫梁雋熙(洋名Clark Leung),是一名在英國取得政治庇護難民身分的大學生,也是Hong Kong Student Alliance CIC(下稱HKSA)的創辦人。 綜合媒體報道及相關協會的聲明內容,讓我先簡介一下事件始末。去年11月,梁雋熙曾向英國港僑協會創辦人鄭文傑表示,自己在2024年5月曾透過 LinkedIn 聯繫時任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處長羅莘桉,討論香港學生社群的財政需求,並考慮尋求經貿辦支持。 去年9月起,一名操普通話、自稱來自「中国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的「研究員」開始聯絡梁雋熙,說是經貿辦介紹的。兩人在兩個月內聯絡六次,起初討論留學生議題,後來該「研究員」轉為探問海外香港組織的資訊。「研究員」更建議梁跟鄭文傑、劉祖廸(攬炒巴)等人保持聯繫。 近日梁雋熙接受獨立記者Kris Cheng訪問,聲稱沒聯絡過經貿辦,只在LinkedIn上追蹤經貿辦,但承認有跟「研究員」接觸,又指「研究員」直接WhatsApp聯絡他,並非靠經貿辦介紹云云。梁也在臉書發聲明,承認自己「敏感度不足」,表示「並非洩露任何敏感資訊,只是敷衍性質用網上公開資訊回應」。 以上是事件梗概,詳情可參考《Kris Cheng 獨立記者》的帖文: https://t.ly/6h6VP 梁雋熙有沒有主動聯絡經貿辦呢?現在看似各執一詞,但這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根據HKSA的聲明,梁雋熙確曾向組織成員提議尋求香港駐倫敦經貿辦的經濟支持(但因其他成員反對而作罷),更打算在香港設立HKSA分部,表示要服務放假返港的英國留學生。由此可見,不論是鄭文傑或HKSA成員的證詞,均顯示梁雋熙確有計劃找經貿辦要錢。一個政治難民,居然異想天開向迫害者求助,這是何等荒誕的事? 當然,更嚴重的問題是梁向「研究員」提供資訊。姑且假設梁雋熙沒說謊,真的「只是敷衍性質用網上公開資訊回應」,但難道他以為這樣就不算是「間諜」或「線人」?看到梁雋熙的「澄清聲明」,我不由得想起王書君去年出庭作供的說話。 王書君,就是那個去年已被美國法庭定罪的共諜。王書君一直以「海外異見者」身分示人,但他的手機卻藏着兩部「日記」,長年分享給青島和廣東的国安人員。王書君去年出庭時也說,自己寫的「日記」大多是公開資訊,有些會議通知也會發給媒體刊登,強調那些「不是高科技秘密」、「沒有太大價值」。梁雋熙的辯解,原來王書君早已經用過了。 梁雋熙是否共諜,我不知道,這應該由英國警方調查。但如果英警懶得立案(我不意外),我們也不妨參考梁雋熙本人的觀點,以判斷他算不算親共。2022年5月5日,《美國之音》有一篇〈英國地方選舉 香港社群關注候選人與中國統戰活動關係〉,恰巧訪問了梁雋熙,而記者也恰巧是Kris Cheng。梁認為英國地方選舉的候選人不少有親共背景,又說自己整理資料,發現懷疑親共候選人都會有類似行為: 「第一種行為是(他們)會不斷地說中國有多好,或者是可能在之前十年,他跟中國政府、一些機關有些聯繫、合作,跟駐英大使搞活動,或者是,基本上是收共產黨的物資、資源去,類似宣傳共產黨。」 相關文章: 共諜現形記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29455385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228 |
2025-09-27 01:36 |
| [#2264] 馮睎乾十三維度 抗戰時,中共怎樣在香港賺日本人的錢 李家超早前發表的「施政報告」,宣布將「全面梳理及修繕保護各區的中共抗戰遺址,並融入體驗路線和教育活動」,讓港人更深入地認識中共的抗日事跡。據港府「80avictory」網站,這類「抗日遺址」原來有 42 處,包括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老實說,我也認為大眾須好好學習「中共抗日」歷史,而八路軍駐港辦事處的威水史,更是每個中国人都應該知道的。 1937年8月,陝北紅軍被國民政府收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翌年初,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在皇后大道中18號(現為20-20B號太平行)成立,由廖承志坐鎮當主任,對外以賣茶葉的「粵華公司」作掩護。為什麼在香港搞辦事處呢?官方理由當然冠冕堂皇,說要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積極向海外華僑和國際友人宣傳抗戰,並為中共爭取國際支持。 實際上一個字講完:錢。 根據中共官方資料,包括港府那個宣傳中共「抗日」貢獻的「80avictory」網站,這個辦事處的工作主要是以下三件事:宣傳、統戰和收捐款。不得不承認,中共搞宣傳是非常專業的,在人民水深火熱之際,仍有本事不停印書「打國際線」,包括在香港印刷發行《新華日報社論集》和《群眾》周刊、翻譯毛澤東著作成英文,並創辦中英文《華僑通訊》,在香港、東南亞和歐美各國發行,宣揚「中共領導」的抗日事蹟。海外華僑看了,紛紛慷慨解囊,辦事處自然財源滾滾。 問題來了:沒有宣傳就沒有捐款,但宣傳需要錢,沒有錢又如何宣傳?官方資料決不會告訴你,這類打着旗幟「抗日」、實際是壯大中共財力的宣傳,其金主原來還包括日本政府。沒可能吧?當時日本正在侵華,怎麼會反過來資助「抗日」宣傳?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那位躲在八路軍駐港辦事處幕後的情報頭子潘漢年。 在官方歷史中,這駐港辦事處好像只由廖承志創建。其實潘漢年也是奠基者,只是考慮到他的工作,實在很難「說好中共故事」,便往往把他輕輕帶過。潘漢年原為八路軍駐滬辦事處主任,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後,他被派往香港,與廖承志籌建八路軍香港辦事處,着手佈置一個錯綜複雜的情報網絡。1938年9月,潘漢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1939年4月以治療眼疾為名,再次赴港,實際上是執行毛澤東的密令,繼續做情報工作。同年秋,中共中央社會部任命潘漢年領導成立華南情報局。 在「五面間諜」袁殊的穿針引線下,潘漢年跟日本駐滬領事館的情報官岩井英一搭上了線。據尹騏《潘漢年的情報生涯》(人民出版社,1996年初版)記載,會見岩井後很快就返回香港的潘漢年,決定利用岩井這重關係「把香港的情報攤子再擴大一些」。具體操作是什麼呢?岩井派袁殊到香港,要求潘漢年提供國軍、香港的情報。潘漢年於是跟廖承志、張唯一(當時也在八路軍駐港辦事處做情報工作)商議,眾人都同意悄悄為日軍服務。 潘漢年透過袁殊向岩井英一開出條件:他答應每半個月向岩井提供一次情報,報酬是每月2000元港幣;為了方便聯絡一批人,蒐集香港和內地的情報,他要辦一份刊物作掩護,要求岩井先付一筆錢作開辦費。袁殊通過日本駐香港領事館,將潘漢年這個計劃向岩井匯報。岩井很快批准了,指示日本駐港領事館的小泉清一和袁殊一起跟潘漢年見面,同時給他們10000元港幣作刊物開辦費。 當年的2000港元是什麼概念?日本學者遠藤譽在《毛澤東勾結日軍的真相》(明鏡出版,2016)也談到潘漢年這個故事,經研究後,指出當時香港一名華人警官年薪還不到400元,也就是說,中共一個月從日本賺得的情報費,等於警官的5年薪酬,一年下來,就是警官60年的薪水!再加上「開辦刊物」的那一大筆錢,潘漢年簡直把日本人當成了提款機。 當然日本仔也非吃素,他們付了錢,你能不乖乖提供情報嗎?《潘漢年的情報生涯》記載,那每半月交一次給小泉清一的情報,在潘漢年的指導下,由張唯一和另一位在軍統做內線的「同志」負責編寫,內容以大後方情況為主,包括國共合作情況、美英蘇在香港和重慶的活動情況等等。作者不忘強調,「這類情況的編寫必須仔細斟酌。不能太有價值,也不能沒有價值。」 《潘漢年的情報生涯》一書畢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中国需通過審查,不可能把事實講得太白,只能遮遮掩掩地說,潘漢年等人這樣做,不過為了滲透日本的情報機關。你信不信?當年那些情報到底有沒有價值,相信今天已無從稽考。唯一可肯定的是,潘漢年、廖承志的確以八路軍駐港辦事處作為間諜基地,為日本人提供各方情報,藉此換取巨額報酬。這些靠賣國賺來的錢,之後都成了中共的宣傳費,用來壯大共黨的聲威。現在你應該更加明白,毛澤東為什麼三番四次感謝日本侵華吧? 飲水思源,請記住:沒有日本仔,就沒有新中国。下次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打卡,千萬不要忘記日本人的「建国」貢獻啊。 相關文章: 講一個東江縱隊的真實故事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11532508 抗日戰爭的社鼠城狐 https://www.patreon.com/posts/kang-ri-zhan-de-138653048 圖/ 香港商報網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83 |
2025-09-29 18:35 |
| [#2265] 馮睎乾十三維度 周守仁話你知:共產黨員也有家人 基督教所謂「福音」或「佳音」,在希臘文的原義就是「好消息(εὐαγγέλιον)」。本以為教會牧者只負責傳頌天國的好消息,想不到在「由治及興」的時代,他們還要落力為中国報佳音。 近日香港天主教區主教周守仁在澳洲的講座上,就為中共講了許多好話,例如稱「北京想保持香港宗教自由完好無缺」,又表示中共很認真看待教會,甚至安排官員研究教會法、哲學和神學。周主教還為中共闢謠,指世人誤解了陳日君的境況,「他一天也沒有被監禁,一天也沒有被軟禁。」 我尊重周守仁為中国「報佳音」的自由,但無法同意他的說法。眾所周知,學校課程早已處處滲入「爱国教育」,宗教自不例外。去年3月我寫過一篇〈香港天主教教呢啲〉,指香港天主教教理委員會有一份題為「會傳喜訊的十二生肖——承恩龍」的教案,莫名其妙將「龍的傳人」、「主的傳人」、「天國國民」混為一談,在宗教教育中夾帶「国民教育」私貨,弄得不倫不類。如果中共真的「想保持宗教自由完好無缺」,那麼損害宗教自由的莫非是教會? 關於陳日君,周守仁的「闢謠」方式也很有中国特色——只駁斥明顯是錯的謠傳,卻對不中聽的事實絕口不提。陳日君沒被監禁或軟禁,是對的,但他因為「612基金」信託人身分而被控「勾結外國勢力罪」,由2022年5月開始被国安限制出境,難道周守仁覺得天經地義?陳樞機的狀況,你大可一字不提,但講一半不講一半,只挑對中共有利的來講,那就很有問題。 更令我奇怪的,是周守仁在講座上大談自己對共產黨員的「同理心」。他說:「共產黨員也是人,他們也渴望愛、渴望尊重、渴望理解……他們也有家人。」正所謂「人同妖精都有阿媽生,不過人係人阿媽,妖係妖那媽」,我當然不反對共產黨員也有家人。問題是:周主教為什麼要展示他對一個強大政權的「同理心」,而非對那些弱小的、被迫害的人呢? 為了證明共產黨員「性本善」,周守仁還拋出《創世紀》典故,強調天主以祂的肖像(imago Dei)創造人,「這意味着每個人都有良善的本性 (it means that every human person has a good nature)」。看了這段話,我總算明白美國天主教作家、倫理與公共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George Weigel為什麼要問: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Hippo)會如何看待周守仁的言論和無所作為呢? 原來奧古斯丁曾在講道〈論牧者(De pastoribus)〉中批評疏忽職守的牧者,指「牧者對壞人和稀泥,正是善人消亡的原因(Pastor erga malos indifferens causa est cur boni pereant)」,因為若連牧者也懶得明辨是非、糾正錯誤,那麼,就算是信仰堅定者都不會再在乎誤入歧途了。奧古斯丁說: 「一旦世俗之利閃閃發光,足以動搖信仰時,那個將要敗亡的剛強信徒便會立刻對我說(這時我也不去尋找你這迷失的人了):『這邊是神,那邊也是神,又有什麼分別呢?不過是人與人彼此爭吵弄出來的事罷了。到哪裏都一定要事奉神的(Et hac et hac Deus est, quid interest? Homines inter se litigantes hoc fecerunt. Ubicumque colendus est Deus)。』」 教會這邊有神,共產黨那邊也有神。習近平、李家超、陳日君、黎智英……全部都是人,統統都有阿媽生,不用分那麼細,總之世界真美麗! 相關文章: 天主教徒的尊嚴 https://www.patreon.com/posts/tian-zhu-jiao-tu-95298029 香港天主教教呢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xiang-gang-tian-99586193 讀周守仁樞機文章,有三個疑問 https://www.patreon.com/posts/du-zhou-shou-ren-105367955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83 |
2025-09-30 19:28 |
| [#2266] 馮睎乾十三維度 除了踹飛阿嬤,怎樣堅持不讓座? 台北捷運「踹飛阿嬤」事件,這兩天成了港、台網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事緣一名雙手拿滿物品的73歲婦人,在捷運上無視其他空位,執意要求一個坐在「優先席」、手持三宅一生提袋的男子讓座,其間還一再以袋子甩向對方。結果「三宅一生男」忍無可忍,在她再次把袋甩過來的時候,一腳把「甩包嬤」踹開,令她當場跌坐在背後座位上。 (「踹飛」片段:https://www.instagram.com/reel/DPNOv8mDQ4O/ ) 據台灣網民討論,這「甩包嬤」是所謂「慣犯」,即使有其他位子也不坐,偏要坐在優先座的人讓位,當中還包括孕婦和小孩,但看見男人坐着,她就不敢惹事。今次只因誤以為對方是女,她才斗膽甩袋子「欺負」,誰知一腳踢在鐵板上。看新聞,這阿嬤原來是通緝犯——因竊盜判刑55天,她未予理會,於是被警方通緝——今早已經在便利店被捕。 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優先座」,原意無疑是好的,但實施後紛爭不斷,常常聽聞老人與年輕人為此吵架,在港、台更分別被戲稱為「批鬥座」、「格鬥座」,爭議之大可想而知。衝突的因由,說到底也跟華人的敬老文化有關:許多人以為年長就需要尊敬,卻不明白年齡往往也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西方人當然也會關懷老弱,但重點不是老,而是弱。比方說,在巴黎的公共交通工具上,老人從來不是優先的讓座對象。優先座(places prioritaires)該讓給誰,巴黎大眾運輸公司 (RATP) 早就白紙黑字列出次序,完全無需爭拗。以下是RATP公布的讓座順序: 1.戰爭致殘人士及傷殘軍人 2.失明平民 3.工傷致殘人士 4.站立困難的殘疾平民 5.孕婦 6.陪同4歲以下兒童的人士 7.殘疾平民(無特別說明站立困難者) 8.持有「站立困難卡」的人士 9.75歲及以上長者 老人排第9,只能敬陪末座。換言之,那個73歲的「甩包嬤」到了巴黎,光憑年紀,就連要求讓座的資格也沒有。留意在法國人眼中,孕婦和陪同4歲以下兒童的人士(Personnes accompagnées d’enfants de moins de 4 ans),都比老人更值得讓座。就算像習近平早前所說,「70歲還是個孩子」,他們也肯定不會弱小如4歲小童。 話說回來,萬一有天你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也被一個蠻不講理的「甩包嬤」纏上了,該怎麼辦?先講我自己吧。我一向喜歡站立,所以你想坐就讓給你,不至於為了爭位而起飛腳(這樣做也很可能惹官非)。但我有朋友遇過類似的事,則選擇用「另類」方法解決。 她某天身體不適,在優先座上閉目休息,突然感到腳跟被什麼戳了一下。睜開眼,見是一個婦人,拿着傘子站在面前,傲然命她讓座。友人見她穩如泰山站着,年紀又不似很大,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實在不想讓座。為免爭吵,友人先用凌厲的眼神,盯着婦人的臉數秒鐘,然後木無表情掏出錢包,拿出一個一元硬幣。之後她站起身,把硬幣丟在座位上,微笑着說:「你坐!」 那婦人看到她一連串詭異動作及表情,非但沒有坐,還下意識退後一步。友人再說一遍:「你坐,你坐!」婦人面露一副「你這人很可怕」的表情,便撤退到車廂另一邊了。然後友人若無其事把一元硬幣放回錢包,坐在原位,繼續閉目休息。嘴角應該還掛着微笑。 相關文章: 如何霸氣地佔領關愛座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0173826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83 |
2025-10-02 10:28 |
| [#2267] 馮睎乾十三維度 所有坐位(不是淨係關愛座)其實都是較有需要者先用,根本不需要列出甚麼次序。只可惜人永遠都是自私的。搭地鐵見一家帶小孩的,一打開門D小孩會搶先入去霸位比自己一家,家長不但不加教導還報以欣賞的鼓勵。後生遙遙的只管坐著打手機,永不會注視一下身旁有沒有比佢更需要自己那坐位的人。 最後修改時間: 2025-10-02 10:39:52 |
lym 194.xxx.xxx.50 |
2025-10-02 10:38 |
| [#2268] 馮睎乾十三維度 讓座是美德,但我不同意強迫性,最過癮是快餐店也設關愛座,要原本坐在的人拿著碟食企起身繼續食嗎? 最後修改時間: 2025-10-02 13:02:15 |
天富仔 14.xxx.xxx.197 |
2025-10-02 13:01 |
| [#2269] 馮睎乾十三維度 「潮平兩岸闊」抑或「潮平兩岸失」?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原是唐人王灣〈次北固山下〉的詩句,只因習近平在2017年引過,寓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正在乘風破浪前行」,從此就有無數馬屁精拾其餘唾,不停反芻。昨天李家超在国慶酒會致辭,最後也引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表示香港「處於不可逆轉的經濟轉型期,是邁向經濟更強大的必經過程」,呼籲港人團結云云。 撇開習近平、李家超等人的拋書包不談,王灣此詩的確值得賞析,尤其是「潮平兩岸闊」一句。大家也許不知道,此句其實有另一版本,作「潮平兩岸失」,最早載於唐人殷璠編的《河嶽英靈集》。「失」、「闊」之別在哪?不如先看看全詩: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題目的「次」字,解「停宿」。此詩情景交融,造語精煉,寫冬末春初的客途上,作者泊舟北固山下的時候,看到一片空闊浩渺景象,繼而在初升的旭日、歲暮的春意中感受到時光飛逝,由是牽動思鄉之情。 這首〈次北固山下〉,最膾炙人口的其實不是第二聯,而是第三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夜色尚未褪盡,紅日已在海上冉冉升起;舊一年還未過去,江上的春天氣息便已來臨——另一個解法是陰曆新年未到,十二月已經立春,像去年甲辰年,立春是在前年舊曆十二月廿五日。此聯寫「日生殘夜」、「春入舊年」,僅十個字,就緊湊地呈現出新舊的參差對照、節序的匆匆替換,歷來被譽為千古絕唱。當時的宰相張說極愛此聯,更親筆題寫在政事堂上,要文人視之為楷模。 至於第二聯「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意思是:「潮水高漲上來,本來很高的兩岸跟水面齊平,好像都消失不見了,此時正有一葉輕舟,趁着順風揚帆前進。」相比起平淡無奇的「兩岸闊」,「失」字營造出一派空靈意象,明顯精巧別緻得多。難怪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也這樣注解:「『兩岸失』,言潮平而不見兩岸也。別本作『兩岸闊』,少味。」一字之差,意境高下立判。 事實上,古今很多唐詩選集都採用這個「潮平兩岸失」版,除了剛才提到的沈德潛《唐詩別裁集》,還有中国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的《唐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8年),可見「失」字實優於「闊」。為什麼習近平(或他的文膽)要選擇講「闊」呢?理由不言而喻——「兩岸失」意頭太差了。 為免「兩岸失」這妙句被世界徹底忘掉,我只好趕快推廣一下,也算是為「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略盡綿力吧。 相關文章: 令人嘆為觀止的馬屁詩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03032411 黃智華引毛澤東詩的笑話 https://www.patreon.com/posts/88381666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83 |
2025-10-02 22:43 |
| [#2270] 馮睎乾十三維度 Never Let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Your Education 9月3日,香港教育局向學校發通函,宣布「優化高中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課程框架」,以呼應近年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的「強化歷史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的方針。新課程框架擬於 2027/28 學年在中四全面推行,並將適用於2030年及之後的香港中學文憑試 。 該通函說,教育局經不同渠道收集意見,指「業界」認為現時中史科「過於側重政治史」,建議「讓學生全面均衡地認識中國由古至今,包括在經濟、文化、科技、社會、民族關係、中外交流等重要方面的基本發展」。這樣的表述,看似令中史科課程更「全面均衡」,不偏重「政治」,但諷刺的是,新課程卻增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兩個明顯極度政治化的課題,你認為最終效果是更多元均衡,抑或更偏頗單調呢? 現時高中中史科的「歷史專題」選修部份,設有六個單元(學生只須選一單元),包括:「二十世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承傳與轉變」、「地域與資源運用」、「時代與知識分子」、「制度與政治演變」、「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和「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新課程選修部份,則由「六選一」大幅減為「三選一」,分別是:「國家管治與制度組織」、「經濟資源與社會發展」及「中外交往與文化交流」。新舊版有交疊的範疇,但明顯分別在於:「時代與知識分子」單元被清零,學生不必再研讀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了。 至於高中歷史科,自然也改得面目全非。例如現時的必修課程,會重點教授「香港的現代化與蛻變」及「日本及東南亞的現代化與蛻變」,但新課程將刪除這兩個課題,轉而加強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與成就」。學習重點也會由「二十世紀初至1997年香港在政治及制度上的轉變」之類,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及其對世界的貢獻」、「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說穿了就是黨史。 在新課程中,香港史也不是完全灰飛煙滅,但它只能寄居在中共黨史的小角落,被「優化」為「新中國成立後香港的發展」,即學習所謂「一国兩制」如何「不變形不走樣」那類東西。歷史教育發生這樣的大變,意外嗎?當然毫不意外,而且大家都知道,今時今日,不管大眾如何反對,這個国家任務還是會執行到底的。 不禁想起西方有句老話:「我從未讓學校教育妨礙我的教育(I have never let my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有說是馬克吐溫講的,也有人說不是,但無論是誰說的,都一樣值得大家記住,因為真正的教育從來就不限於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歷史教育自然也不例外。例如寫出《羅馬帝國衰亡史》的大史家吉朋(Edward Gibbon),他的歷史知識幾乎都是自學的,且讓我引述其《自傳》的一句話作結: Every man who rises above the common level has received two educations: the first from his teachers; the second, more personal and important, from himself. 「每個非凡的人都受過兩種教育:第一種來自老師;第二種更切身,且更重要,是來自他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 |
亨利二世 42.xxx.xxx.93 |
2025-10-05 16:08 |
| [#2271] 馮睎乾十三維度 歷屎就是共狗打敗日寇,為藍晶死難者雪恥。 |
Lym 193.xxx.xxx.30 |
2025-10-05 17:11 |
| [#2272] 馮睎乾十三維度 (I have never let my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有說是馬克吐溫講的,也有人說不是,但無論是誰說的,都一樣值得大家記住,因為真正的教育從來就不限於課堂 ———————————— 今早「老虎」今年三度與細囝旅遊日本,早餐於香港機場(見圖) 下午送回短訊日本福岡大部份遊客屬「大陸客」 ![]() |
Spong 14.xxx.xxx.122 |
2025-10-05 17:47 |
| [#2273] 馮睎乾十三維度 每個非凡的(中囯人)都受過兩種教育:第一種來自共產黨;第二種更切身,且更重要,是來自他自己的財富; ————-富裕的去日本,窮的到香港—— |
Spong 14.xxx.xxx.122 |
2025-10-05 17:57 |
| [#2274] 馮睎乾十三維度 講「Mainland China」,代表分裂中国? 昨晚跟朋友吃飯時,看到一則香港新聞:中共外交部駐港公署近日頒下「聖旨」,指示港府各部門及立法會議員今後翻譯「中国內地」,須用「Chinese mainland」一詞,不得再像以往般使用「mainland China」。 新聞又引述行政會議成員兼資深大律師湯家驊的Facebook帖文,他憶述自己在2000年以大律師公會主席身份率團訪問北京,曾獲国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接見,當時有人問他:「你說我們在『國內』,那是否代表香港在『國外』?」 湯表示「一時無言以對」,又說「自始一直告誡自己,身為律師,用字不能隨便,一定要小心。」然後湯大狀便一本正經解釋「中國大陸(Chinese Mainland)」與「大陸中國(Mainland China)」之別,說: 「『大陸中國』意味着中國有大陸中國和其他中國之分。今天外交部再一次提醒我們用字不能馬馬虎虎,也是用心良苦,我們應該加倍小心。」 湯大狀當年上京,原來只學懂「用字不能隨便」,那實在太可惜了。須知身在Mainland China,除了用字,還有很多更不該隨便做的事。 言歸正傳,看到這則新聞,我忍不住問同場一位認識湯家驊多年的律師朋友:「Chinese mainland、mainland China真係有佢講嘅分別?咁mainland Europe咪暗示有兩個歐洲?」他冷笑一聲,搖搖頭答:「佢toe the line啫,我唔明佢咩心態!」 事實上,「mainland China」並非什麼針對中国的特殊講法,除了我剛提到的「mainland Europe」,隨便數一數,還有「mainland Britain」(指英國本島的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不包括外島)、「mainland Australia」(指澳洲本島,不包括塔斯曼尼亞州),諸如此類。按照湯家驊的邏輯,難道這又代表「英國有大陸英國和其他英國」、「澳洲有大陸澳洲和其他澳洲」? 至於中共外交部為什麼突然發這無聊指令,我也不大清楚。近年中国網上有個流行說法,稱中国的英文官媒只寫「Chinese mainland」,永遠政治正確地宣示「一個中国」立場,而居心叵測的外媒(如BBC)則經常惡意地寫「mainland China」,以暗示中国不止一個。事實果真如此? 首先,BBC自己也用「mainland Britain」一詞,卻未聽過有英國人挖空心思指控那是「分裂英國」。在英人眼中,「mainland Britain」和「British mainland」根本就是同義詞,兩者都有人用,並無什麼「禁忌」。 更有趣的是,就算是中共官方英文媒體,即使較常用「Chinese mainland」,也不見得明令禁止「mainland China」(至少幾年前還在用)。以下摘錄《China Daily》 兩篇文章的句子: 「In 2003, when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SARS) hit both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見〈HK's return 20 years later breaks the prophecy that sings the blues over its development〉,2017-6-27) 「Listening to his heart, Gaertner joined Hong Kong's 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 or TVB, in 2013. Four years later, he played a British police inspector in Chasing the Dragon, an action crime film made by filmmakers from bot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見〈German actor plays his part in HK life〉,2020-11-16) 《China Daily》 記者不也若無其事用「mainland China」嗎?這個詞,不管香港人抑或「国內」同胞,都相安無事習用多年,怎可能像湯家驊振振有詞所說,「mainland China」跟「Chinese mainland」意思不同呢?拍馬屁沒問題,但拍到罔顧事實、扭曲語言用法,就已經不是拍馬屁,只能說是「舔不知恥」了。 順帶一提,「国家領導人」梁振英於2022年3月10日在Facebook發了一個帖文,宣傳他牽頭成立的「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第一句是這樣寫:「今天晚上開始在線上向身在國內、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家長介紹民心的辦學情況。」湯家驊不妨也問問梁振英:「你說『國內、香港』,那是否代表香港在『國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127 |
2025-10-07 22:01 |
| [#2275] 馮睎乾十三維度 央視和無綫都報道了,哪有假的? 根據央視月初播出的軍事紀錄片《必勝》,原來解放軍「殲-16」戰機曾在2024年「攔截、鎖定並驅離」兩架外國隱形戰機。節目沒明言是哪國戰機,但大家都認為是暗指美國的「F-22猛禽(F-22 Raptor)」。中、外戰機在印太地區狹路相逢互相攔截,本來就司空見慣,但今次有點不同——中国太他x的厲害了! 曾參加「九三閱兵」的中国空軍飛行員李超在黨媒訪問中稱,去年某日他駕駛殲-16沿海駐訓時,兩架外國戰機飛來挑釁,「身後就是我們的領海線,他們過來了,我們肯定要過去」。 李超描述自己與對方短暫纏鬥,其中一架飛機脫離空戰圈,想要鎖定李超,李超便順勢把飛機拉起,然後做了一個「桶滾」(即沿着前進方向軸心作360度旋轉),在對方機頂上倒飛,「當時我的座艙蓋和他的座艙蓋也就10到15米,做完這個動作以後,我同時鎖定兩架飛機,最後兩架都走了」。 李超自豪地說,這是中国空軍成長與強大的見證,又聲稱從此以後,該型號的外國戰機再未出現於中国近海。光是聽他描述,已經像看了一幕《壯志凌雲(Top Gun)》的高潮戲了:鏡頭推近,音樂拉滿,李超駕着殲-16一個筋斗雲翻過去,滾轉、倒飛、鎖定、逼退「敵機」,連串動作如行雲流水般展開,然後便凱旋回到地面,接受英雄式歡呼。 此事可信嗎?整件事,沒有任何第三方資料、雷達紀錄、衛星影像,更沒有外國軍方承認這一幕發生過——當然也沒有國家能夠否認,因為中共官媒從未表明被驅離的戰機屬於哪國。試想,就算美國軍方跑出來否認,中共也可理直氣壯反駁「我們可沒說是美國」,你吹得佢脹咩? 儘管證明不到央視造假,但「外國反華勢力」還是不遺餘力提出種種質疑。許多人疑惑:殲-16只是中国第4.5代戰機,F-22卻是美國第5代戰機,中国居然能夠以一敵二,同時「鎖定」兩架飛機並「驅逐」它們,令美軍從此不敢飛近?美國有位前空軍飛行員C.W. Lemoine就在YouTube上評論此事,探討了孰真孰假的問題。 Lemoine承認中国是勁敵,並讚揚殲-16是性能優秀的戰鬥機,甚至認為在非戰時的情況下,殲-16飛行員是有可能鎖定一架F-22來攔截的(隱形戰機並非絕對隱形,只要距離夠近,一樣可以被雷達偵測到),但他認為中共官媒報道的那個故事,什麼外國空軍被嚇跑、從此不敢再來,根本毫不可信,因為美軍根本不是這樣做部署的。以下是Lemoine在節目所說的一段話: Do I think this story happened? No, not even a little bit. The entire thing about encountering two F-22s—one versus two—he's just doing coastal training, and he scares them away with his radar? That's stuff from movies. I don't care who the countries are, that's just not how it works. And a precise barrel roll, flying backwards over the enemy fighter canopy-to-canopy at 10 meters? No, absolutely. This is from a movie. This is stuff that propaganda ministers create in their fever dreams. It's not real, and it didn't happen. 意思是:「我認為這故事發生過嗎?不,一點也不。遇到兩架F-22、以一敵二,他(指飛行員)只是做沿海訓練,然後用雷達嚇跑對方?那是電影情節。我不在乎涉及哪國,事情不是這樣的。還有那個精準的桶滾,倒飛到敵機上方,座艙蓋對座艙蓋只距離10米?絕對不。這是電影借來的橋段,是那些宣傳部長發燒做夢編出來的東西。不是真的,也沒有發生過。」 Lemoine的評論影片: https://t.ly/eT7Ru Lemoine指出,央視講的故事可能部分是真的(如雙方戰機互相攔截或鎖定),但若事件要按中国媒體所描述般發生,則機率是零,形容「這讀起來就像純粹宣傳,是胡言亂語。(this just reads like pure propaganda. It's nonsense.) 」他還查過美國印太司令部過去兩年的報告,找不到任何關於F-22在這方面的消息。由此可見,與其說這是一場空戰,不如說是一場空想。 不管你是否認同Lemoine的看法,他有一點還是講得很準確的:That's stuff from movies. 無獨有偶,日前無綫新聞報道央視紀錄片的英雄故事時,旁白也有一句「類似電影《壯志凌雲》的情節」,不知道是否「高級黑」?我在網上看了很多一本正經的軍事評論,大家為了故事的真假各執一詞,我自己最欣賞的評論,是以下這個幽默的YouTube留言(原本是寫簡體字的): 「外國人有點不了解中国的媒體,特別是中央電視台。這上面的新聞可以說是100%的真實,可不像西方的媒體可以隨便胡說八道。因為如果他說謊話一旦被美方出來否認,證實他是謊言,中央電視台將會失去他的權威性。你們懂嗎?」 相關文章: 破天荒想給央視一個讚 https://www.patreon.com/posts/98595230 圖片/無綫新聞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127 |
2025-10-08 21:03 |
| [#2276] 馮睎乾十三維度 大家還記得那YT英國鋼琴手在車站遇上了大叫"冬撻靴"那群外酸人嗎?事源是為要預拍好在春晚造假。那這甚麼自吹top gun 可信否自己定奪好了。 |
Lym 193.xxx.xxx.191 |
2025-10-08 21:26 |
| [#2277] 馮睎乾十三維度 如果有美機都只會係F35或者F18,點解?明就明,講多無謂 |
olddude 42.xxx.xxx.147 |
2025-10-08 21:36 |
| [#2278] 馮睎乾十三維度 今日漁村,梗系信好過唔信, 否則冇話題,同人㘭冇朋友 蝸牛吹自己勁過牛,佢可趴牛 身上,牛唔可以趴佢身上 我会狂点贊囉 |
ch812 49.xxx.xxx.149 |
2025-10-09 10:38 |
| [#2279] 馮睎乾十三維度 人生總有遺憾——《風林火山》觀後感 終於看了久聞樓梯響的《風林火山》。對我來說,劇情並沒有很多人所說般費解,片中藴含的意象亦比我預期豐富,即使有明顯缺陷,整體來說我還是喜歡的。但正如導演Juno在訪談所說,光是劇本他已寫五年,觀眾看一次很難完全明白,我也不敢說自己看懂所有細節——如梁家輝老婆那條線,如此突兀地插入去,我就不太肯定有何作用。儘管《風》劣評如潮,但一齣港產片能激發中、港兩地眾多討論(台灣剛上映,反應似乎頗為冷清),已經好久不見了,這樣的現象實在令人懷念。 (以下內容有劇透) 電影劇情大要,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交代:在一個灰暗的劫後世界,大毒梟第二代(金城武演的李霧童)為了下一代的未來,不惜一切改邪歸正,希望建構美好社會,但過渡期間秩序大亂,更損害了三山五嶽的既得利益,當中包括黑警及(結尾才點破的)政府。金城武演的「毒二代」、他的父兄、集團元老、受毒販控制的黑警,還有背後最懂「遊戲規則」的政權(由梁家輝演的狄文傑作代言人),當然只存在於平行宇宙的1994年香港,但他們的鏡像又有沒有投射到這個世界呢?你喜歡解讀這是影射Juno自己,或其他什麼,都可以。看電影不是考公開試,不需要model answer。 開場時,金城武在紅隧醒來,不管你說它矯揉做作抑或意在言外,在這個梗圖和經典只差一線的時代,如此奇葩一幕已定格成永恆了。但除了「型」,這場戲還有什麼意思?有人說是向《墮落天使》致敬。這種「互文指涉」固然有趣,但若缺乏內在邏輯,就流於形式了。金城武能夠在紅隧起床,把香港站外街頭當成「開放式廚房」,我認為很有意思:(一)表示在片中那個虛構香港,紅隧已經荒廢,車水馬龍的繁華已成泡影;(二)暗示香港是「李家」遊樂場(呼應梁家輝片末所說的話);(三)象徵金城武活在一個虛無荒涼的洞穴,留意他步出紅隧沖咖啡,鏡頭緩緩向上,讓觀眾看到他頭頂依然有個玻璃蓋——世界在他只是一個更大的洞,無處可逃。 這齣戲的細節其實非常豐富,且前呼後應。像金城武一開場被暗示為「洞中人」,劉青雲就更畫公仔畫出腸地形容人生是「籠內鳥」:他對着被吊死的任賢齊說,「人生在世如籠內鳥,人情薄如紙,有得選的話,下輩子別再回來。」劉青雲死前講的一句,是「我不會再回……」「回」什麼?如果你記得任賢齊吊死那幕,就知道劉不是說「回來香港」,而是指「回來做人」。Juno建構的那個異世界,日短夜長,雪落不停,天冷,人更冷,的確生無可戀。所以片中各個男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毀傾向,唯有身懷六甲的高圓圓,咬實牙關,以烈火的意志存活下去(結尾遇襲後籠罩她的紅光,我覺得是全片曇花一現的生命力)。 電影的缺點,已經有太多人罵過,有些合理,有些不。我覺得Juno太貪心了(也許片中代表「貪」的劉青雲也是導演的投射),把太多東西寫進劇本,最後還是要遭受社會的鐵拳,必須大幅刪剪(姑且不論中国審查的問題)。結果是許多情節壓縮太多,除了令主流觀眾看得很不舒服,也大大削弱了戲劇張力,導演想營造的山雨欲來,還未來得及醞釀,就已經倉猝消散。我也很不喜歡片中的粗口對白,並非因為我有語言潔癖,而是很多粗口根本沒必要,尤其是鮑起靜的對白。  無論如何,我相信現在面世的《風林火山》,必然有別於Juno最初構想、甚至在2018年拍成的內容(否則亦不必補戲)。翻查2017年媒體訪問Juno的多個報道,都說《風林火山》故事「圍繞在香港和中國緝毒與販毒之間」。但現在上映的版本並沒有牽涉到「中國」,理由?你懂的。至於梁家輝片中那個被姦殺的太太,名字叫張穎,跟《復仇者之死》(2010年)中被黑警在警局強姦的角色(蒼井空飾演)同名,是否也暗示《風》內的神秘強姦犯跟警方有關呢?《復仇者之死》的故事由Juno創作,題材不禁令人想起2008年旺角警署強姦案(的確發生在我們這個宇宙)。如果《風》沿用這條橋,那麼梁家輝老婆那故事被剪得甩皮甩骨,好像欲言又止,我就很容易理解了。 《風》中的四大男角,古天樂無法守諾還命、劉青雲無法帶女兒移民、金城武無法「淨化」社會、梁家輝無法找到殺妻仇人,他們各懷解不開的心結,也有彌補不了的遺憾,就像我們這世界的Juno,也有一部即使上了畫,還是永遠未拍完的電影。即使觀眾,大概也是懷着幾分遺憾來憑弔這齣「舊香港電影」的——《風林火山》像八光年外的一顆星,今天看到的,已是恍如隔世的昔日光輝,怎不教人唏噓?或許人生如電影,若無遺憾,那是多無趣啊。 圖/《風林火山》 相關文章: 程小美,一個城市的縮影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01015579 在《閃靈》中發現香港 https://www.patreon.com/posts/83677924 《烈火青春》的無限地平線 https://www.patreon.com/posts/81416204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127 |
2025-10-10 20:22 |
| [#2280] 馮睎乾十三維度 獲獎不如提名 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由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María Corina Machado奪得,獲提名的黎智英、鄒幸彤雙雙落選。這樣的結果,我覺得未嘗不是好事,甚或比獲獎更好,理由有二。 第一個理由,不妨稱為「村上春樹效應」。翻查諾貝爾和平獎紀錄,儘管組織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聯合國難民署曾多次獲獎,但從未有人能以個人名義獲獎兩次。獲獎那天,固然舉世矚目,但國際曝光率的配額一次就用爆了。然而提名次數卻無上限,像黎智英先生就曾屢獲提名,每次均被廣泛報道,令世界多一次機會留意香港狀況,曝光率反而更細水長流。恰如文學界的村上春樹,他不是每年都得不到文學獎,卻每年都被談論嗎? 提名比獲獎好,還有另一更重要的理由——這裏要想一想劉曉波。2010年10月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時,正被中共關在遼寧錦州監獄。大家該記得,那年在奧斯陸舉行的頒獎禮,台上僅擺了一把空椅子(12年後,同是10月,把劉曉波關在牢獄的胡錦濤被架離「二十大」會場,也諷刺地留下一張空凳)。劉曉波獲獎,中共當然覺得是對自己的一大羞辱,於是馬上出招「反制」挪威,還軟禁了劉的妻子劉霞。 劉曉波得獎後,仍一如既往被關在錦州監獄,直到2017年肝癌晚期,死前一個月才獲准保外就醫。劉霞則跟外界斷絕了聯繫,一直被軟禁到劉曉波過世為止。前車可鑒,沒有獎似乎也是好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事實上,黎智英、鄒幸彤都沒有因為與諾獎無緣而失望。《黎智英傳》作者祁福德(Mark Clifford)近日接受《光傳媒》訪問,分享了黎智英的一些獄中信,黎生甚至表示很高興自己沒贏得2021年的和平獎,因為他認為那是一種虛榮。至於鄒幸彤,她在10月10日也豁達地寫下一篇〈諾貝爾和平奬失奬感言〉,且讓我抄錄於下: //「沒有得奬,但也感言。因為想多謝大家關心我們*,也關心香港的民主與人權。除了香港,在這世界上,哪裡有專制政權,哪裡就會有良心犯,請活在自由國度的人們,別讓世界各地監獄內外的良心孤獨地顫動,也希望各位同行者們,別~放~棄!只要良心在,光仍是會發熱發亮的。我們一起繼續前行,笑住迎戰,便會笑住煲底見!天祐María Corina Machado和委內瑞拉,願世上再沒有良心犯。多謝諾貝爾委員會。」 * #黎智英 #何桂藍 #陳日君 #黃之鋒 #李卓人 #鄒幸彤// 中英文版見鄒幸彤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0894337 諾貝爾獎,在別的國家是天大殊榮,在中国則可能是天降橫禍。我希望黎、鄒等人今後能繼續獲得提名,直到有那麼一天,他們能夠親赴奧斯陸,在全世界的掌聲中,領取那個早該屬於他們的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圖/鄒幸彤Patreon ![]() |
亨利二世 119.xxx.xxx.127 |
2025-10-12 0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