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主旨 ﹝請按主旨作出回應﹞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寄件者 傳送日期 由舊至新 由新至舊
[#2281] 馮睎乾十三維度    
中国禁詞奇觀——「六合」和「魚」

友人Paul見我評論「Chinese mainland」,就問我一個關於中国禁詞的問題,結果我被他考起了。事緣他近日瀏覽一個叫「中華典藏」的中国大陸網站時,發現很多兩字詞都變成「****」,彷彿要讀者做填充題。這些禁詞,有的可解,有的可笑,也有些完全莫名其妙。

例如網站上的《史記・秦始皇本紀》白話譯文有一句:「秦始皇順時乘勢,奮發努力,終於兼併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所屏蔽的詞,是「專制」兩字。崩口人忌崩口碗,一個專制政權不准人講「專制」,我們都覺得「合情合理」。

另一句較好笑:「不為子孫後****慮」,你猜到是哪兩個字嗎?(答案見文末)Paul和我均感費解的,是〈瑯琊台刻石文〉這句:「****之內,黃帝之土」。「****」掩蓋的字是「六合」(代表東南西北上下),但這樣人畜無害的詞怎會被禁呢?儘管我馬上想到大陸禁止的「六合彩」,但這裏分明沒有「彩」字,沒理由連「六合」也說不得吧?我於是向諧音的方向想。

2023年底,我曾在這裏寫過一篇〈中国人看見這照片,拳頭都硬了〉,提及中國古代避諱,不乏諧音字。例如饅頭原叫「蒸餅」,只因宋仁宗名喚「禎」,跟「蒸」同音,皇宮上下便改呼蒸餅為「炊餅」(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二),後來這個避諱方式傳到民間,普天下人就改口叫「炊餅」了。

「六合(liù hé)」的諧音,有哪個組合可能犯禁呢?我只勉強想到曾任中共国務院副總理、被視為習近平財經智囊的劉鶴(liú hè),兩組詞雖然音調有別,但拼音一樣。不過劉鶴這級數的人是否需要避諱,我也不肯定。查一下中国大陸網絡有沒有相關討論,終於在「百度知道」上找到中国網民的答案。

原來早在十多年前,網絡小說已常常屏蔽「六合」兩字,許多大陸人也被弄糊塗了。有人在「百度知道」提問,答案多數是「好像是犯了六*合*彩的忌諱」——即我一開始覺得牽強而排除掉的解釋。這到底是否真正理由,當然無法確認,但至少令我明白一個道理:中国大陸的「常態」,並非我這類香港人所能理解。

Paul問我「六合」被禁理由後,恰巧看到一則相關的禁語新聞,真巧。中国男星于朦朧上月11日墜樓身亡,警方居然即日以「酒後意外」草草結案,之後一切消息都被封鎖,令民眾大為震驚,紛紛質疑是否在包庇什麼權貴?「于朦朧」三字更因此成了敏感詞。中国網民為了突破封鎖,便以諧音「魚」代替「于」。

想不到從9月底起,中国社交平台很多賣魚主播和釣魚愛好者的帳號都被封鎖,或發布不了直播,如抖音帳戶「鄭記三文魚」自9月30日起,就被禁直播90天(我上抖音看過,確實如此)。「諧音犯禁」這個現象,看來由宋朝到今天都一樣,只是變本加厲而已。

這樣草木皆兵的封殺,我認為只有兩個效果:一是令原本不留意于朦朧死亡事件的人,都開始關注起來;二是間接告訴大眾,這不是一宗普通的死亡事件,那些受保護的幕後元凶,背景的確非比尋常。

上月我寫了一篇文〈于朦朧之死,可挖出多少真相?〉,認為與其牽扯十多廿個嫌疑人,倒不如集中力量留意一兩個核心人物,當時我說:「我認為在眾多嫌疑人中,這個極光光的確比較可能牽涉其中。」如今大半個月過去,真相依然未明,但網上最近流傳一個說法,很耐人尋味:「極光光」是李小勇(李鵬次子)和葉小燕(解放軍創建人葉挺的孫女)沒有公開的兒子。

消息真假當然無法證實,但你大可比較一下李小勇、葉小燕、李葉(又名葉丹丹,是李、葉兩人已公開的女兒)和極光光(原名李明)的樣子,自己猜猜他們四人有沒有血緣關係。我又想到,既然「魚」字已經犯禁,什麼時候連「蒙古」、「龍的傳人」和「極光」都化成「****」呢?或許終有一天,連朦朧的「****」符號也該屏蔽。

相關文章:

中国人看見這照片,拳頭都硬了
https://www.patreon.com/posts/95589990

于朦朧之死,可挖出多少真相?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9552062

「****」謎底:「代考」二字。



亨利二世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9.xxx.xxx.172
2025-10-13 16:57
[#2282] 馮睎乾十三維度    
好了,以後吾使用腦出燈謎。
lym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94.xxx.xxx.50
2025-10-13 17:09
[#2283] 馮睎乾十三維度    
立法會最後一個化灰都認得的議員

近日,一群沒多少市民關心或認識的「立法會議員」輪流宣告棄選,老實說,許多我也不知道是誰。據聞下屆「立法會」又「大換血」,老將均被勸退,騰出空位予中資機構的「国家隊」,就連身兼行會召集人的葉劉淑儀也似乎冇得留低。

昨天葉劉到立法會開會,不知道是否因為被人勸退,心情不佳,竟直接向守候的記者開火:「唔好阻住我開會,行開!」會後被問及是否未能連任,葉劉僅以20字回應:「我哋新民黨適當時候會宣布,請各位唔好騷擾我。」那副似曾相識的西臉,簡直令人一秒回到2003年。

今時今日,我當然明白討論「立法會」或「議員」做過什麼,早已沒有意義,但葉劉近年的確做過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且值得大家記住——去年,她以行政會議召集人身分接受英國《泰晤士報》訪問,坦承「香港的民主失敗了」。那篇訪問於去年7月刊出,標題順理成章用了葉太「金句」,叫「Democracy has failed in Hong Kong, top pro-Beijing politician says」。

我當時也評論過這篇「精彩」的訪談,現在不妨跟大家重溫幾個重點。訪問中,葉劉認為人性自私,投票跟公共利益無關,「只跟隨民意是危險的(Just following the popular will is dangerous)」,又指香港應由中共支持者管治(the territory should be run b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upporters)。既然她對市民投票那麼不屑,現在不能再參選,豈非求仁得仁?

至於她算不算「中共支持者」,就連我也懷疑,何況坐鎮西環的「市委書記」?葉劉在訪談中,不單直線抽擊97後香港「民主實驗」失敗(our experiment with democracy failed in the past 20 years),談到支持共產黨時,更表現出一種不情不願的無奈態度,你看她怎麼說:

「從來沒有人要求我們支持中共。但它作為執政黨,這是⋯⋯政治現實,你必須接受並支持中共。(We were never asked to support the CCP. But as the ruling party, it’s a … political reality that you have to accept and support the CCP.)」

試想,如果有女子答允結婚,理由只是「他作為我腹中胎兒的爸爸,這是……現實,我必須接受並嫁給他」,你認為她對那男人是真愛嗎?

在這篇《泰晤士報》訪問中,我看到的是一個「敢言」的葉太,她以香港管治團隊核心成員的身分,義無反顧向全世界講出真相,宣布中共搞砸了香港的「民主」;我又看到一個委屈的葉太,她明白香港改朝換代後,中共那班土包子才是主人,自己只好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應酬式擺些支持的姿態。

即使近年她在「立法會」的政績是零,光憑這個偶爾真情流露的外媒訪問,我已經覺得她是濁世中一股「清流」了。不過講了真心話,自然也要付出代價。從今以後,政界再無「掃把頭」,而這個可能是立法會最後一個化灰也能被香港人認得的議員,終於在一片愁雲慘霧中完成condom的歷史任務。「香港應該由中共支持者管治」,你如願以償了吧?

相關文章:

葉劉淑儀訪談該寫入史冊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08674896

圖片:JC. Post Threads影片截圖


亨利二世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9.xxx.xxx.172
2025-10-14 18:53
[#2284] 馮睎乾十三維度    
退休之後
得閒咪約埋毒鵝,大口狗同西環契仔開枱算啦
Spong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4.xxx.xxx.186
2025-10-14 19:41
[#2285] 馮睎乾十三維度    
行開,總是覺得中間欠缺左個撚字。

注:現實生活中其實我是不講粗口的。我老媽成日同佢D雀友自誇話佢生D仔女冇個會講粗口。。。:-D

最後修改時間: 2025-10-14 21:38:41
lym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94.xxx.xxx.50
2025-10-14 21:36
[#2286] 馮睎乾十三維度    
跨國詐騙集團勾結中共国安部?

美、英政府聯手打擊跨國詐騙,揭露「全球網絡詐騙支柱」(美國財政部用語)就是柬埔寨企業「太子集團(Prince Group)」,其大老闆是生於福建的陳志。美國已要求法院充公詐騙集團逾12萬枚比特幣(價值約150億美元),更鎖定組織內146個目標實施制裁,包括9間台灣公司、20間香港公司,其中兩間還是香港上市公司,分別為致浩達(1707)及坤集團(924),兩者的大股東都是陳志。

這陳志是如發跡呢?據DW Capital Holdings(陳志創辦的新加坡基金管理公司)網站介紹,陳志是「一個年輕的商業奇才(a young business prodigy)」,「80年代已開始協助爸爸經營深圳的家族生意(started assisting his father on their family business in 1980s Shenzhen)」。不過該網站沒有說明,陳志其實在1987年12月才出生,也就是說,他未滿三歲已經幫手做生意,確是千年一遇的「商業奇才」。

陳志的爸爸是誰、做什麼生意,我考究不到,只知道他在2010年後移師柬埔寨,從此便踏上一條遺禍人間的「成魔之路」。2014 年,陳志豪擲 25 萬美元入籍柬埔寨,如今臭名昭著的太子集團就在2015年橫空出世,由陳志擔任董事長。之後陳志不知怎樣搭上柬埔寨政要,被授予內政部顧問一職,更與時任內政部長的兒子合夥成立金貝投資。在政治勢力的保護下,陳志在柬埔寨簡直如魚得水。

表面上,太子集團只是經營房地產開發、金融服務等正當業務;陳志近年還在柬埔寨獲頒「Neak Oknha」榮銜,在太子集團網站上大剌剌地自稱「陳志公爵」,好不風光。但根據紐約東區聯邦地區法院剛公開的起訴書,真正令太子集團賺得盤滿缽滿的業務,是在柬埔寨經營強制勞動詐騙園區,以暴力控制「奴隸」,藉此從事加密貨幣投資詐騙和其他詐騙活動,即所謂「殺豬盤」。美國政府估計,美國人在2024年因東南亞的詐騙活動至少損失100億美元,其中跟太子集團有關的詐騙尤其嚴重。

詐騙所得的巨額髒錢,當然要用表面正當的生意「洗白」。這時候,那些分布全球不同地區、由陳志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公司就可發揮它們的作用。香港那20間被美國制裁的公司是否也負責洗錢呢?紐約法院文件並未披露,只提及為陳志洗錢的,有兩個關鍵人物都是香港公民兼居民(citizen and resident of Hong Kong),即同謀者5號和6號:5號擔任陳的私人財務經理,也是太子集團合夥人,6號是集團另一合夥人。兩人受陳志指示,利用複雜的加密貨幣洗錢技術來掩蓋太子集團的非法利潤來源。據美國財政部新聞稿披露,其中一人名為「周芸,Zhou Yun」(又名Sandy Zhou),1982年生於河北。

這次美、英一出手就破大案,把主腦、同謀和百多間相關公司都公之於世,金流查得一清二楚。奇怪的是,既然這麼多香港公司牽涉其中,詐騙集團高層又有兩個「香港人」,近年無數港人也是詐騙案苦主,為什麼美、英當局遠在海外都查得到,反而香港警方卻沒發現幕後大佬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控制着至少兩間上市公司的陳志呢?我看了紐約法院的起訴書,當中兩段披露一些事,令我茅塞頓開,原文如下:

27.Chen and his co-conspirators used their political influence to protect the scam operations from law enforcement in multiple countries, including from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MPS”) and Ministry of State Security (“MSS”). Among other things, Prince Group executives bribed public officials for information in advance of law enforcement raids of Prince Group scam compounds. Additionally, Chen enlisted Co-Conspirator-2 to preside over Prince Group’s “risk control” function to monitor investigations and engage in corrupt bargaining with foreign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s to advance Prince Group’s interests.

28.For example, in or about May 2023, Co-Conspirator-2 engaged in communications with an MPS official who stated that he could get Prince Group associates “off the hook.” In return, Co-Conspirator-2 offered to “take care of” the official’s son. As another example, in or about July 2023, Co-Conspirator-2 directed a Chinese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 to have local police extort businesses on behalf of Prince Group, stating, “Tell the police to rob [] places, and then go to talk to them about protection, in my company’s and my name. Rob them first and then protect them.” In the same conversation, Co-Conspirator-2 boasted that whenever there were law enforcement crackdowns at the scam compounds, nothing happened to “us,” referring to Prince Group. Co-Conspirator-2 and Chen communicated at length about “risk control” issues and whom from the MPS Co-Conspirator-2 was in touch with. Chen also boasted to others of his arrangements with the MSS to be informed of law enforcement actions in exchange for bribe payments.

中譯:

27.陳志及其同謀利用政治影響力,令他們的詐騙活動免受多國執法部門干預,當中包括中国公安部(MPS)和国家安全部(MSS)。別的不說,太子集團高層曾經賄賂公職人員,藉此在執法部門突擊掃蕩太子集團詐騙園區前獲取情報。此外,陳志還指派同謀者2號掌管太子集團的「風險控制」,負責監視執法人員的調查,並與外國執法官吏做枱底交易,以推進太子集團的利益。

28.例如,在大約 2023年5月,同謀者2號與一名公安部官員溝通,該官員表示自己可以讓太子集團的同夥「脫身」,同謀者2號提出「照顧」該官員的兒子作回報。又如2023年7月左右,同謀者2號指使一名中国執法人員,讓當地警方代表太子集團去敲詐企業,聲稱:「叫警察去搶劫[ ]地方,然後以我公司和我的名義去和他們談保護事宜。先搶劫,再保護。」在同一次對話中,2號吹噓說,每當詐騙園區遇到執法行動時,「我們」(指太子集團)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同謀者2號和陳志不斷談論「風險控制」各種問題,並提到2號與公安部哪些人保持聯繫。陳志也向人吹噓,国家安全部會向他洩漏執法行動情報,以換取賄款。

起訴書全文:
https://www.justice.gov/usao-edny/media/1416266/dl

美國的起訴書白紙黑字明言,除了柬埔寨政權,原來中国国安部、公安部均有份包庇陳志及其詐騙集團。若此事屬實,大家就不能怪鄧炳強辦事不力了。我很好奇,中共外交部會否回應紐約法院起訴書對中国的指控呢?香港警方又會不會懸紅通緝陳志、周芸等人呢?

相關文章:

詐騙園區驚見「習標語」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20206420

中国勸返23萬詐騙犯的幕後
https://www.patreon.com/posts/70688310

柬埔寨詐騙集團是怎樣煉成的
https://www.patreon.com/posts/70593714


亨利二世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9.xxx.xxx.172
2025-10-15 23:17
[#2287] 馮睎乾十三維度    
好快會出聲明話政治抹黑。
Lym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93.xxx.xxx.39
2025-10-16 07:58
[#2288] 馮睎乾十三維度    
蔡天鳳同Jpex兩單案都應該係類似情況。
twinggy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218.xxx.xxx.10
2025-10-16 10:44
[#2289] 馮睎乾十三維度    
開始懷疑以前香港電話詐騙案報稱為中囯公安的「真實性」
Spong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4.xxx.xxx.238
2025-10-16 11:25
[#2290] 馮睎乾十三維度    
「太子」傳說——香港小公司控制古巴雪茄王國

昨天讀紐約法院針對「詐騙教父」陳志的起訴書,好比上了一課「詐騙洗錢101」,其中還穿插很多娛樂性十足的八卦,例如賄賂中国国安、警黑勾結敲詐企業等,感覺有點像看明人《杜騙新書》現代版,實在大開眼界。起訴書也點名一間叫「Hing Seng Limited」的香港公司,其「業務」亦非常有趣。

翻查網上資料,「Hing Seng Limited」中文名是「興承有限公司」,2022年5月才在香港註冊成立。據起訴書所述,興承只是一間空殼公司(shell company),曾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間,向一間營運比特幣挖礦設施的老撾公司「Warp Data」支付逾6000萬美元。除此之外,興承也匯款給陳志同黨的配偶,並購買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奢侈品,包括一隻勞力士手錶和畢卡索畫作。

記得李家超說過「執10間,開16間」的金句嗎?既然做上述的事情也需要註冊一間公司,你應該明白為什麼近年香港公司如雨後春筍了。

除了美國司法部的起訴書外,美國財政部同時也公布了一份制裁名單,上榜人物和公司都跟陳志的跨國犯罪集團有關,當中涉及20間香港公司和一名叫「周芸(Zhou Yun)」的「香港人」。公司名單如下:

BRIGHT TEAM GLOBAL LIMITED
CHEER CAPITAL LIMITED
GEORESOURCES LIMITED
GEOTECH ENGINEERING LIMITED
GEOTECH HOLDINGS LIMITED
GOLDEN ASCEND HK LIMITED
KHOON GROUP LIMITED
MIGHTY DIVINE HK LIMITED
MIGHTY DIVINE INSURANCE BROKERS LIMITED
MIGHTY DIVIN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
MIGHTY DIVINE LIMITED
MIGHTY DIVINE PERSONNEL CONSULTANTS LIMITED
MIGHTY DIVINE SECURITIES LIMITED
MIGHTY DIVINE TRUST HONG KONG LIMITED
NOVA LUXE GLOBAL LIMITED
NOVA MANAGEMENT SERVICES LIMITED
PRINCE GROUP HOLDINGS LIMITED
RICH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LIMITED
SUN AND SUN LIMITED
YAU WING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LIMITED

不知有沒有讀者「有幸」在上述公司做過?這堆名字中,最矚目的無疑是那一系列「MIGHTY DIVINE」,聽起來像邪教多於企業。好奇之下,我嘗試查一查這公司的背景及業務,順藤摸瓜,竟意外發現了一條沒有被美國司法部及財政部點名的漏網之魚。

搜「MIGHTY DIVINE」時,我在Google頁面看到一個LinkedIn帳號「Jun Ao」(名字音譯「敖君」),職銜是「Mighty Divine - Investment Associate」,但點進去卻看不見這職銜,反而變成「Asia Uni Corporation Limited- Investment Manager」——我猜,也許是因為帳號資料剛剛更新,Google搜索頁才會殘存之前的資料。

「MIGHTY DIVINE」上了國際新聞,這位「Jun Ao」趕快跟它割席也是人之常情。但令我驚訝的是,她在LinkedIn原封不動保留的工作經歷,資訊量奇高,有部分更和陳志的「洗錢」活動完全吻合。

Jun Ao介紹自己在2020年1月入職「Asia Uni Corporation Limited」,擔任投資經理,至今已有5年10個月。我另行翻查資料,發現Asia Uni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名叫「協亞企業有限公司」)原來在2020年4月29日才註冊成立,換言之,這位Jun Ao不是普通員工,而是創始者之一。最耐人尋味的是她自述的工作經歷:

Engaged in a property acquisition in City of London for GBP 95 million. The yield of the grade A office building is nearly 4%.

(參與收購倫敦市一項價值9500萬英鎊的房地產。該甲級寫字樓的收益率接近4%。)

倫敦市價值9500萬英鎊的房地產?咦,日前英國政府公布凍結陳志在倫敦的物業,不就包括倫敦金融區中心一棟價值9500萬英鎊的甲級寫字樓嗎?

Jun Ao的另一項工作經歷,也跟陳志近年的投資項目重疊:

Participated in a M&A Investment for Imperial Brands Plc (IMB. Lon) restructure and spin-off its worldwide premium cigar business- "Tabacalera”, the world's largest distributor of Cuban cigars, which is valued at approximately US$1.4 billion.

(參與「帝國煙草」的併購投資,重組並分拆了它全球頂級的雪茄業務——世界最大的古巴雪茄經銷商「Tabacalera」,估值約14億美元。)

這跟陳志有何關係?2022年10月7日,《自由亞洲電台》在〈Hun Sen ally linked to secretive billion-dollar Cuban cigar deal(洪森盟友涉十億美元古巴雪茄的秘密交易)〉引述匿名人士消息,披露2020年10月陳志被任命為柬埔寨總理洪森的顧問後(等級相當於部長),即組織一個秘密投資財團,收購了「帝國煙草」持有的古巴雪茄出口公司50%股份,出資約14億美元。據報道,「洗米華」的太陽城集團也是秘密買家之一。

看了上述兩項資料,這位Jun Ao到底為誰工作,應該已呼之欲出吧。大家千萬不要看輕這間不出名的香港「小公司」Asia Uni Corporation Limited——你可能不知道,它早已悄悄揚威海外財經界。今年8月21日,西班牙財經媒體《五日報(Cinco Días)》有篇報道,題為「Tabacalera abona 221 millones en dividendos a su dueño asiático desde que la compró en 2020」,意思是:「自2020年被收購後,Tabacalera已向其亞洲老闆支付了2.21億歐元股息。」報道指Tabacalera被亞洲財團收購後,利潤年年創新高,讓老闆賺到盤滿缽滿。

文章一開始已點名Asia Uni Corporation,稱它為「el misterioso inversor radicado en Hong Kong(神秘的香港投資者)」,全文重點是:自Asia Uni收購Tabacalera後,雪茄公司的盈利一年比一年強勁,光是2024年的股息已達7000萬歐元,五年合計2.21億歐元,全數落入亞洲人老闆的口袋——當然包括陳志。古巴雪茄公司在英國人「帝國煙草」手上時,是否也有如此驚人的收益呢?我不清楚,但若你記得我前一篇文章寫過,陳志是「年輕的商業奇才」,那一切都可以輕易解釋了。

《五日報》文章又提到Tabacalera的母公司是西班牙的Allied Cigar Corporation,而這間Allied Cigar則由總部位於香港的Asia Uni Corporation全資控股(Allied Cigar está controlada al 100% por Asia Uni Corporation Limited, radicada en Hong Kong)。厲害嗎?透過一間你和我都沒聽過的香港小公司,陳志財團每年收到的股息,原來已超過他控股的兩間上市公司總市值——致浩達(1707)及坤集團(924)現在的市值,加起來還不夠4億港元——這就是「由治及興」時代的「香港奇跡」。

最後,必須感謝那個其貌不揚的LinkedIn帳號留下許多珍貴線索,讓我發現一塊美國司法部也似乎漏掉的小拼圖。

相關文章:

跨國詐騙集團勾結中共国安部?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1290343


亨利二世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9.xxx.xxx.172
2025-10-17 21:31
[#2291] 馮睎乾十三維度    

兩日出三個post. 可見馮生好睇重呢單野

=========================
陳志踩中的紅線,不是詐騙

美、英聯手狙擊以陳志為首的詐騙集團,眾所周知的理由,自然是打擊跨國詐騙和洗錢罪行。但我懷疑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陳志近年配合中共戰略的一個舉動,大大觸動了美國的神經。什麼舉動?就是他在帛琉(Palau)的掠奪性投資。

帛琉這個僅有2萬人口的民主島國,是美國「第二島鏈」的重要一環,作用是限制中国在西太平洋的擴張。島上布置了美國控制的機場和雷達,這些設施對監控海空領域至關重要。由此可見,帛琉正是當今美、中兵家必爭之地。中国的對策,不用多講,當然又是那招:滲透。這時候,陳志及他的「太子集團」就大派用場。

太子集團透過一家在帛琉註冊的公司「Grand Legend Inter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 Group」(經外媒調查,陳志持有37.5%的股份),在當地承攬了總值逾320億泰銖的酒店和度假村項目——這個金額是帛琉GDP的三倍多,其影響力可想而知。更瘋狂的是,Grand Legend甚至長租了帛琉一個島99年,等同把它直接買下,而這個島的位置,恰巧就在美國新建的海岸監察站附近。是巧合?

帛琉機場,向來是美國進行軍事演習的地方。據路透社今年4月的調查報道,另一間與太子集團有關的公司,也剛好在帛琉機場附近開發了一塊地(見〈Inside the U.S. battle with China over an island paradise deep in the Pacific〉)。難道又是巧合?至少對美國駐帛琉大使Joel Ehrendreich來說,「決非巧合」。

Ehrendreich認為中共正利用犯罪組織滲透帛琉,並收買當地政客,而那些被華人企業租下的土地,恰好緊鄰美國設施及演習地方,「幾乎可肯定是戰略性的」。如果你還覺得中共滲透的證據不夠充分,不妨留意一下日前美國財政部制裁的一個中国女人,叫Wang Guodan(王國丹),又名Rose Wang,她正是Grand Legend的註冊代理人,公司登記地址也是掛在她在帛琉開的酒店。

路透社曾引用一份美國情報報告,指出她是「帛琉華僑華人聯合會(Palau’s 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前副會長,該組織與中国關係密切,而Rose Wang更在2019年以傑出海外華人代表的名義,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共国成立70周年的慶典。由這樣的人充當Grand Legend的代理人,會不趁機推進中共的戰略利益嗎?

今年3月,總部位於夏威夷的智庫「太平洋經濟研究所(Pacific Economics)」也發表一份報告,指出與中国有關聯的犯罪集團正在帛琉積極投資,對帛琉國家安全和主權構成潛在風險,更點名批評了陳志的太子集團。

不論智庫報告、媒體報道,抑或駐帛琉大使的看法,統統指向陳志與中共的勾肩搭背,意圖在「第二島鏈」另起爐灶。如果你是美帝,請問會怎樣還以顏色呢?打狗的用意,不在狗,而在主人。搞詐騙、洗黑錢,當然罪大惡極,但陳志的真正死罪,恐怕還是「在太歲頭上動土」。

所謂打擊詐騙,說穿了,只是兩個大國的帛琉暗戰。這場仗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相關文章:

跨國詐騙集團勾結中共国安部?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1290343

「太子」傳說——香港小公司控制古巴雪茄王國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1384082


亨利二世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9.xxx.xxx.172
2025-10-17 21:38
[#2292] 馮睎乾十三維度    
吾怪得詐騙好像永遠查吾到,管吾到,理吾到。明白了明白了!
lym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94.xxx.xxx.50
2025-10-17 21:43
[#2293] 馮睎乾十三維度    
楊振寧的毛澤東情意結

中国官媒終於證實昨日(10月17日)已傳遍大陸網絡的「謠言」,正式批准,不,公布了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在北京逝世,享嵩壽103歲。

生於民國十一年安徽合肥的楊振寧,堪稱近代中國傳奇人物:西南聯大畢業,負笈美國,在芝加哥師從「氫彈之父」泰勒(Edward Teller)、費米(Enrico Fermi),又在普林斯頓跟愛因斯坦促膝論學,於風華正茂之年,剛好趕上粒子物理勃興的潮流,與李政道提出「宇稱不守恆」,震驚世界,同獲諾貝爾獎殊榮。至於他跟米爾斯(Robert Mills)開創的「楊—米爾斯場論」,對現代物理學影響深遠,成就亦不下於「宇稱不守恆」。

當然,今日最為網民津津樂道的,是他82歲續弦,娶28歲的翁帆(我覺得長相有點似楊的亡妻杜致禮),此事也成了多年來他被網民取笑的話題。坦白說,結婚是他的私事,男女情投意合,有何不可?若他是墨守成規的人,思想中沒一點離經叛道,恐怕科學上也不可能有什麼創見。不過「離經叛道」到晚年依然敬佩毛澤東,就不太容易理解了。

大家都知道楊振寧愛中國,以他那一代經歷過日本侵華的人來說,這完全能夠理解。像香港「回歸」,對他來說,自然是中華民族的光輝時刻。楊振寧在1997年7月1日零時,還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加了「回歸盛典」,親身見證歷史。那年他在〈父親和我〉一文憶述:

「看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音樂聲中冉冉上升,想到父親如果能目睹這歷史性的,象徵中華民族復興的儀式,一定比我還要激動。他出生於1896年(......) 他們那一輩的中國知識份子,目睹洋人在租界中的專橫,忍受了二十一條款,五卅慘案,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等說不完的外人欺凌,出國後嚐了種族歧視的滋味,他們是多麼盼望有一天能看到站了起來的富強的祖國,能看到大英帝國落旗退兵,能看到中國國旗驕傲地向世界宣稱:這是中國的土地。這一天,1997年7月1日,正是他們一生夢寐以求的一天。」

80年代,香港中文大學已打算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給楊,但他不願意接受,你猜到什麼原因嗎?1997前,大學校監是港督,接受榮譽學位的人要向這位英國校監鞠躬,楊不願向洋人行禮,索性拒絕。等到1997年「回歸」後,校監變成中国人董建華,他馬上就接受了。但楊振寧畢竟跟那些「爱国是工作,移美是生活」的中国人不同,因為他是真心的。

自2003年起,楊振寧開始在清華園長期定居。2015年還放棄了美國國籍,入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堂堂正正成為一個中国人。楊振寧後來談到入籍中国的事,提及摯友熊秉明曾跟他說(那時楊父剛去世):「你的父親雖已過去,你的身體裏還循環着他的血液。」楊振寧答:「是的,我的身體裏循環着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

愛中国,不奇,但令人驚訝的,是他數十年如一日對毛澤東的由衷敬佩——似乎跟其智力識見不甚匹配。

2017年楊振寧接受《人物》雜誌訪問,記者問他:「如果從你打過交道的以及古往今來歷史上所有的人物當中,選出對你人生最重要或者有特別影響的幾個人的話,會選哪幾位?」楊答道,對他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是父親,然後他提及毛澤東,「我非常佩服毛澤東,他是了不起的天才,而且是種種天才」。毛澤東之後呢?不是他的恩師吳大猷、費米、泰勒,或他景仰的牛頓和愛因斯坦,而是鄧小平,「我非常佩服鄧小平」。

2014,楊振寧在北京跟美國學者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見面,從毛澤東、鄧小平、胡耀邦一直談到習近平,兩人觀點不盡相同,楊振寧最後只講了一句話作結:「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不會是今天這樣;如果沒有鄧小平,中國也不會是今天這樣;50年後,人們可能會說,如果沒有習近平,中國也不會是今天這樣。」(見李昕〈我所認識的楊振寧先生〉)他這樣說,當然不是反諷,而是為中国辯護,表達自己對中国未來的樂觀態度。

你可能奇怪,一個像楊振寧般絕頂聰明的人,難道看不出毛澤東等人的惡?楊既熱愛中華文化,為什麼對黃俄政權摧殘傳統文化視若無睹?我不可能知道真正原因,但若要我猜測,我會說,楊振寧多年來對中共表現的那種近乎不可理喻的愛,很大程度是源於對父親的愧疚。是誰首先在楊振寧面前對毛澤東讚不絕口呢?就是那個影響他最大的父親楊武之。

楊武之是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1928年學成回國後,先後任教於廈門大學、清華大學數學系。楊振寧自1945年赴美留學後,26年沒有再回中国,但其間曾在日內瓦、香港跟父母數度「小團圓」,而第一次跟爸爸重聚是在1957年,即楊振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那年。我看過楊振寧〈父親和我〉及楊振漢(楊振寧的三弟)〈家・家教・教育〉兩篇文章的回憶,當時楊振寧內心非常清楚,父母之所以能夠多次獲准離開中国見他,是身負統戰任務的——勸他返回中国,或至少勿赴台灣。

據楊振漢說,楊武之跟楊振寧在日內瓦見過三次面,時間分別是1957年、1960年和1962年。1957年,楊武之在日內瓦告誡楊振寧和李政道,「即使因為種種原因,目前不能回到大陸,但也絕對不能去台灣。當前的形勢是大陸會一天天強盛起來,台灣會慢慢萎縮下去,這就是當今潮流。」

1960年第二次見面,中国人民正被「大躍進」、「大煉鋼」折騰,無數人餓死。楊武之心知中国的研究、生活環境比美國差太多,內心很矛盾,實在難以啟齒勸兒子返国。同行的楊振寧母親羅孟華就沒什麼心理掙扎,也沒理會所謂「統戰任務」,她只是一心為兒子前途着想,如實講出中国當時的問題。

到了1962年,這時中国問題比兩年前更大,連糧食、日用品都短缺,跟日內瓦差天共地。楊母那次見到兒子,索性叫他不要回去,說「回來不但得不到諾貝爾獎,而且還會受到衝擊」(這是楊振漢的憶述)。對於羅孟華的說法,楊武之無從反駁。

三次見面後,楊武之知道統戰失敗了,就寫信給周恩來,說只能勸服楊振寧不去台灣,至於返回中国一事,時機尚未成熟。如今看來,楊振寧的母親實在比他的父親明智太多。若非她把真相告訴兒子,楊振寧可能就會誤信父親那些「說好中国」的故事,傻楞楞自投「文革」的羅網了。

那麼楊振寧是什麼時候開始「非常佩服」毛澤東呢?答案是1957年。根據〈父親和我〉一文,那年他跟父親在日內瓦初次重聚(那次楊母沒有隨行):「父親給致禮和我介紹了新中國的許多新事物。他對毛主席萬分敬佩,尤其喜歡毛的詩句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與『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知彎弓射大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等。」

楊又寫道:「父親三次來日內瓦,尤其後兩次,都帶有使命感,覺得他應當勸我回國。這當然是統戰部或明或暗的建議,不過一方面也是父親自己靈魂深處的願望。可是他又十分矛盾:一方面他有此願望,另一方面他又覺得我應該留在美國,力求在學術上更上一層樓。」

楊振寧當年沒有回應「父親靈魂深處的願望」,自己在美國過着如魚得水的幸福生活,相信已心中有愧。後來在1964年,他放棄中華民國國籍,入籍美國(理由是拿美國護照旅行比較方便),就更加一直耿耿於懷,甚至覺得父親「臨終時都沒原諒他放棄中國國籍」。

看懂楊振寧的過去,你就明白他的瘋狂愛国,跟父親一脈相承。他的毛澤東情意結,也是父親的情意結。父親在世時,楊振寧基於理性考慮而沒有回去中国,於心有愧,待父親死後,就只能不可理喻地補償。晚年回国,唱好中共,誇讚毛澤東,種種荒誕的天真,都可在他的生命裏考出前因,卻難以在道德中找到理據。

或許人心如同物理,只要仔細觀察,總能夠發現變化的微妙規律。「仰觀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的楊振寧,可有看到自己的心?

相關文章:

李政道談六四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09639141


亨利二世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42.xxx.xxx.131
2025-10-19 09:41
[#2294] 馮睎乾十三維度    
她們最快樂

由莊梅岩編劇、黃呈欣執導的香港舞台劇《我們最快樂》,昨天開售門票前突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煞停。管理局回覆查詢指,「近日收到不少投訴,稱舞台劇《我們最快樂》宣揚對抗,詆毁香港」,管理局「慎重起見」,決定取消場地租賃,又指已徵詢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並獲其支持。

《我們最快樂》以同性伴侶為題材,講述一對男同志戀人的關係變化,曾於2022年首演。該劇演員黃秋生在Facebook澄清劇本與任何政府或政策無關,不含詆毀香港之意,又指劇本有幾句對白,「說現今是個包容的社會,充滿愛和自由」。

儘管黃秋生駁得有理,但他對特區政府的影響力,卻遠不及一份遛狗必備的報紙。西九管理局取消場地前幾日,《文匯報》已連刊兩篇廢文,批評此劇「暗諷如今的香港無自由、無公平、無希望」,更把它定性為「軟對抗」。姑勿論創作者有沒有這想法,諷刺一個社會「無自由、無公平、無希望」,本來就是創作自由的一部分!希望大家沒忘記這個常識。

更不該忘記的是,「軟對抗」這三個字無論講得如何理直氣壯,也不是任何法律所能定義的概念,自古以來亦沒有這樣的中文。它的本質,由始至終都是一坨狗屎不如的垃圾用語。不要習慣「軟對抗」三字,不要習慣垃圾。

看到《我們最快樂》被取消演出場地的新聞,不禁想起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早前在台北西門町街訪,兩名年約20歲的青年表示不擔心中国攻打台灣,其中一人更說,即使中国吞併台灣,也不擔心台灣的民主自由會消失:「香港和澳門被中国接管後,那裏的人仍然享有言論自由,所以我不擔心言論自由的問題。」

不知道受訪的台灣年輕人怎樣接收資訊,或是否玩得太多抖音及小紅書。撇開政治案件不談,我隨便講幾個跟近年香港言論自由有關的事例吧:

一、香港公共圖書館將數百本所謂「政治敏感」的書籍下架,包括民主派人士或批評政府的著作,學校圖書館也同樣有「禁書」名單,大大限制了市民、學生的閱讀和思想自由。

二、從前大學校園有百花齊放的「民主牆」(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公佈板),近年校方已清空所有「敏感」內容,並嚴格監控;一切關於八九民運和六四屠殺的物品,如「民主女神」雕塑、「國殤之柱」等,亦被拆除移走。

三、2023年「鮮浪潮電影節」,多部影片未能通過審查,不得放映,另有至少三部短片因電檢要求刪剪,放映版本出現「黑幕」(即畫面全黑)及靜音處理,其中一齣短片《My Pen is Blue,》的「黑幕」長達9分鐘,近全片4成時間。

以上三例僅是冰山一角。還有一個跟台灣有關的例子:2022年,香港三個電影節原擬上映台灣電影《逃跑的人》、《唬爛三小》和《隔離丁尼》,卻被香港電檢處要求刪減情節,主辦單位跟導演商議後,決定取消放映。

這三部電影均與政治無關:《逃跑的人》講述台灣的越南移工,《唬爛三小》是關於友情的紀錄片,《隔離丁尼》則探討大疫期間的生活巨變。電檢處到底要求刪減什麼呢?電影節主辦單位並未透露。但從媒體報道得知,電檢曾要求《逃跑的人》刪去移工在台灣總統府前的抗爭畫面,而《唬爛三小》則可能因為對白有「中華民國」、「國軍」、「總統」等敏感字而犯禁。

今天還認為「香港和澳門被中国接管後,那裏的人仍然享有言論自由」的台灣年輕人,應該是世上「最快樂」的人了,因為古羅馬金句王Publilius Syrus說過:「一無所知的人生最快樂(In nil sapiendo vita iucundissima est)。」我衷心祝福他們能夠快樂到底,永遠不會被轟隆隆的現實炸醒。


相關文章:

香港跟文革的距離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29522896

圖/ CBC新聞及《我們最快樂》海報


亨利二世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9.xxx.xxx.172
2025-10-20 01:04
[#2295] 馮睎乾十三維度    
賭習近平下台,不一定輸

海外中国人評論圈內,幾乎每日都有「聽床師」繪聲繪影的講述「習近平被奪權」、「習近平快將下台」之類的消息。但如果要他們為自己的預測真金白銀落注,不知道多少人願意?美國「預測市場(prediction market)」平台Polymarket就真的有個賭盤:「Xi Jinping out in 2025?(習近平2025年下台?)」暫時的機會是7%。以現時的賠率計算,若你押注7元,而今年之內習因任何原因失去黨總書記之位,你將贏得100元。

如此「大逆不道」的平台,當然不是由中国人發明的。如今已是億萬富豪的創辦人Shayne Coplan,五年前還是個一窮二白的紐約大學輟學生。當時Coplan只有22歲,經濟拮据,甚至要變賣家中東西才能湊夠房租。大疫流行,到處都是封鎖,孤立與限制,有時反而激發出最生猛的創造力:Coplan把家裏浴室當辦公室,埋首鑽研,憑一台電腦、一股狠勁,終於把Polymarket給弄出來了。

Polymarket平台於2020年上線,公眾可以對各種未來事件投注,如選舉結果、體育比賽、經濟指標等,價格代表市場共識的機率——「習近平今年下台」的7%機率,正是靠眾人在兩邊押下的注碼來決定。Shayne這小子可不是鬧着玩的,他常掛在嘴邊的「假想敵」,不是什麼華爾街巨頭,而是CNN。他的雄心壯志是:Polymarket要成為比傳統媒體更值得信賴的資訊源頭。

幾年下來,Polymarket越來越多用戶。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用戶押注的金額竟然累積超過30億美元!一個小小的加密貨幣實驗,搖身一變,已成了全球矚目的現象級賭場。近日,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母公司洲際交易所(ICE)向Polymarket投資20億美元,更令它的估值升至80億美元,Coplan的身家自然水漲船高,一下子就超過十億。誰又想到,這一切都是由浴室開始?

Polymarket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個「萬物皆可賭」的平台,但啟發Coplan想出這盤生意的人,是一名叫Robin Hanson的經濟學家,他原本的構想並非「萬物皆賭」,而是利用預測市場來制定管治一個國家的政策,即「預測統治(Futarchy)」,其核心理念是「就價值投票,就信念下注(vote on values, but bet on beliefs)」。

Hanson認為民主政制失靈的地方,是政府對有識之士的意見常常充耳不聞,偏要落實一些愚蠢政策。所謂「預測統治」,是讓市場用真金白銀投票,判斷哪政策才能真正提高國民福祉。簡單來說,若你覺得自己「有料到」,不要吹水了,直接去落注吧——若你判斷正確,就能獲利,否則就會虧本。Hanson認為,這是讓廢物閉嘴的最佳管治形式。

「預測統治」當然也有其弊病,正如Polymarket賭局,也有「造市」的可能。例如今年6月29日,習近平下台機率突然飆升至14%,我查一下,發現原因是Gregory Slayton(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美國作家)在28日《New York Post》撰文,題為「Is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on his way out?」,言之鑿鑿指習近平疑似失勢,可能在8月下台,幕後推手包含胡錦濤在內的中共元老云云。文章一出,Polymarket的下台機率就急升了。

根據Polymarket玩法,即使你落注了,仍可在結果確定之前出售投注,意味着只要機率或市場價格對你有利,就可以先行出貨鎖定利潤。由此可見,即使習近平今年沒有下台,買「yes」的人依然有機會中途獲利。誰知道Slayton有沒有在文章刊出前下重注「yes」呢?或許Polymarket的冒起,正是「中南海宮鬥廣播劇」可以長做長有的一個微妙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亨利二世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9.xxx.xxx.172
2025-10-21 09:55
[#2296] 馮睎乾十三維度    
西洋文學中的「Your mom」

川普跟普京將於布達佩斯會面,商討如何結束俄烏戰爭。有位《哈芬登郵報(HuffPost)》記者,叫S.V. Dáte,日前發短信問白宮發言人Karoline Leavitt:「總統知道布達佩斯的意義嗎?1994年俄羅斯在布達佩斯承諾,只要烏克蘭放棄核武,就不會入侵烏克蘭。他看不出烏克蘭有可能反對這地點嗎?是誰提議布達佩斯的?」

Leavitt隨即以英文「三字經」回覆:「Your mom did.(你老母提議。)」一分鐘後,美國白宮傳訊總監Steven Cheung(張振熙)又補多句:「Your mom.(你老母。)」由於Steven Cheung的父親是香港人,不少網民均以為白宮發言人的答覆融會了廣東話「你老母」的「寸勁」,甚至覺得有港產片味道。我認為應該是誤會了。

「Your mom」是美國人講了幾十年的俗語,通常帶點罵人的意思,有時候也用來開玩笑,是一種百搭的回應方式。在網上《Urban Dictionary》,你可找到以下例句: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Your mom.”

「你最愛的食物是什麼?」
「你老母。」

這是一種無厘頭的說話方式,用得妥當的話,其實幾好笑。是否旨在羞辱對方?視乎情況而定。儘管魯迅把「他媽的」稱為「國罵」,但「你老母」這類用語根本是普世性的,如德國人講「Deine Mudda」,法國人講「Ta mère」等,不勝枚舉。由此可見,我們實在不必抱有「天下『老母』出香港」的執念。

中文「你老母」用作罵語,我在十年前專欄文章〈怎樣用文言文講粗口?〉已提到,最早見於《戰國策.趙策》齊威王所說的「而母婢也」,字面意思即「你老母是奴婢」。但考諸西洋古典,人家用「老母」罵人的歷史,還要比這個所謂「國罵」早一二百年。

希波那克斯(Hipponax)是公元前6世紀晚期的古希臘詩人,以粗鄙尖刻的諷刺詩聞名,其詩作僅存殘篇。據說Bupalus和Athenis這兩個雕刻家,曾為希波那克斯造了一尊很醜的雕像(希氏本人已長得醜,雕像大概把他弄得更醜),氣得希波那克斯要寫詩辱罵兩人。現存的殘卷居然保留其中幾句,讓我們知道他用上「μητροκοίτης」一字稱呼Bupalus,此字由「μήτηρ(母親)」和「κοίτη(上床)」合成,意思即「跟老母亂倫者」,英文就是「motherfucker」。

「你老母」作為罵語,在古羅馬雄辯大師西塞羅(Cicero)口中更是大放異彩。據普魯塔克(Plutarch)的〈西塞羅傳〉,涅波斯(Metellus Nepos)有一回跟西塞羅爭論,屢次質問西塞羅:「你父親是誰(τίς σοῦ πατήρ ἐστιν)?」(暗諷西塞羅沒有顯赫家世)結果西塞羅回答:「拿它來問你,你老母令這道問題變得更難答了(σοὶ ταύτην τὴν ἀπόκρισιν ἡ μήτηρ χαλεπωτέραν ἐποίησεν)。」暗諷涅波斯的母親不檢點。

除了古希臘羅馬的詩人名嘴,莎士比亞筆下也不乏「你老母」的舌劍唇槍。如《雅典的泰門》第一幕第一場, 畫家嘲諷犬儒哲士:「你是條狗(Y'are a dog)。」哲士答道:「你老母與我同種。若我是條狗,她又是什麼?(Thy mother's of my generation. What's she, if I be a dog?)」

下次聽到洋人說「your mom」時,勿再誤會對方是模仿廣東話俗語了。現在不妨再默誦一遍莎翁名句,仔細感受「你老母」是如何源遠流長、無遠弗屆吧。

相關文章:

【撮英集】 怎樣用文言文講粗口?
(初刊於2015-11-15《蘋果日報》名采版)

https://www.patreon.com/posts/cuo-ying-ji-zen-94540291


亨利二世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19.xxx.xxx.172
2025-10-21 18:55
[#2297] 馮睎乾十三維度    
廣東地道話,多數叫「你老味」
並非粗口罵人反而有少少讚許意思
例如:哈!你老味,咁都俾你諗到,之類
Spong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4.xxx.xxx.71
2025-10-21 19:42
[#2298] 馮睎乾十三維度    
睇完馮生篇文,我響冇提供任何導向情況下,叫Gemini幫我分析單野,再模仿馮生文筆寫篇文,結果如下。先唔論誰是誰非,但我響呢篇「假」文學到的,要遠遠大於馮生真正篇文。

---

白宮的「你阿媽」與記者的「常識」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美國白宮新聞秘書,面對記者關於外交峰會選址的嚴肅提問,竟然以一句「你阿媽揀嘅」(Your mom did)作答,然後其通訊總監再補上一刀:「你阿媽」 。如此國粹級的回應,出自世界第一強國的發言人之口,你可能會以為是AI翻譯出錯,或者是愚人節的舊聞。很可惜,都不是。  

這不是笑話,而是病徵。一個政權如果視常識為挑釁,視歷史為無物,那麼它的發言人,語言水平退化到小學雞吵架的層次,其實是意料中事。當權力傲慢到一個地步,任何監察的聲音都會被視為敵意,任何基於事實的提問都會被扭曲成「假新聞」。白宮發言人惱羞成怒,事後還將對話截圖放上社交媒體公審,痛罵記者是「左翼打手」、「沒人當你一回事」,問的是「垃圾問題」 。  

究竟是怎樣的「驚天大問」,能讓白宮發言人失態至此,連「人身攻擊」這最低劣的招數也要使出來?讓我們用「慢鏡頭」重播一次《HuffPost》記者S.V. Dáte的問題,看看它到底有多「垃圾」:

「總統是否意識到布達佩斯的重要性?1994年,俄羅斯在布達佩斯承諾,如果烏克蘭放棄繼承的核武,就不會入侵烏克蘭。他難道不明白為何烏克蘭會反對這個地點嗎?是誰建議布達佩斯的?」  

這條問題,其實可以拆解為三個層次的「常識之問」,層層遞進,直指核心。

第一層,是歷史常識。記者問總統是否「意識到布達佩斯的重要性」,這不是在考歷史,而是在問一個關乎基本國策能力的常識問題。1994年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是烏克蘭近代史一個血淚斑斑的烙印。當年,烏克蘭放棄世界第三大的核武庫,交出所有核彈頭給俄羅斯銷毀,以換取美、英、俄三大國承諾尊重其獨立、主權和邊界完整 。結果呢?承諾猶在耳,簽字的俄羅斯卻悍然撕毀協議,先吞併克里米亞,再發動全面入侵 。  

布達佩斯,這座城市的名字,對烏克蘭人而言,象徵著一場被出賣的信任、一張形同廢紙的國際保證。如今,你要在同一個地方,安排美國和當年背信棄義的侵略者俄羅斯舉行峰會,討論如何結束這場戰爭,這不等於在受害者的傷口上撒鹽嗎?這好比調停一宗縱火案,卻偏偏選在被燒毀的房子廢墟上開會,還問受害人為何「反對這個地點」。這種行為,若非出自極度的無知,就是源於刻意的羞辱。記者的問題,只是點出這個顯淺不過的歷史諷刺。

第二層,是外交常識。記者問總統是否「明白為何烏克蘭會反對」,這是在叩問美國政府對盟友的敏感度。外交從來不只是硬實力的計算,更是符號與情感的管理。選擇一個對盟友有創傷記憶的城市作為談判地點,本身就是一個極其糟糕的外交信號。事實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早已公開表明,布達佩斯不是「最好的地方」,並親自向美方解釋,該地點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現實政治考量,都絕不合適 。記者的提問,不過是反映了戰爭中主角——烏克蘭——的公開立場與憂慮。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在制定重大外交決策時,理應考慮盟友的感受。記者的問題,只是在確認美國政府到底有沒有在聽。  

第三層,是問責常識。記者最後問「是誰建議布達佩斯?」,這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峰會選址絕非小事,其背後的動議者,揭示了整個外交佈局的權力流動。這個建議來自美方、俄方,還是匈牙利?答案的意義截然不同。如果是俄羅斯提議,意味著美國在峰會未開始前,已在符號戰上向對方跪低。如果是美方自己提議,則暴露了其外交團隊驚人的歷史盲和戰略短視。更何況,今天的匈牙利,在總理奧班(Viktor Orbán)治下,早已是普京在歐盟和北約內部的特洛伊木馬,他不斷阻撓歐盟援助烏克蘭,並將支持烏克蘭的歐洲夥伴稱為「戰爭販子」 。選擇布達佩斯,等於是將主場優勢拱手相讓給俄羅斯。因此,「誰提議的」絕非「垃圾問題」,而是追蹤決策責任的關鍵一問。  

由此可見,記者的提問,有歷史根據,有外交常理,有問責精神,每一句都擲地有聲,合情合理。反觀白宮的反應,先是以「你阿媽」作答,繼而以「人身攻擊」為自己辯護,指控記者是「民主黨社運份子」 。這種做法,是典型的「訴諸人身」謬誤,即無法反駁論點,就轉而攻擊提出論點的人。問題的合理性,與記者的政治立場或他平日發佈的帖文內容,風馬牛不相及。《布達佩斯備忘錄》的歷史是事實,奧班的親俄立場是事實,烏克蘭的反對也是事實。這些都不是「民主黨的論述」,而是任何一個有基本認知能力的人都能查證的客觀存在。  

一個本應代表國家顏面的新聞秘書,面對有根有據的質詢,詞窮理屈到只能搬出「你阿媽」來當擋箭牌,這本身已是對其專業能力的最大諷刺。這件事的可悲之處,不在於一個發言人的失言,而在於它揭示了一種管治模式的墮落:當權力不再需要為自己的決策提供合理解釋時,謾罵和侮辱就會取代事實與邏輯。

所以,記者的問題合理嗎?它不但合理,更是當下混沌時局中,一點清醒而必要的光。真正不合理的,是那個拒絕回答問題,還反過來指責提問者「不懷好意」的權力怪獸。

issac_chan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38.xxx.xxx.54
2025-10-22 00:12
[#2299] 馮睎乾十三維度    
「假」文學
————-
靠強大數據資料抄襲模仿性強但欠原創理念
Informative but never interesting
Spong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4.xxx.xxx.15
2025-10-22 07:53
[#2300] 馮睎乾十三維度    
由上至下,一不合自己聽就惡意相向;不論裡外,一不合侵侵個人利益就反臉無情,過去文明大體的美國,過去陽光正義的美國已煙消雲散,越來越相信世間上不會存在永恆的帝國,從侵侵開始美帝霸權將會由盛轉衰。

個人對侵侵充滿信心,四年時間已可令美帝累積多年的信譽與光環,一去不復返。

最後修改時間: 2025-10-22 12:04:29
天富仔
個人訊息 正式會員
14.xxx.xxx.21
2025-10-22 11:50
主旨內容一共有 116 頁,每頁顯示 20 個信息,選擇頁數: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按照傳送日期顯示:由舊至新由舊至新  由新至舊由新至舊
最新資訊 - 市場
駿韻音響有限公司Wise Sound Supplies Ltd. 2025-11-03

最新資訊 - 市場
P&O Hi-Fi Company Limited 2025-11-03

最新資訊 - 影音
搭載次世代音訊引擎、SFP 與線性電源,TEAC 推出全新網路轉盤機 NT-507T 2025-10-30

最新資訊 - 影音
ATH-M50x 發售 10 週年紀念,鐵三角推出限定款「ATH-M50x ENSO」 2025-10-29

最新資訊 - 影音
由紀精密推出全新不鏽鋼唱片鎮「CENTER STABILIZER」 2025-10-28

最新資訊 - 影音
JBL 推出全新派對型喇叭系統 「PartyBox On-The-Go 2」 2025-10-28

最新資訊 - 影音
「真正開放式」設計,Audio-Technica 推出旗艦耳機 ATH-ADX7000 2025-10-27

最新資訊 - 影音
Furutech 推出經典電源線全新版本「The Empire Plus」與「The Astoria Plus」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