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主旨 ﹝請按主旨作出回應﹞ 下頁 尾頁 | 寄件者 | 傳送日期
![]() ![]() |
[#1]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
iku000![]() 185.xxx.xxx.47 |
2024-06-14 02:33 | |
|
[#2]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
iku000![]() 2.xxx.xxx.10 |
2024-06-14 10:47 |
[#3]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
iku000![]() 91.xxx.xxx.192 |
2024-06-20 12:50 |
[#4]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有人自圆其说,是業主自顾落搭,大佬,這是民生,榨乾别人的血汗钱,炒楼另計 |
alexanderkoo![]() 14.xxx.xxx.239 |
2024-06-21 09:23 |
[#5]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香港現在唔食唔洗都要17年人工先買到樓,而別的大城市如溫哥華都只係約12,13年,如果回歸用家市場及人工不變的話,即係話仲要跌多兩三成 最後修改時間: 2024-06-21 11:05:44 |
dumbdumb![]() 223.xxx.xxx.232 |
2024-06-21 11:05 |
[#6]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有報道話香港要唔食唔用16.7年先買到一間住宅。我相信呢個計法係錯誤嘅。 第一,喺歐美大城市,計算affordability ratio應該用稅後,亦都包括埋銷售稅,税後嘅淨現金收入去計算。而在香港或者星加坡呢啲大城市大部分人都住喺政府提供嘅廉價或者資助房屋,就應該只係用嗰一班打算買入私人樓宇人仕嘅稅後薪金去計算affordability ratio, 因為住緊喺公屋嘅,大部分都唔會買亦都負擔唔起一間私人樓。我相信根據呢個 adjustment 嘅計法,歐美大城市,例如紐約倫敦多倫多溫哥華嘅 affordability ratio, 同埋用香港會買私人樓嗰班人嘅affordability ratio 去比較,應該相差不遠。 因為歐美社會嘅銷售稅再加埋 薪俸稅比香港高得多,而香港有能力負擔私人樓嘅家庭,平均人工起碼講緊四萬蚊以上,亦都比起住喺公屋嗰班窮人高得多。 一加一減之下,兩個ratios相差不遠! |
littlered![]() 203.xxx.xxx.219 |
2024-06-21 14:51 |
[#7]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紐約一樣大把人住project 樓,home owner ratio 5成多小小,同香港差唔多 |
dumbdumb![]() 223.xxx.xxx.232 |
2024-06-21 15:47 |
[#8]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
iku000![]() 185.xxx.xxx.155 |
2024-06-21 16:03 |
[#9]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7, 對了, 師兄其實倫敦亦都一樣. 香港樓價過去嘅升幅, 其實都係因為美國聯邦儲備局嘅量化寬鬆政策, 同其他大城市, 紐約多倫多溫哥華等等一樣... 最後修改時間: 2024-06-21 16:13:23 |
littlered![]() 203.xxx.xxx.219 |
2024-06-21 16:13 |
[#10]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香港稅係低, 但係都係要交, 同其他國家只係相差, 唔可以話要用稅後計. 英國都有council house, 香港的公屋就係抄佢. 各個國家都有唔同情況, 你乜都adjust 完, 跟本比來都冇意思. 一個簡單嘅ratio先方便到人比較. 香港咁貴都仲有人買到, 其實就係堅尼係數高/貧富懸殊十分嚴重. 另外一個ratio 就係計yield, 香港物業個yield 都係超低, 代表樓價跟本就係超高. |
jimting![]() 84.xxx.xxx.35 |
2024-06-21 16:49 |
[#11]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唔計稅後人工,即係唔同地方不同稅制,蘋果同橙比較沒有意思。 白啲講,香港就根本行緊高地價政策,簡單稅制,亦都因為咁,可以afford 到低嘅薪俸稅,物業稅同利得稅。 如果要踢走高地價政策,慢慢會好似歐美社會咁 ,薪俸稅利得稅會提升,稅務寬免會越來越少,稅項種類亦都會越嚟越多,例如好似英國咁,要收股息税,要收利息稅,跟住就會有銷售稅, 亦都會再要實施遺產稅, 公共交通費用亦會大幅提升。其實香港已經已經慢慢行緊呢個方向,水費會加價,跟住大學學費會加價,如果政府收支仍然不平衡,就會cut社會福利,收緊醫療開支,教育開支,同各式各項支出,再唔掂就好似英國伯明翰嗰啲破咗產嘅地方咁,兩個禮拜倒次垃圾,圖書館可能會閂門大吉,樣樣cut。 事實就係咁,又要享受低廉嘅醫療教育樣樣福利 ,又想交好少稅,根本就冇可能,除非係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咁,掘過井就有石油噴出嚟! 最後修改時間: 2024-06-21 17:08:58 |
littlered![]() 203.xxx.xxx.219 |
2024-06-21 16:59 |
[#12]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買樓係為咗投資或自住,當香港再不是天龍人嘅小金庫會重回用家市場,住屋唔一定要買樓,如果按4里計,呎價起碼跌1/3,前題係香港人收入冇下跌 |
dumbdumb![]() 223.xxx.xxx.232 |
2024-06-21 17:22 |
[#13]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白啲講, 一係就比高稅, 一係就比高樓價。 知但係,歐美社會嘅經驗,越高稅政府越臃腫,開支越龐大,但係绝大多數嘅政府效率低下,只會提供好一般嘅服務。而且,只會越嚟越唔掂,越嚟越加稅! 當然行高地價政策,比implicit tax,有另外問題,例如受到經濟週期,或者聯邦儲備局加息,影響政府賣地收入等等。 唔想打開荷包,但係要享受好嘅福利,低廉嘅房屋,或者醫療,或者大學學費,又或者低嘅public transportation ,只有癡人說夢! |
littlered![]() 203.xxx.xxx.219 |
2024-06-21 17:42 |
[#14]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
iku000![]() 185.xxx.xxx.155 |
2024-06-21 23:45 |
[#15]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有人話計儲幾多年錢可買樓,要唔計住公屋的人。即係假設話佢地唔會買私樓。?如果要咁分,點解唔再細分普通樓,大宅,豪宅?幾百億身家,買一兩億樓,直頭唔駛做野都買得起啦,咁樣分法有什麼意義? 最後修改時間: 2024-06-22 08:51:19 |
RFC![]() 14.xxx.xxx.156 |
2024-06-22 08:07 |
[#16]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呢D報告睇完就算,if睇的話. 最基本「樓價」及「入息」呢兩個數字包含嘅範已經闊過太平洋. |
ich![]() 112.xxx.xxx.21 |
2024-06-22 09:25 |
[#17]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
iku000![]() 2.xxx.xxx.169 |
2024-06-22 14:56 |
[#18]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16, 師兄呢句就講得啱喇 ! 好多香港人做嘢都冇交稅㗎啦, 揸的士嗰啲係咁,做工程嗰啲又係咁。 都係嗰句啦,我覺得不同地方,個稅務制度唔同,根本就唔可以咁比較! 例如喺英國美國,買東西要交銷售稅, 人工起碼冇咗五六個percent啦! 仲有,英國什麼council house有幾多呀?有冇好似香港咁兩成半人住喺公屋呀? 仲有另外兩多人住喺資助房屋,即係居屋甲屋等等! 最後修改時間: 2024-06-22 15:54:04 |
littlered![]() 182.xxx.xxx.249 |
2024-06-22 15:51 |
[#19]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而家班垃圾大花筒到不得了,高地價政策又保唔住,赤字年年都唔知點算? |
Dlbf![]() 14.xxx.xxx.17 |
2024-06-22 16:09 |
[#20] Novoland 業主的自白 儲錢重買樓?錢大把出路,重咁on9 今日你話吾洗酒,誰知明天玩乜九,孩子唱歌吾夠大聲吾流淚又罪,乜嘢敏感日子又罪,向天空劃符又罪,無WhatsApp無google無r33,明日的髮停?吾加歲?吾會減辛? 積穀防鬼呀 最後修改時間: 2024-06-22 16:27:34 |
Totocrazy![]() 78.xxx.xxx.239 |
2024-06-22 1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