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主旨 ﹝請按主旨作出回應﹞ 上頁 下頁 首頁 尾頁 | 寄件者 | 傳送日期
![]() ![]() |
[#41] 每日 AI 問問 香港盛匯基金前景如可? 基金管理人的為人又如何(他給予人一種不可一世的態度形像)? 香港盛匯商舖增值基金在過去幾年逆市創出佳績,至2023年3月底為投資者帶來超過20%的回報,基金規模由最初1億港元增至超過9.5億港元。基金專注投資香港街舖,採用主動管理策略,透過選擇具升值潛力的優質商舖並為其增值(例如工程改善、分間、引入租客等),以提高租金收入和物業價值。基金一直保持活躍買賣,並計劃將集資金額設上限以維持市場健康水平。市場復甦跡象明顯,零售銷售額及訪港旅客數量均有顯著回升,為街舖市場帶來支持。 不過,近期市場波動對基金表現帶來挑戰,有報導指基金出現連環蝕讓,部分物業帳面損失超過半億港元,而基金股價亦創歷史新低,現金儲備有所減少,反映目前投資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 關於基金管理人李根興博士,其為人及態度在市場上有爭議,一些報導指出他有被形容為「不可一世」的態度形象,亦曾因投資失利引發負評和質疑,但他本人公開否認破產謠言,並強調對基金及市場前景的信心。李博士擁有多個金融及管理學歷及專業資格,長期專注於商舖投資,並以主動選舖和增值策略聞名。整體而言,他作為基金管理人的專業能力獲得一定程度認可,但態度及市場表現亦帶來一定爭議。 總結來看,盛匯基金過去表現突出且管理團隊專業,但近期面臨較大市場壓力,投資者應謹慎評估風險。李根興作為管理人的專業背景堅實,但其個人態度及市場口碑褒貶不一。 |
patta![]() 180.xxx.xxx.179 |
2025-08-11 00:16 | |
|
[#42] 每日 AI 問問 高級音響器材點解咁吸引男士 高級音響器材吸引男士的原因既有感官層面,也有心理層面: 首先,從感官體驗上,高級音響器材提供了清晰、細膩且層次豐富的音質,使音樂愛好者能夠感受到音樂的力量和細節,這種高度的聽覺享受本身就極具吸引力。 其次,在技術與工藝方面,高級音響的設計精密且工藝講究,能激發男士的鑽研興趣和對「黑科技」的熱情,帶來探索與掌控的成就感。 此外,擁有高級音響器材也象徵著身份與品味,能提升社交場合中的自尊與認同感,滿足心理上的社會比較和身份認同需求。 在心理層面,這套系統能帶來多巴胺分泌,讓使用者沉浸在愉悅的感官刺激之中,並通過專注於音響的研究與調校進入“心流”狀態,從而獲得高度的滿足感和動力。 最後,收藏和熱愛高級音響也滿足了個人的興趣愛好和控制慾望,提高了生活的整體滿意度。 總體而言,高級音響器材吸引男士,是因為它不單帶來極致的聽覺體驗,也同時滿足了技術探索的挑戰、心理上的成就感、身份象徵,以及深層的興趣投入和愉悅感,形成多方面的全方位吸引力。 |
patta![]() 180.xxx.xxx.179 |
2025-08-11 13:46 |
[#43] 每日 AI 問問 香港國泰股票(293)好似買得過,你意見呢? 國泰航空(香港交易所代號:293)股票根據近期數據和分析師意見,似乎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主要考慮點包括: • 該股票最近收盤價約為10.50港元,略低於2025年7月創下的52週高點12.10港元。 • 國泰航空疫情後財務明顯回升,2023年第二季度錄得淨利潤1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大幅改善。 • 主要股東如太古有限公司和中國國航持中性偏正面態度,中國國航增持股份5%,當時支持股價上漲8%。 • 分析師普遍給予「買入」評級,平均目標價約為12.50港元,暗示約10%的上升潛力。 • 公司處於增長階段,至2025年初完成運力恢復,機隊更新及擴張計劃預計將支持未來表現。 • 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收入和淨利潤較去年有所增加,但由於費用上升,利潤率略有下降。 • 過去五年該股回報強勁(股東回報超過100%),儘管波動較大。 • 股息收益率約為6.3%,且分紅保持穩定。 • 風險包括行業成本壓力及部分分析師指出的警示信號,因此建議謹慎監控。 總體來看,國泰航空股票顯示復甦與增長跡象,分析師情緒和機構支持均有利。對看好航空業回暖並希望投資香港旗艦航空公司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是合理的買入選擇。但如同任何航空股,仍有燃油成本、地緣政治及旅遊需求週期等風險。 若考慮購入,請權衡上述利好與市場風險及自身投資期限。 |
patta![]() 182.xxx.xxx.121 |
2025-08-12 09:24 |
[#44] 每日 AI 問問 長話短說 ![]() |
pharm![]() 126.xxx.xxx.142 |
2025-08-12 12:13 |
[#45] 每日 AI 問問 用繁體中文詳細講出Claudia schiffer 的資料及生平 克勞迪婭·雪佛(Claudia Schiffer)是一位德國超模及演員,出生於1970年8月25日,地點是在西德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萊茵貝格。她因其高挑的身材(身高180公分)和美麗的外貌,被譽為「真人芭比娃娃」,成為1990年代最知名的超級名模之一。 早年生活 克勞迪婭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天主教家庭,原本有志成為律師,還曾與父親一起工作學習法律,但是1987年在夜店被模特兒經紀人Michel Levaton發掘後,便轉投模特兒事業,簽約於Metropolitan Model Agency。 職業生涯 她17歲時迅速走紅,外貌類似五十年代法國明星碧姬·芭杜。超模之路的轉折點來自著名設計師卡爾·拉格斐,他在1990年代提拔她為香奈兒的專用模特兒。1991年,她以創紀錄的1000萬美元合約成為化妝品牌露華濃的代言人。她活躍於90年代,為超過500本時尚雜誌拍攝封面,後來被收入健力士世界紀錄,成為上過最多雜誌封面的超模。1998年為最後一次走秀。她與娜奧美·金寶、克莉絲蒂·杜靈頓、辛蒂·克勞馥、琳達·伊凡吉莉絲塔同列為世上最偉大的超模之一。 個人生活 她曾與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訂婚(1994-1999年),後分手。2001年認識導演馬修·沃恩,並於2002年結婚,育有三名子女。她們一家居住在英格蘭薩福克郡。 慈善與榮譽 克勞迪婭是乳腺癌預防的代言人,並且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志願者。她被多本雜誌評為世界最美麗女性之一,美譽豐富。 影視作品 她出演過多部電影,如1994年《财神当家》(Richie Rich)、2003年《真愛至上》(Love Actually)等。 總結,克勞迪婭·雪佛是國際時尚界的傳奇超模,從1990年代至今,她依然活躍於時尚和慈善領域,並樹立了超模的典範。 ![]() |
patta![]() 182.xxx.xxx.107 |
2025-08-13 09:45 |
[#46] 每日 AI 問問 廢話少講 ![]() |
pharm![]() 126.xxx.xxx.142 |
2025-08-13 16:39 |
[#47] 每日 AI 問問 中國國家足球隊的整體表現 中國國家足球隊的整體表現可分為幾個階段來看: 1.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中國隊在亞洲賽事中表現起伏,心理素質較弱,經常被實力稍弱的對手擊敗,且未能突破亞洲賽事困境。例如1986年世界盃外圍賽主場被香港隊擊敗,1990年代面對亞洲強隊如沙烏地阿拉伯、日本、韓國均表現停滯不前。2002年中國隊首度晉級世界盃決賽周,但在決賽圈三場小組賽均失利且未進球。 2. 2004年至2019年間,中國隊在亞洲盃有過兩次亞軍(2004年和2019年),顯示一定競爭力,但世界盃外圍賽多次未能晉級,整體表現不穩,且常被質疑技戰術和心理素質不足。另外,中國足球整體發展問題,包括青訓不足、管理混亂及比賽經驗缺乏,也被認為是瓶頸。 3. 最近幾年(2019年至2025年),中國隊在國際賽場上的戰績較差,例如亞洲盃上首次未能進球且小組未能出線,世界盃外圍賽面臨連續小組賽失利,甚至有史上最長連敗紀錄。球隊的組織和技術水準遭遇嚴重挑戰,令外界普遍認為隊伍表現是史上較弱之一,且面臨根本性改革的需要。 4. 綜合球隊數據,中國隊平均每場進球約0.6球,失球約1.3球,進攻和防守數據均顯示整體競爭力不足。 總體而言,中國國家足球隊長期陷於發展瓶頸,心理素質和技戰術層面存在明顯不足,受制於青訓體系和聯賽水平,近年戰績尤其不理想,急需從基層足球建設和聯賽質量提升入手,方能逐步改善整體表現. 如果您需要,亦可提供中國隊在近期主要比賽的具體戰績和重要事件梳理。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8-13 18:51:31 |
patta![]() 101.xxx.xxx.57 |
2025-08-13 18:50 |
[#48] 每日 AI 問問 詳細說明「藥倍安心」事件 「藥倍安心」事件是2025年6月在香港爆發的一起牽涉學術誠信與數據私隱的科學不端爭議。事件核心人物為當時就讀香港聖保羅男女中學中四的女學生潘浠淳,她開發了一款名為「藥倍安心」(英語:MediSafe)的人工智能醫療輔助及藥物處方監測系統。該系統設計用於協助交叉核對醫生處方與病人病歷資料,提高用藥安全與處方的準確性,技術上應用了大型語言模型(LLM)、SQL、向量資料庫等工具,並曾獲得多個本地及國際創科獎項,包括2024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學生創新大獎和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 爭議起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質疑是否有第三方代工(俗稱「請槍」):有吹哨人指出該系統技術複雜,超出一名中學生合理完成的範圍,懷疑實際開發者可能是第三方商業公司,而非潘浠淳本人。 • 未經授權使用病人醫療數據:潘浠淳曾提及使用至少100位病人的病歷資料作測試,引發對數據合法性的擔憂,懷疑數據可能來自其父親潘冬平醫生創辦診所,若病人未授權使用,可能違反香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 涉及版權問題及項目商業化過程的透明度:該系統官網曾自動跳轉至美國一家名為「AI Health Studio」的公司網站,該公司曾宣稱協助短時間開發及優化該平台,但後來改稱僅為優化和商業化,令外界質疑是否有意淡化代工事實。 事件引起社會對教育公平、技術倫理和個人私隱的廣泛討論,促使多個政府及教育機構展開調查。部分調查機構確認潘浠淳符合甄選資格,事件不涉及「請槍」,並指所用測試數據為模擬病人資料,未涉及真實病人私隱,但外界對該說法仍有質疑。 整體而言,「藥倍安心」事件揭示了中學生參與高端人工智能項目面臨的技術與倫理挑戰,及教育體系在科技創新與監管上的矛盾與反思 |
patta![]() 180.xxx.xxx.19 |
2025-08-14 00:23 |
[#49] 每日 AI 問問 潘浠淳有冇請槍? 根據最新報導及公開聲明,協助製作「藥倍安心」AI平台的公司「AI Health Studio」創始人Ahmed Jemaa於2025年8月4日在領英發表聲明,強調該公司是從零開始獨立開發了這個平台,並且公司並不知道該平台會被用於學術競賽。此外,該公司聲稱沒有「請槍」情況,否認有由第三方代工整個系統。事件中,潘浠淳是該平台的申報者,但開發過程中確有公司參與技術優化和商業化等工作,且潘浠淳的母親希望繳付費用以控制輿論,將公司角色改為商業發佈。公司還公布了從2024年3月至2025年6月的完整開發時間軸。 總結而言,目前沒有確鑿證據證明潘浠淳有「請槍」(即完全由第三方代工)情況,但事件涉及外部公司技術支援和優化,且存在爭議和社會質疑聲音。潘浠淳團隊與合作公司均強調沒有違反學術誠信的「請槍」行為。 |
patta![]() 180.xxx.xxx.19 |
2025-08-14 00:24 |
[#50] 每日 AI 問問 2024/25 年,中國香港警察犯法的記錄,逐一個案及判罪表 根據2024年至2025年香港警察犯法及判罪的公開報導與紀錄,以下是逐一案例與判罪情況的整理: 1. 2020年反毒品行動中,8名警員被控涉及毆打及誣衊露宿者藏毒,6名被裁定妨礙司法公正罪成。判刑如下: • 5名被告判監2年1月至3年1月。 • 警長林華嘉因監督不力及參與犯罪而被判監3年5月。 • 干擾閉路電視鏡頭的兩名警員被判監2年1月。 • 凸顯虛構記事冊及證人供詞的嚴重性,案件對警隊形象造成嚴重損害。 2. 2024全年警隊共錄得涉及各類型騙案及洗黑錢罪行拘捕人數約10,496人,其中洗黑錢案件被檢控人數大幅上升,有47人因使用傀儡戶口被加刑,刑期由21至75個月不等。警方與內地、海外合作打擊跨境詐騙行動嚴密,拘捕多名犯罪嫌疑。 3. 2025年4月,香港警司周毅剛涉警察總部內非禮女同事事件,該案已加控並待審前覆核。 4. 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監警會)持續監察警方執法及受理投訴,2024/25年度相關報告可查閱,以獲得更完整的警察違法行為調查結果。 綜上,目前公開資料顯示的主要案件包含2020年的嚴重妨礙司法公正案以及2024年涉及洗黑錢與企圖誣衊市民等案件,多數案件中涉案警員已受法律制裁判刑。警司涉嫌非禮同事的案件則處於審理階段。 若需進一步細節如所有個案列表及判決文書等,相關資料多由區域法院或監警會公告發布,或需查詢法律資料庫及官方報告。 如需我助查找更具體案件逐一詳情,請告知。 |
patta![]() 180.xxx.xxx.19 |
2025-08-14 09:19 |
[#51] 每日 AI 問問 楊蘭蘭事件及邊個係佢父母 楊蘭蘭是一位23歲的華裔女子,因在澳洲駕駛價值約140萬澳元的名貴勞斯萊斯發生車禍而成為焦點。她涉酒駕和肇事逃逸,並傳出支付了高額保釋金,但澳洲司法部門已否認該天價保釋金傳聞。網絡上對她的身世產生了很多猜測和討論,但真實背景仍未公開透明。 關於她的父母身份,有多種傳言與推測,但沒有確鑿證據: • 有網友猜測她是中國政治家習遠平與其妻子張瀾瀾的女兒,但從年齡和時間線分析,這種可能性較低。 • 另有傳說她的父親是中國國家衛健委前主任雷海潮,母親是盒馬鮮生CEO嚴筱磊,但這對夫婦是否為父母未有公開證實,並且年齡與生育時間也存疑。 • 有人猜她與中國著名政治家楊尚昆家族有關,但外觀及年齡同樣難以匹配。 • 還有說她可能與陳雲家族有關,尤其是與該家族中的某些人有類似外貌,但年齡和家族成員情況也不完全吻合。 • 另外有報導稱她的父親是環衛工人,母親是超市職員,這一說法與傳聞的豪門背景形成強烈對比。 總體來說,楊蘭蘭的真實父母身份至今仍是謎,沒有官方或可靠資料證明其具體家世,多數信息來自網絡猜測和傳言 |
patta![]() 180.xxx.xxx.19 |
2025-08-15 13:13 |
[#52] 每日 AI 問問 又燒幾粒晶片? ![]() |
pharm![]() 126.xxx.xxx.142 |
2025-08-15 20:55 |
[#53] 每日 AI 問問 朋友得知得到血癌一個月,尋日佢太太打俾我,話佢過多星期之前發燒,現在狀態不好,叫我同佢打氣,我同佢傾電話,朋友就開始認唔到人,亦語無倫次,為什麼呢? 朋友患血癌一個月後出現認不出人、語無倫次的狀況,可能是因為血癌及相關治療引發了「意識混亂」或譫妄(delirium)現象。這種意識狀態改變在癌症病人中較常見,尤其當病人感染發燒、身體虛弱、營養不良、藥物副作用或其他併發症發生時。 具體原因包括: • 感染或敗血症:血癌病人免疫力較差,容易感染,導致發燒和意識不清。 • 藥物副作用:止痛藥、化療藥物或其他用藥可能引起嗜睡、精神混亂。 • 電解質失衡或內科併發症:如肝、腎功能問題、低血糖等。 • 腦部影響:如癌症轉移、腦部缺氧或腦損傷等。 • 環境因素與生理壓力:住院環境、疼痛、精神壓力等也會引起意識波動。 這種情況在年長或身體狀況較差的病人尤其容易出現。建議家屬多陪伴病人,保持安靜熟悉的環境,並盡快與醫療團隊聯繫,以便評估病情並調整治療,控制感染和症狀,避免意識狀況進一步惡化。 簡言之,朋友發燒後的認人障礙和語無倫次是癌症病人常見的「意識混亂」症狀,並非罕見或不可逆,需積極醫療介入和家人情感支持。 |
patta![]() 182.xxx.xxx.49 |
2025-08-16 12:39 |
[#54] 每日 AI 問問 大約55歲,有約港幣$500萬現金,太太亦有現金約800萬,仲有已經供滿左的自住物業,有個孩子準備上大學,如果唔工作,選擇退休,所有資產夠生活嗎? 以現時55歲、有港幣500萬現金,太太有約800萬現金,再加上已供滿的自住物業,家庭總流動資產約1,300萬港元。以下針對你最關心的重點逐一分析: 退休現金資產夠唔夠? • 香港最新的《2025年香港退休調查》指出,逾半受訪者認為要安享退休,需超過500萬港元儲蓄,當中36%覺得需501-1000萬,16%認為需超過1,000萬。 • 過去調查及專家意見大致認為,1,000萬現金、無樓按揭情況下,50歲提早退休,每月可用約16,700元,維持中產或舒適基本生活。 • 以近年「香港退休開支指數」計,2023年平均每月開支約15,000港元(只計基本生活開支)。如要更舒適或應付醫療、旅行、應急開支,月費約25,000-40,000港元不等。 其他資產(自住物業) • 無樓按揭令家庭開支大大減輕,萬一有急需,可透過物業轉按或租出獲得流動性。 子女大學教育費 • 資助大學本地生2025/26學年學費為44,500元/年,並會連升三年,至2027/28年約49,500元/年。四年課程總學費20萬內,生活費另計。 • 非本地生或未達資助資格,每年學費16萬至21.8萬元。 結論 • 以現有現金、資產總值,配合無樓按揭負擔,如果退休後生活維持簡約中產(不奢華),現金流和資本都算充裕。 • 若每月預算控制在2-3萬元,扣除學費、通脹(近年2-3%),資金理論上能支持到85歲以上。 • 若定期審視支出、留意醫療應急費,並用物業作後備,風險不大。 建議: • 定時檢查現金流及家庭支出,遇大額開支(如醫療、子女留學、家庭危機)要有備案。 • 可考慮穩健投資小部分現金,以減輕通脹蠶蝕。 • 太太及你兩人合共的儲備已高於香港大部份中產家庭,毋須過份擔心;現有資金如規劃得宜,是足以支持退休生活的。 如果你希望進一步追求「豐盛」式退休生活(更高開支、每月逾4萬),則須更詳細審視理財策略或考慮延遲退休。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8-16 13:04:08 |
patta![]() 182.xxx.xxx.49 |
2025-08-16 13:02 |
[#55] 每日 AI 問問 近年的稅英港人生活得開心嗎? 近年移居英國的香港人生活狀況呈現多面向情況。從一些報導和個案分享來看: 1. 有不少港人因為香港生活壓力大、節奏快,如供樓壓力、子女教育和工作壓力等,覺得移英後生活較輕鬆,快樂指數提升。一位於2019年移居大曼徹斯特的港人表示,移英前快樂指數約5分(滿分10分),移英後因環境和生活節奏改變,快樂指數提升至8分左右,享受較寬敞的居住空間和較慢的生活節奏。 2. 經濟及稅務方面,移民英國的港人面臨新的稅務挑戰。英國將取消「非定居者」免稅待遇,導致依賴香港租金和股息收入的移英港人需承受較重稅賦,有人因此打算回流香港。此外,英國亦對資產增值徵稅,尤其是持有香港物業的港人,可能要繳較高的資產增值稅,但英國也允許一段寬限期以減輕負擔。 3. 對於退休金部分,英國和香港有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港人在英國提取香港強積金一般不需在英國繳稅,減輕了部分稅務負擔。 4. 社會適應方面,港人在英國可能會遇到語言文化上的挑戰,如英式英語的用詞不同,但多數人隨著時間適應,生活質素改善。 總結來說,近年移英的港人生活有明顯改變,有人感到生活更自在、快樂指數提高,但稅務負擔和政策變動令部分人感受壓力,甚至有回流意向。整體是否開心視乎個人財務狀況、適應能力及生活目標而異。 |
patta![]() 103.xxx.xxx.67 |
2025-08-17 11:20 |
[#56] 每日 AI 問問 中國運動員桑蘭的故事及近況 中國著名體操運動員桑蘭,因其堅強的生命故事和不屈意志被廣泛關注。 主要經歷與故事 • 桑蘭1981年生於浙江寧波,自小展現體操天賦,7歲開始體操訓練,1993年加入中國國家女子體操隊,曾獲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金牌,被譽為「跳馬女王」。 • 1998年7月,17歲的她在美國參加友好運動會賽前訓練時意外摔倒,因頸椎嚴重受傷導致胸部以下高位截癱,自此終身殘疾。 • 桑蘭的摔傷意外,當年一度引發中外輿論關注及官司爭議。 面對困境的轉變與努力 • 意外後,她沒有放棄人生,而是積極進行復康治療,不斷克服生活困難。她努力學習,2002年破格進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就讀,後來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的申奧大使和媒體記者。 • 桑蘭在個人直播中曾坦言,自己因為常年吃藥,患有泌尿系統等慢性疾病,但強調想用自身經歷讓社會了解高位截癱者的生活狀況。 家庭與近況(截至2025年) • 桑蘭於2013年與黃健結婚,2014年順利誕下兒子,過程中醫院出動超過30名醫護專家全程照護。作為高位截癱的傷者能懷孕誕子,醫學界亦稱之為「奇蹟」。 • 她目前43歲,生活積極、樂觀。雖然行動不便,但仍堅持與公眾互動,包括開設網絡直播、參加公益和宣講活動。她強調自身的年輕狀態及注重飲食、保養。 社會評價 • 桑蘭的正能量、多年來致力推廣殘障人士權益與社會融合,被譽為中國現代體育史及生命教育的正面典範。 總結而言,桑蘭從運動天才到身殘志堅的榜樣,她的故事一直鼓舞著無數人,現今依然以堅強、積極的態度生活,並通過家庭與事業實現人生價值。 |
patta![]() 180.xxx.xxx.19 |
2025-08-18 07:46 |
[#57] 每日 AI 問問 點解心理上會害怕退休? 心理上會害怕退休,其實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 身份認同的轉變:長期以來,很多人的社會身份、價值感都建立在「工作崗位」上。退休後,這個身份突變,容易產生失落感和空虛感,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還有社會價值。 • 社交互動減少:工作時和同事、朋友天天見面,退休後社交圈明顯縮小,容易感到孤獨、疏離,甚至被社會(或家庭)遺忘。 • 生活節奏劇變:從以前每天被工作填滿,到突然空下來,若缺乏規劃,很容易感到無聊、迷茫,不知道自己每天該做什麼,从而產生焦慮或恐慌。 • 對未知與未來的恐懼:面對年齡增長、健康可能出現問題,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如身體、財務狀況,容易帶來焦慮和不安全感。 • 無用感與自卑感:覺得自己沒辦法再貢獻社會,失去影響力和成就感,尤其對過去工作投入度高的人打擊更大,產生自卑或自責。 • 孤獨與悲傷:親友年老逝世、子女不在身邊,有人會加劇孤獨與悲傷,例如「空巢」老人更容易感到無助。 • 健康和老化焦慮:身體機能退化、生病的恐懼,擔心自己無法照顧自己或連累家人,或者擔憂死亡,都會增加心理負擔。 • 財務不穩定或擔憂:擔憂退休金不夠用、日後生活費用或突發醫療支出,容易造成心理壓力。 總結而言,「害怕退休」主要是因為對身分、生活方式、關係、未來等多層面改變的不確定與不安,這是非常普遍且正常的心理現象。 |
patta![]() 180.xxx.xxx.19 |
2025-08-19 08:56 |
[#58] 每日 AI 問問 香港人近5年的頭5位移民國家/地區,好壞之處,逐點評論 以下是香港人近5年最常選擇移民的五大國家/地區及其好壞處逐點評論: 1. 英國 • 好處: • 有歷史關係,BNO簽證讓港人享有居英和工作權利,申請較方便 • 多元文化社會,民族融合相對較好,倫敦種族歧視較少 • 住滿一定年期可申請永久居留權 • 壞處: • 醫療執業資格認證要求高,較難立刻投入專業醫護工作 • 生活習慣與英國本地人有距離,社交生活較封閉 • 部分地方生活成本高,氣候較冷且潮濕 2. 加拿大 • 好處: • 完善福利制度,包括醫療、失業保險和養老金 • 高質量教育,適合有子女家庭 • 經濟穩定、工作機會多,移民政策友好 • 壞處: • 就業競爭激烈,尤其對新移民要求較高的技能 • 文化適應需時間,語言及社交環境可能有挑戰 • 生活成本高,尤其房價和教育費用昂貴 3. 澳洲 • 好處: • 政經穩定,經濟發展平穩,生活環境佳 • 种族多元融合,華人社區活躍,融入較容易 • 健康醫療和教育系統完善,宜居名列全球前茅 • 澳洲針對港人有特別「避風港」政策,移民門檻較低 • 壞處: • 技術移民競爭激烈,語言要求高 • 距離香港遠,與家人聯絡旅行較不便 • 部分地區生活成本和物價不低 4. 紐西蘭 • 好處: • 政治穩定,環境優美,生活質量高 • 移民政策相對友善,適宜家庭生活 • 壞處: • 就業機會有限,競爭激烈 • 地理位置相對偏遠,交通不便 • 生活成本較高,部分地區醫療資源有限 5. 台灣 • 好處: • 文化相近,語言相通,生活適應容易,社會融洽 • 生活成本比香港低,食衣住行較經濟 • 申請程序簡單,投資移民門檻低,最快1年可取得護照 • 健保制度完善,國際免簽國多 • 壞處: • 經濟發展不及加拿大、英國等地,職業發展機會較少 • 部分港人反映台灣社會文化和人際交往存在差異 • 居住空間及部分公共設施較香港劣勢 綜合來看,香港移民者多基於政治穩定、生活質素、教育和醫療資源考量,以及移民門檻和文化適應等因素選擇上述五地,各地優缺點因人而異,需根據個人需求和情況權衡決定。 |
patta![]() 180.xxx.xxx.153 |
2025-08-20 12:36 |
[#59] 每日 AI 問問 點解人好常「失去後才珍惜」?又或者「後悔自己冇做某些事,發覺時已經太遲」?例子:到大病才想起其實可以早啲退休 人們常常會出現「失去後才珍惜」或「後悔沒有及時做某些事」的情況,這背後有幾個心理學和行為學的原因: • 認知偏差與習慣形成:人在習慣現有狀態時,往往會低估其價值或存在的重要性。平時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失去後才會突然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 延遲滿足與短視行為:人們傾向追求眼前的利益或方便,而忽略長遠的規劃和目標。比如病前不想到退休,覺得退休遙遠,等大病才意識到應該提早做長期規劃和休息。 • 心理防衛機制:避免面對負面情緒或恐懼感,會讓人逃避或延後做出改變,直到迫不得已才開始反思。 • 後見之明偏差(Hindsight bias):事情發生後才會覺得應該早些做某事,因為事後看問題時會覺得很明顯,但事前卻看不清路徑。 以「大病才想起應該早退休」為例,是因為健康狀況改變讓人重新評估生命價值和時間的緊迫感,這種臨床上的「轉折點」激發強烈的反思,往往會伴隨後悔沒有及早行動。 總結來說,這些現象是人類認知限制和情緒反應交織的結果,也提醒我們珍惜當下、提前規劃人生,減少未來的遺憾。 |
patta![]() 182.xxx.xxx.181 |
2025-08-21 10:33 |
[#60] 每日 AI 問問 自己年紀漸高(男、今年53),身體健康亦差咗唔少,點樣可以保養(列出特別要注意嘅事項、不要一般答案如飲食均衡、常運動等) 53歲男性隨著年紀漸長且身體健康狀況下降,保養上需特別注意較具針對性的事項,避免只有一般的飲食均衡和常運動等籠統建議。以下為幾個重點方向: • 定期健康檢查:特別留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功能、骨質疏鬆和癌症篩查,及早發現潛在問題。 • 針對男性特有問題:如前列腺健康(有無前列腺肥大或癌症風險),必要時做相關檢查。 • 睡眠品質管理: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睡眠呼吸中止症,因為年長者此症較常見,會影響心血管和記憶力。 • 維持肌肉量與柔軟度:除了基本運動,更應加入重量訓練或抗阻訓練,減少肌肉流失。 • 壓力管理與心理健康:年紀大容易面臨退休、家庭變動等壓力,建議學習放鬆技巧,留意有無憂鬱或焦慮跡象。 • 飲食中補充抗氧化物與抗發炎營養素:例如多攝取富含Omega-3的魚油、抗氧化的深色蔬果,減緩細胞老化。 • 注意骨骼健康:定期攝取足夠鈣和維生素D,必要時補充,搭配日曬促進吸收。 • 避免長時間久坐,保持關節靈活:可透過伸展、太極或瑜珈輔助。 • 控制慢性病與藥物管理:若有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病,務必控制良好,避免藥物副作用。 • 避免煙酒或過量使用,以免加速老化及致病風險。 此為較具體且針對年長男性健康狀況下降的保養重點,可根據自身具體問題進一步諮詢醫師做個人化調整。 |
patta![]() 180.xxx.xxx.153 |
2025-08-22 08:43 |